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望世界经济

时间:2022-08-04 11:07:5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展望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概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0月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指出,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推动力。在西方发达国家受到信贷危机冲击之时,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经济表现。《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尽管出现金融市场动荡,2007年的全球经济增长还是几乎不会受到影响,仍将达到5.2%的增长率,而2008年的经济增长率将稍缓,为4.8%。报告认为,各国经济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是使金融市场恢复到较正常的状况,并维护经济扩张。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还包括,潜在通货膨胀压力,波动的石油市场,以及外汇大量流入给新兴市场造成的影响。同时,人口老龄化、全球化面临更大阻力以及全球变暖等更长期的问题也令人担忧。

全球经济环境

2007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势头进一步加强,增长率达11.5%,印度和俄罗斯的增长也非常强劲。过去一年来,仅中、印、俄三国就已占据全球增长的一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低收入国家)的经济也继续强劲扩张。而在发达经济体,欧元区和日本在今年经历两个季度的强劲增长后,于2007年第三季度放慢了增长速度。在美国,由于住房市场下滑继续产生相当大的阻力,2007年上半年的增长率平均为2.25%。

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得到控制,但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上升,原因是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在美国,核心通货膨胀逐步下降到2%以下;在欧元区,2007年的通胀率基本保持在2%以下,但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导致9月通货膨胀上升。日本物价基本保持平稳。与此相比,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强劲,并且食品价格上涨在其消费物价指数中占有较大权重,面临着更大的通胀压力。报告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由于生物燃料生产对玉米和其他食品的使用量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新兴市场国家强劲的经济需求也使石油和其他初级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

从贸易方面看,亚欧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继续降低,中国、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对外贸易进一步多元化。如日本在9月份贸易顺差比上年同期高出63%的情况下,对美出口急剧下降,对亚洲邻国的出口有所增加。另外,欧盟今年已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最大目标地。

全球金融市场更加不稳定。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的负面影响超过预期,信贷状况趋紧。加上由于对损失分布以及交易对手方风险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的某些部分已出现流动性枯竭。但总体而言,全球金融市场尚未受到堪比过去金融危机或动荡的负面影响,按历史标准衡量,资产价格仍处于高水平。自金融市场动荡开始以来,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欧洲中央银行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中央银行纷纷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缓解银行间市场的压力,但对于多数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而言,主要的挑战仍是解决通货膨胀方面的担忧。

主要货币基本上延续2006年初以来趋势:美元继续趋弱,尽管估计其实际有效汇率仍高于中期基本水平。欧元升值,但仍在与经济基本面大体相符的范围内交易。日元近几个月强有力地反弹,但相对于中期基本水平依然低估。人民币对美元继续逐步升值,其实际有效汇率也在升值,但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进一步扩大,国际储备大幅增加。

前景和风险

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5.2%,2008年增速将稍缓则为4.8%。增长率下调幅度最大的是美国(目前预计美国2008年增长1.9%)。但是,尽管支持增长的经济基本面仍然强健,尤其是日益重要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仍保持着强有力的增长势头,还是不能忽视全球经济仍面临许多下行风险,这主要包括:

1、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2008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是基于一个假设,即今后几个月金融市场流动性逐步恢复,银行间市场回到更为正常的状况。不过,显然仍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动荡的金融市场状况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那么信贷状况的持续紧张将显著阻碍经济增长,特别是对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住房市场的影响。如果资本流入减弱,新兴欧洲和独联体地区具有高额经常账户逆差和大量外部资金流入的国家也将受到不利影响。因此,这一风险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市场流动性能以多快的速度恢复以及信贷市场收缩的程度。

2、美国和西欧的国内需求下降的可能性。

3、其他一些风险也可能对全球前景产生影响,如通货膨胀、石油价格升至新高等问题。目前,初步预计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前景造成的下行风险基本上有所降低,但不能排除油价因剩余生产能力有限而进一步暴涨。

政策问题

摆在各国政策制定者面前的,依然是如何保持强劲的非通胀增长这一挑战。近期动荡的全球金融市场加剧了这种挑战。在美国,由于经济增长可能继续低于预期,因此美联储所采取的进一步降息举动是合理的,前提是要继续控制通货膨胀风险。在欧元区,鉴于金融市场动荡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所造成的下行风险,其近期货币政策可以保持不变,但随着这些风险的消散,欧洲央行最终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如果出现更加持续的经济下滑,则需要考虑放松货币政策。在日本,应当等到出现清晰的迹象证明通货膨胀已明显上升、对近期金融市场动荡的担忧减退后,再提高利率,使利率回到正常水平。

