浅谈八连城煤矿防治水综合防治管理措施

时间:2022-08-04 02:10:16

浅谈八连城煤矿防治水综合防治管理措施

【摘 要】矿井水害是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之一。为切实搞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保证煤矿安全生产,严格遵守“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和“防、堵、疏、排、截”等综合防治措施。对防治水而言,加强基础工作是前提,先进技术应用是条件;严格监管是保障,三者相结合,形成矿井防治水综合管理模式。

【关键词】制度 防治水 先进技术

1矿井概况

八连城煤矿2006年12月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经三次生产能力核定,最终在2013年7月确定核定能力为340万吨/年,两对立井开拓,单一水平上下山开采。生产水平标高-420m。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型。

2防治水综合管理模式

2.1 加强基础工作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前提

(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以《煤矿防治水规定》为准则,结合矿井实际,八连城煤矿建立健全水害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暴雨期间巡视及停产撤人制度等各项防治水业务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明确了工作内容与岗位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同时,矿井制定了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防治水措施、水害应急预案等管理制度,并由矿长、总工程师会签审批,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考核。(2)扩展基础资料。矿井补充和完善了“防治水五种图纸、十五种台账”等水文地质基础资料。矿井地测部门每月编制水情水害预报,水害隐患排查报告;同时与各生产科室合作编制了由矿长、总工程师审批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每月初由总工程师组织开展防治水安全技术会议,地测副总工程师严格把握各项制度和图纸的规范性,为我矿防治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健全管理机构。从矿井防治水需要出发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八连城煤矿成立了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同时成立了防治水领导机构和矿井防治水保障体系,集团公司设立了我矿地测副总工程师,成立了专业的探放水队伍,专职探放水技术人员及钻探队伍,进行超前钻探、探放水。(4)强化硬件设备。为了保证防治水工作的有效进行,矿井配备了相应的物探及钻探设备。主要是瑞利波探测仪一台,并由厂家亲自对防治水技术人员授予各项操作程序,目前矿井技术人员可完全通过瑞利波探测仪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矿井配备2台TXL-150探放水钻机和2台SGZ-III(ZL300HA)探放水、取芯钻机。(5)提高人员素质。防治水专业人员是一切制度、机构、设备等有效运行的核心。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意味着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是防治水综合管理及措施得以顺利开展和完成的关键。制定并不断完善矿井应急预案,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使职工完全掌握逃生线路和逃生中的个人防护,矿井一旦发生水害事故,能够立即启动水害防治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救援工作,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6)推进防治水工程。防治水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八连城煤矿制定了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井下,每年雨季来临前,针对各个永久水仓及临时水仓进行清仓处理,保证水仓正常使用、正常观测;地面防治水工程主要是主副井、西风井及地面塌陷的积水区域等。

2.2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是矿井防治水工作的必要条件

作为生产单位,与专门科研机构相比。自身科技力量相对薄弱,而不断的技术革新是企业得以快速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矿井防治水方面,八连城煤矿积极利用了各方面优势力量。

2.2.1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长期以来,我矿主要依靠长、短钻孔相结合的探测方法超前疏放采空区积水,由于钻探工程量大、探测手段单一落后,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钻探成本高、探测资料精度较低,难免出现误探、漏探等情况,很难满足安全高效开采技术条件下矿井安全生产对地质保障工作的要求。一是采用直流电法探测仪、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等先进的物探技术在掘进工作面迎头或巷帮超前实施探测,通过对比分析,圈出采空区域及含水构造等地质异常区的大致范围,对其进行基本界定后,针对标定的异常区范围适当打钻进行探测,这种物探与超前钻孔相结合的综合探测方法,集多钟探测手段于一体,可全方位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提高了探测的可靠性,实现了地质量化预测,可准确探测掘进前方采空区积水范围及灾害的分布情况,通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采空区灾害进行超前处理,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此手段同样适合受小窑老空、周边采空区分布不清的矿井使用。二是集团公司生产部多次邀请各地防治水方面的研发机构和测试中心,针对工作面进行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探测。若发现地质异常区域,再次进行补探,直至确认采空区内无积水,并经有关领导及各相关部门进行安全评估后,认为工作面无水患威胁时才准进行回采,我矿参加学习的技术人员更是受益匪浅。

2.2.2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

计算机远程信息管理是企业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工作率、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矿正在积极筹备与研发单位开发地测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公司地测系统内的图形、文件网上传输、浏览、查阅,真正实现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更能提高工作效率,更可方便集团公司对矿井的决策指导,同时也可为矿井创造丰富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安全效益。

2.2.3加大监管力度是矿井防治水工作有效实施的保证

加强防治水监管监察工作力度是各项措施得以实施的有效保证。各级相关部门认真履行对煤矿水害的日常监管监察,加强对矿井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对采空区水、地表水、承压水威胁的区域进行重点监察、凡防治水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好的,集团公司必须责令立即停产或整改。凡存在重大水害隐患的区域,矿井要限期整改。对发生水害事故的矿井,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基本要求,认真调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促使煤矿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提高防治水工作水平。为强化防治水管理,我矿每年召开多次防治水工作会议,总结并安排地测防治水工作及防治水示范矿井建设,落实防治水隐患整改情况。

3结语

我矿水文地质类型虽为中等型,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但随着今后开采程度和深度的增加将变得复杂,防治水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加强探放水,综合采取“防、堵、疏、排、截”等有效治理措施,做好防治水工作,才能确保煤矿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煤矿防治水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李守峰,1990年7月毕业于阜新煤炭工业学校,地下采煤专业,现任珲春矿业(集团)八连城煤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

上一篇:梗丝加料流量计管路防堵塞系统的改进 下一篇:超超临界发电锅炉SA213―T92钢焊接质量控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