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认真履行“主编职能”

时间:2022-08-04 11:03:38

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认真履行“主编职能”

摘 要: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精神,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而作的战略部署。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跟上总体教育形势的步伐,而高职教育期刊的宣传作用以及主编职能,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教育规划《纲要》 职业教育编辑 宣传 主编职能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2-028-01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教育规划《纲要》精神鼓舞下,我国的教育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对于任何事业来讲,宣传工作都是排头兵,舆论工作,必须起到鼓舞士气、弘扬正气、唤起改革勇气、从而夺取胜利的作用。高职教育的期刊,目前来讲,虽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担当重任,主编责无旁贷。

近年来,随着职业类报刊业的发展,本应强化的“主编职能”却相反正在褪化,这种状况极不适应时代对职业教育出版业的要求,所以,除了常规讲的“主编职能”之外,有必要从贯彻《纲要》视角研究这个问题。

主编,代表着一份刊物的辉煌形象。这个职能在遵循教育规划《纲要》的前提下,又集中反映着教育刊物包括职业教育刊物的独特风采。有人界定说,主编是掌“发稿权”的人。看来似乎有道理。可是,如何掌好用好这个职业教育杂志“发稿权”,又如何用呢?则很少有人探究了。

一、“发稿权”新解

要强化“主编职能”,就必须首先明确刊物“发稿权”的“拥有者”最终是谁。是主编本人吗?不是,以职业教育学报为例,这个“发稿权”是校方给的,是院(校)的学者、教授、全体教师给予的,“发稿权”属于学院,不是个人的私利,主编“承包”的是责任、义务,而不是“权力”。“权力”永远属于人民。也就意味着,不管是谁,只要你坐到了主编的位置上,就必须认真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就学报来说,就是全心全意、兢兢业业地为广大教职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的教学科研事业服务,除此,别无其它。也就是说,主编的“发稿权”除其裁决功能外,同时应该有充分的公仆意识、群体意识,强化的是服务功能,不可“弄权”。

二、“用稿权”新释

《纲要》指出:“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目前,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力倡廉洁奉公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学报这块阵地也不例外,也要警钟长鸣,率先垂范,正确使用党和人民赋予的主编权力。主编自身能否树立起一个光辉形象,也就意味着刊物能不能在广大作者和读者心目中建立起牢固的信誉。拒绝形形的“人情稿”,关建在于主编。所以,主编的人选很重要,主编的素质更重要。一个优秀的主编,他(她)会为刊物带来浩然正气;他(她)会立足于刊物的生存发展建立并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加强ISO9000质量“贯标”,使编辑部各环节协调地良性运作;他(她)会以敏锐的职业眼光,立足《纲要》精神,把最前沿最出色的稿件推上版面,让平庸之作无地自容;他(她)会既做一个刊物质量的“掌门人”,又做一个自觉遵守民主集中制,从而成为一个称职的刊物主编。

三、“编稿权”新说

如今最暴露主编职能“褪化”问题的,出在主编“不编稿”上面。名为出版界的时兴,笔者以为是“时弊”。因为,自己从编28年的实践证明,要做一个优秀的主编,保持主编职能的强势,就必须坚持每日编改一定的稿件。可以这么说,只“签发稿件”而不编改稿件的主编久而久之就会蜕变成一报刊“官僚”,而非名副其实的报刊人了。一份刊物的独特风采、稿件质量,就在主编带领一班报刊人伏案勤奋笔耕下获得。否则,刊物就只能是一种“印刷品”,而非流动着心血的一条鲜活的学术生命。在此,要特别呼吁各位主编同仁,让我们重新操笔,继承老一代报刊业巨匠们挑灯编纂、“衣带渐宽终无悔”的光荣传统,战斗在编稿第一线。只有这样,才能用好人民给予的“发稿权”;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功能齐备的好主编,永葆编业青春。

四、“主编职权”新议

值得注意的是,主编本应是报人中的精华,是办刊专家,是优秀的学术健将,而非仅仅是一个“任职位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学报主编多是从教育刊物本身选拔,担任主编的亦多是行家里手,是有掌握办刊特性和规律的人担纲。而近年来,在有的院校,“主编”仅作为人事调整中的一环、一个位子来看待,譬如某系书记(主任)要调一下了,就公布到学报任主编了,谓之“平调”,未降职。这些同志,原有专业水平较好,但对办刊是生疏的,要熟悉学报业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学报对主编的要求却又不仅是“熟”,而是“熟能生巧”,出神入化,是好中选优的“编主”。如果“从头起”培养一位主编,那对一份刊物的发展,势必是一种劣势。这也是“主编职能褪化”问题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为工作大局着想,建议各院校领导,在主编人选的任命上,要慎重妥当为宜。同时,本着报人办报的业务规律,搞好编辑部干部梯队的建设,把真正优秀的报刊业专家梯次推到学报领导岗位上,使“主编职能”切实得以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新形势下,主编不仅要做一个优秀的编审,还应该是一位出色的“出版人”,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帅才。商品大潮的冲击之下,出版业竞争激烈,要谋得刊物生存与发展,只会“签发稿件”是不行的。要当一个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称职主编,就得迅速学会经营管理职业教育期刊的本领。否则,即使刊物内容再好,也会因经费枯竭导致职教刊物步履维艰。笔者在办刊实践中体会到,当今形势之下,制约刊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原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个(即质量因素)上升为两个,即与内容质量同等重要的“经济因素”,也就是说,在有可靠的职业教育稿源的前提下,主编还必须“懂”经营管理,善于搞好经营发行。脑子里面既有编稿的“智”,又要有抓刊物财源的“灵”。从而把编辑、发行两副重担双肩挑起。否则,职教学报的“主编负责制”将是一句空话。目前情况看,主编们名义上是“全面抓”,实则把沉重的经营、发行重担全部放在编辑部发行主任肩上,左右掣肘,发行工作十分艰苦,难以有大的改革动作,这是事实。因此,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必须全面落实职教杂志“主编负责制”,从刊物的编辑和经营管理上同时强化“主编职能”。而主编们也要下大气力,埋头苦干,把编审、经营管理两大环节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不仅做到刊物内容质量优,能及时宣传《纲要》精神,而且办刊经费财源充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刊物的管理理顺关系,“在其位,谋其职”,责、权、利呈正态分布状。职教学报的局面红火强大了,也就会昂然走出在校(院)内的“副业”境地,理直气壮地担纲职教科研的先导窗口之责。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职业学院 山东潍坊 261031)

(责编:吕尚)

上一篇:双寡头采购竞合动态博弈分析 下一篇:论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