各国央行都需要从目前的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吸取教训:首先是要重视金融机构的透明度,确保充分披露信息;其次是要重新审视处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方法,明确金融机构风险合并的相关界限,并优化复杂金融产品的评级方法;此外还要改善现有激励机制,确保结构性产品供给链的各环节都能充分评估风险。

许多发达经济体在整顿财政状况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采取更多措施,确保财政状况在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下保持可持续性,预计发达国家在实行改革、缓解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支出方面将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对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他们依然面临经济过热压力和食品价格上涨的考验,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在某些情况下,提高汇率灵活性将为改善货币控制提供更大空间。特别对中国而言,进一步提高人民币汇率向上变动的灵活性,并采取措施改革汇率体制和刺激消费,还将有助于重新实现需求平衡,并将促进全球失衡的有序调整。

世贸组织多哈贸易回合最近进展缓慢令人非常失望,主要国家应带头重新推动多边贸易自由化进程。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担忧显然也要求采取多边方法,全球变暖可能是世界最大的集体行动问题,重要的是各国合作制定一个基于市场的框架,在碳排放的长期成本与减少排放的即期经济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不应将能源政策的重点过多放在力图确保本国能源来源上,而应更多关注石油和其他能源市场的平稳运作,鼓励能源来源的多样化,例如通过降低生物燃料贸易壁垒,并更加重视采用基于价格的激励措施来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

欧洲央行:高通胀率将滞缓世界经济增长

欧洲央行经济专家近日表示,欧洲央行报告和最近的统计资料显示,通货膨胀有可能给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带来减速的压力。

欧洲央行报告称,欧元区10月份通胀率已经由9月份的2.1%,迅速窜升至2.6%(而欧元区前九个月的平均通胀率并未超过1.85%)。与此同时,美国、俄罗斯和一些经济增长较快的东南亚、拉美发展中国家也未能幸免,全球绝大多数区域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欧盟经济专家与智囊机构表示,消费物价大幅度上涨主要是由于基础原材料、能源和食品价格同步升高所致。而石油能源资源的紧张和结构性供给短缺;新兴发展中国家长期快速经济增长导致的原材料需求;期货与股市资本集团的炒作与投机行为;气候保护与生物能源工业的发展等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终于形成了国际能源和原材料市场价格的大幅度攀升,从而将价格推向新的高峰。虽然近期欧元一直保持坚挺,对抑制欧元区进口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通胀明显上升的势头。此外,尽管欧元区内部经贸往来保持稳定,但向欧元区以外的国家出口遇到了越来越大阻力。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汇率已升值11%,降低了“欧洲制造”的海外竞争力,虽然亚洲市场的需求增长部分弥补了美国经济减速的影响,但欧洲出口仍然受到了打击。

通胀的内部影响与出口的外部压力,已经引起欧洲央行的高度警惕,尤其担忧全球性通胀指数的明显上升,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在欧盟国家,为了减轻物价上涨的压力,当驾车者尽量加满油箱,消费者装满购物推车时,人们只能感觉到商品价格更贵了,消费支出更多了,通胀的压力更大了。欧洲统计局的调查证实,欧元区10月份2.6%的通胀率已经越升到了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欧洲央行认为,目前欧洲经济尚在全速运转,物价指数的攀升,会带来工资增幅的加大,从而进一步对通胀率产生重要影响。欧洲央行主席特里谢10月向欧洲议会作证时指出,他对最近欧元区通胀率的急剧上升“心情非常的不安”。他预计,欧洲央行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进一步提高贷款标准,并将采取措施对抗通胀风险,维护物价的稳定。此后,欧洲央行于11月8日中旬作出了维持基准利率4%不变的决定。

英国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刊文警告称,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退,在“房价将下跌10%,而且有可能再继续跌20%”的预期面前,建材、运输、相关制造与服务业市场已经出现疲软征兆,加之高油价及信贷紧缩的不利因素,将促使占美国经济66%以上的消费支出陷入低迷状态,美国有可能“出现近20年来首次由消费支出减少所引发的经济衰退”。

据美国私人就业部门调查预测,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可能仅为1.5%左右。美联储主席贝南克日前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明确承认,美国经济增长可能将减慢,即通货膨胀上行风险与经济增长下行风险大致平衡。预计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较第三季度显著放缓,低迷状况将持续至明年上半年。随后,如果住房疲软的影响开始消退,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才有可能恢复较快增长局面。

上一篇:夏普:做“超级环保”的典范 下一篇:我国技术标准实施中专利侵权问题及立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