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

时间:2022-08-04 01:18:15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

[摘要]受益于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技术进步,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受到师生的关注和重视。不过,由于计算机的局限性,学生无法高效地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这给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带来不便。智能手机具有吸引大众消费、方便快捷的特性,在移动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手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更是在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良好机遇。

[关键词]智能手机 移动教学 混合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18-02

一、引言

最近这些年,教育信息化领域日新月异,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等全新的教学模式日渐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它们高效、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直观、条理化的教学内容,加上方便、系统化的管理模式,让师生受益匪浅。

然而,它们都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才能开展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起来还有诸多不便。很多本科生没有自己的计算机,需要到学校机房中才能登录学习。而学校的机房数量有限,使用时间上也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探讨一种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很有必要,即便不完全取代计算机,至少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便捷、高效地学习。

二、智能手机的工具性

教育技术赋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时代特征,从古代的竹简、线装书,到当代的黑板、粉笔,到现代的电子教材、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当中,历代师生都能够主动尝试、接受和使用新技术与新工具。毕竟,它们能给师生带来各种便利条件和新鲜独特的应用感受和心理体验。

凡是新技术都必然具有工具性和消费性。所谓工具性,指新技术能够满足或解决工作定的工具性需要的属性,比如智能手机进行通讯以及数据处理。消费性指新技术能够满足人们某些情感、心理需求、时尚追求或感官娱乐的属性,比如智能手机会体现出使用者追求新奇、时尚的需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某些群体在工具性之外的审美或艺术类的复杂需求。(赵国栋,2015)

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它不但能够满足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性需求,操作简易,功能丰富;而且,它也能够满足消费性需求,设计精致,外观炫丽,具有杰出的消费性特色,完全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让无数苹果机的拥趸为之倾倒。

如果仅仅考虑消费性,大多数人应该都会受到智能手机的吸引,因为,任何新技术,尤其是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新技术,无不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但是,智能手机的工具性却有可能受到很多变量的制约和影响,比如消费者的兴趣、性别、工作、个性、年龄、教育和个人倾向等等。因此,如果我们把新技术看成是普通消费产品,一般都会宽容对待;但如果我们把新技术纳入职业需要,准备将其引入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大家的态度就不再一致,会体现出旗帜鲜明的巨大差异性。

智能手机应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特色的一项新技术,其在教育当中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现在十分普遍的现象是,如果我们仅仅从消费性的角度来看待智能手机,则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绝大多数人都对其持欢迎态度,毕竟智能手机给师生带来的实用性和便捷性超过了计算机。可是,一旦我们讨论智能手机的工具性时――也就是将其应用在我们的教学中,师生们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槭众多的教师认为智能手机对学生的学习有负面影响,它们不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因此,一般来说,对智能手机持消极态度的教师大有人在。但是,对学生来说,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不但是一种新颖的体验,同时还可以完全自主地决定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采用何种方式学习知识,甚至是自主决定学习哪些内容。因此,学生对智能手机当然持欢迎和积极的态度。

由于智能手机的便捷性,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可以通过它们利用自己的碎片时间,随时随地预习、学习和复习。更重要的是,有了智能手机这个平台,学生可以自行定制学习时间表、自行安排学习进度,乃至于自行决定学习内容,这才是真正的自主学习、按需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更能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知,要想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智能手机作为教学平台,就必须首先让教师从理念上、思想上接受这种新技术,教师对待新教学工具的主观态度决定了智能手机在教学中的客观应用。唯有教师认同智能手机与其职业发展有明确的正关联,他们才可能采取欢迎的态度。

因此,智能手机的消费性决定了其在消费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它的工具性则决定了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者如果能够整合在一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潜能和功用,为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学习体验。

三、智能手机与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的职业发展涵盖很多方面,主要有:

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阅读增强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通过学习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手段来保持职业的新鲜感,从而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加强自身的职业水平,这主要包括专业能力、教师技能和科研素养等等。

