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视野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分析

时间:2022-08-04 01:47:43

新会计制度视野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分析

摘 要:会计核算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并且随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持续改进,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也获得革新。尽管新会计制度能帮助高校提高其财务会计的管理和监督能力,进而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但是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新会计制度暂时不能适应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高校在推行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会计核算工作出现诸多问题,大大降低了高校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在分析新旧会计制度区别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新会计制度视野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以确保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高校;会计核算;问题;措施

从2014年1月1日起,各大高校开始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不但能进一步规范高校的经济业务,使高校会计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得到规范,而且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高校的财务状况、经营效率,进而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高效资金的有效利用。但是新会计制度在高校的推行中,出现不适应现象,导致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出现诸多问题,不但不能提高高校的会计核算能力,而且影响到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阻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新会计制度视野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完善对策进行研究,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新旧会计制度的区别

高校的新旧会计制度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科目设置、记账基础和资产核算等方面,具体内容为:一是科目设置的变化:高校旧会计核算制度主要使用的是政府收支分类科目,随着高校经营业务的扩展,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会计核算工作,新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科目,主要从高校会计核算的经济支出、功能等方面入手,实施精细化的核算,能提高核算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二是记账基础的变化:高校旧会计的记账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其内容只与收支管理有关,而新的会计制度要求在实现收支管理的基础上,使高校的收支分配明确,并得出准确的成本核算;三是资产核算的变化:高校旧会计制度中关于固定资产处理,未明确计提折旧,从而使高校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合,出现严重偏离的现象,而新会计制度核算要求对固定资产实施计提折旧,从而能更真实地反映出高效资产的现有价值[1]。由此可知,高校新会计制度更能契合自身的实际,为高校的会计核算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从而促进会计核算体系的

完善。

二、新会计制度视野下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基础及监督均比较薄弱

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基础工作不规范、核算重点偏于业务核算等问题,同时还存在会计监督力度不强的现象,详细情况为:一是高校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不到位:在原始凭证审核中,存在不合格凭证、报销人员出示的信息不正确等现象,阻碍凭证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还出现伪造或者虚构原始凭证内容、时间的现象,影响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二是高校网络交易趋于频繁,导致财务业务多以电子数据样式出现,增加了高校的会计核算监管工作的难度,从而为滋生腐败提供

环境[2]。

(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脱节

新财政体制要求,高校只有按照规定合理执行国家的预算及国库集中支付等制度后,才能有效使用我国的财政资金。此种规定导致会计核算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直接参与到高校的预算审批、编制中,对高校各单位的业务和高校资金来源并不了解,因此,在报账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同时高校的项目经费预算无法与财务系统进行衔接,导致高校的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准确了解预算执行力度,降低资金的使用率。

(三)资产核算出现的问题

高效资产是国有资产,对其的有效核算直接与国有资产利用率挂钩,在高校资产的核算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高校未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极易出现资产入账不及时的问题,造成报表上的资产价值被低估的现象;二是由于新会计核算制度施行后,增加了固定资产按月或者按季度计提折旧的核算内容,从而使固定资产的管理更加困难,管理人员需定期核算高校的固定资产,如果管理人员不熟悉计提折旧的计算方法,极易在核算中出错;三是高效资产源于财政投入,对资产的定义不清,只能按照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进行核算,但是对于高校资产中的无形资产,并未有相应的核算方法估量其价值,进而导致高校资产的价值估算出现不准确的现象。

(四)会计核算人员素质不高

高校的会计核算人员有向全体师生报销业务的职责,但是依据高校的核算服务规则,报销人员过多,会增加核算人员的压力,还会造成工作环境嘈杂的问题,降低核算人员的工作效率;高校核算人员常年进行单调、乏味的工作内容,会产生职业倦惫感,加上福利待遇不理想,会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随着高校信息网络化的普及,对核算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精通财税、会计知识,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等,导致高校会计核算部门出现人才不足的现象,并且已有的会计核算人员会综合素质均不高,竞争意识也不强,团队合作能力较弱,降低高校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3]。

三、完善我国高校会计核算的措施

(一)提高会计基础工作和核算监督的能力

针对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会计基础不受重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一是做好高校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检查和监督工作:对于高校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核算人员需仔细检查其填制是否规范,并辨别原始凭证的真伪等。同时会计人员需增强自身的责任心,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方式和高校财务的运行状况,在票据审核的过程中,谨防虚假、不合格票据进入,提高高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二是提升高校会计核算的监督能力:国家需制定高校会计核算的监督标准,并定期检查会计核算工作的执行力度,使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另外,高校还需定期审计相应的会计资料,从而及时发现高校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高校财务工作能稳定、顺利进行。

上一篇:电视档案类节目叙事艺术研究 下一篇: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