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时间:2022-08-04 09:54:01

浅析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职数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提出建立数控专业选择“分段教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此进行了必要的阐述,以供中职院校在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教学改革和新的尝试。

关键词 数控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1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通过市场人才需求分析可知,制造行业除需要一部分具有数控技术基本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去研究和开发新技术外,还急需一大批从事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特别是能够同时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与维修技术的综合应用型人才更是严重不足。从目前数控技术应用现状来看,我国数控技术应用比率仅为1-2%,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已达到25%。由此可见,其市场潜在需求相当巨大。由于数控技术应用人才的定位是介于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两者之间,所以学生在毕业时既要具备一定的数控技术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熟练的编程和操作及维修技能。因此,中职院校必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应数控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

2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征

(1)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中职教育的主体是培养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2)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教育要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群,教学过程要为学生从业服务。(3)中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心下移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要面向基层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或管理人才。

2.2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不仅要体现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征,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社交和创业能力。(2)具备数控编程、数控机床操作以及数控设备管理和维修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能力。(3)具备普通机床操作能力、机械加工工艺设计与规划能力、数控加工工艺编制能力、数控加工技术管理能力、计算机操作及应用能力、CAD/CAD/CAE一体化软件以及数控专业外语的使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积极探索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中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核心问题,几年来,不少中职院校在总结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意识和中职特色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即以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专业教学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数控技术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教学计划,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整合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根据多年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表明,一些中职院校(尤其是民办中职院校)的数控专业(三年制)选择“分段教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很好的办学途径,基本思路和做法是:

(1)“准毕业”阶段:学生在校内学年,主要完成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取得“准毕业”资格后进入社会实践阶段。

(2)实习阶段:最后一年,取得“准毕业”资格的学生在合作办事单位(主要是数控专业生产厂家)完成社会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后续从业打好基础。

4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设想与探索

4.1控专业办学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数控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市场对数控高等应用人才的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数控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数控专业技能,以数控应用技术特征整合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实践环节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分段教学,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

4.2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本专业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表明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度,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突出强调了教育的结果。

4.3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对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与整合,既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教育,又突出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应当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那么教学效果不仅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而且教学成本也会随之降低。

在教学方法上,尽可能采用边讲边练,现场教学等多种灵活手段,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凡是能在现场边讲边练组织教学的内容,绝不在教室里用黑板、投影仪及挂图讲解。例如,在讲授数控机床编程中“坐标系定义”、“刀具补偿”、“固定循环”等内容时,均要求主讲教师在数控机床上或在数控模拟加工实训室来完成,使学生对所讲授内容能够彻底了解和真正的认识。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在减少教学时数的同时,还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总之,中职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绝非一成不变,也不是某种固定形式,各中职院校可视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加以研究和探索,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出更加适销对路的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云霞,史洪云,魏玉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1).

[2] 王世辉.面向区域经济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

[3] 周建华.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概况[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上一篇:影视传媒文化视角下的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 下一篇:对电死“外星人”不能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