教师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从根本上培养自身对职业的成就感,从而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开拓出个人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空间,而不是在各个阶段上下起伏不定。

由此可见,从上述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教师发展的过程,我们发现,正确使用各种新教学技术,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将有可能对教师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敏锐地发现,借助于网络,可以让自己的教学与学术成果冲破校园的藩篱,冲破象牙塔的束缚,向社会传播,其教学效率远非传统教学技术所能相比。

当前正广泛开展的微课、慕课和翻转课堂都属于这种情况。由此可见,将新技术、新工具和互联网整合到一起,加上互联网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必将会使整个社会都从中获益。

构建以互联网络为通讯媒介、以智能手机为信息终端的教育平台,能为教师创造一个广阔的职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教师的职业发展潜力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这个空间实际上是教师得以自由发挥的职业舞台。

传统的教学环境有诸多限制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比如学位、学历、地域、职称、科研、经验、经济条件等。但在新型教育平台下,这些不利因素可以被极大程度地削弱,教师高昂的教学热情、自由的教学风格、新颖的教育技术、独特的教学思路等要素则得以彰显。如果能够运用得当,教师会发现,这个廉价、便捷的教育平台给他们创造了一个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创造了一个平等、全新的起点。

四、智能手机与学生自主学习

要把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代表的智能手机被纳入到教学当中来,就必须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而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最具潜力、最具可行性的一种方法。

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指的是创建一种将过去传授式教学和基于技术媒介的现代化教学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学习环境中的一种学习方法。其独特之处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两种教学模式的长处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学习效果最优化的目的。何克抗教授(2004:37)认为,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其核心思想是根据不同的问题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教学上就是要采用不同的媒体与信息传递方式进行学习,最终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

在混合式学习模式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在所有的环节中、在所有的层面中都相互混合。比如,传统教具与现代新工具(黑板与投影仪)、印刷教材与电子课件、课堂讲授与微课慕课、集体学习与小组学习、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等等的相互混合。

翻转课堂正是应混合式学习的需求而产生的,它不仅能够充分体现混合式学习的学习理念,更能充分发挥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所谓的翻转课堂,指的是以传统的面授式课堂教学为核心,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将教学环节优化重组的一种新型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教学不再遵循传统的教师课堂面授、学生课后学习教学流程,而是改为学生课前学习、教师课堂组织讨论的次序。这样的改动不仅仅是教学结构的重组,更是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调整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种变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把课堂上的时间都用来面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智能手机自行学。教师提前把教学内容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收听教学音频和浏览电子读物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同学沟通,比如分组学习,分配学习任务等;教师当然也可以和学生在网上交流,比如辅导答疑、学习任务等等。

学生还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提交作业、上交论文和扩展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管理教学、评价学生。而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甚至评价教师。这种即时性的形成性评价显然比传统的单一性的终结性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形成性评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动态地体现出来,让教师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倾向。这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五、结语

新的教学工具、新的教育技术势必会促成革新和进步,纵观教育史,我们会发现每次出现这种进步,人们便会殷切地期待会由此推动前所未有的教育革命,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比如:电影出现之后,很多人认为视频教学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学,教师不再重要;投影仪出现之后,很多人认为投影更加生动直观,黑板只是可有可无的补充;计算机出现之后,很多人认为书本不再有用,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智能手机出现之后,更有人认为学生可以通过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甚至学校都不再有必要保留。从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网络到智能手机,人们一直在期盼,而愿望却一直未能实现。新技术和新工具对教育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然而,如果只是注重教育技术而忽略了教育本身,显然也是错误的。

因此,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才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动力,为教育改革创造机遇。这个过程对于广大师生来说任重道远,无法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

[2]赵国栋.微课、翻转课堂与慕课实操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上一篇:瀚蓝环境:建立尽责、开放的决策文化 下一篇:山东黄金:规范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