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再探讨

时间:2022-08-04 09:18:54

激发高校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再探讨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下四种方法被实践证明是特别行之有效的: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通过用英语回应学生的课堂表现来鼓励学生讲英语,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

关键词英语 学习兴趣 激发 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

兴趣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作为推动人们求知的巨大原动力,其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的。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教育家陶行知从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出发,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②19世纪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则从反面感叹:“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③

英语国家现代文明的标杆效应,使英语在中国高校的教学课程体系中被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诸如作为单科课程的学时最长、学分最多,英语成绩不达标(所谓过“四六级”)不能毕业或拿不到学位,等等,但是,英语在中国毕竟是外国语,对于一般学生来讲,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和运用平台,加上有些学生过去中小学时期的成绩不理想,导致部分大学生在高校中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进而恶性循环地影响英语成绩的提高。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成为当今中国高校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最大非智力障碍因素。正其所谓“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如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问题的论者与行者不计其数,成果汗牛充栋,但仍没能根本解决问题,因而仍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这里笔者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相关探讨和实践加以总结,诚请大家指教。

本文所谓英语学习是指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公共英语课的学习。我们认为,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古言说,“亲其师,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喜欢老师,才会学好他所教的知识。这是符合实情的,一般说来,学生喜欢某位教师,其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就会厌学。教育本身是充满情感和关爱的工作,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学习心理倾向,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之一。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外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困难以及对教学的看法,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学会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尽可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通过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赢得学生的好感。

2打铁还得自身硬:精心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兴趣的主要阵地,要想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兴趣,就必须先要使英语老师的教学值得产生兴趣,亦即“打铁还得自身硬”。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根据教材选用合适的教具,精心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课堂导入、教学形式等。

就教学内容来说,除了教材内容之外,还应该着重渗透和延伸讲授以下内容:一是专业性或职业性内容,也就是与学生专业或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例如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多讲外贸英语。二是就业导向性内容。例如在写作中安排“个人简历”(Resume)的写作。三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等语言文化背景内容。实践证明,学生由于对异国文化不熟悉造成英语学习的困难,是影响其英语学习兴趣的主因之一。四是能满足学生亟需的内容,诸如学习方法、考试、兼职、出国、婚恋、网络等等内容。五是社会生活常识内容。例如饮食、健康、业余爱好等内容。

就课堂导入来说,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既是演员又是导演,教师上课的第一步是要把学生引到特定的语言学习情境之中,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的课堂导入方法有很多,诸如复习导入法、预习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悬念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师生交谈互动导入法、利用媒体和图片直接导入法,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选择使用相应的导入方法。例如,在教Herbert’s Homecoming(《赫伯特回家》)④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悬念导入法,在正式进行课文学习之前,先让学生设想主人翁Herbert的归家将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创设悬念,激发学生去设想与猜测,引导学生饶有兴味的学习课文、检验自己的猜测。

就教学形式来说,应该多运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形式可以是情境对话、模拟招聘、模拟采访、角色表演(role play)、同学聚会等。例如根据学生“追星”的爱好,在讲解迈克尔・乔丹的作品“I Can’t Accept Not Trying”(《我不能停止尝试》)⑤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模拟采访。讨论教学法的具体形式可以是 “pair work”、“team work”或分组讨论。话题既可以来自课文,也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己设计。例如,《新编大学英语实用教程》第一册的Unit 6的主题是“Health and Diet”(健康与饮食),⑥讨论话题就可以是“健康有利的饮食习惯”等。自己设计讨论话题应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诸如“怎样获得招聘信息”、“怎样准备应聘材料”等。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同教学形式的使用方法、使用时间的长短、学生的反应等等都是非固定的,都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所以教师在使用中要见机行事,根据课堂气氛适时调整变化,巧妙地因势利导,机智地应对课堂中的特殊气氛和突发因素,否则,难以收到所希望的效果。

3一举两得:用英语回应学生的课堂表现,鼓励学生讲英语

语言本身是交流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自然也是为了交流,这种交流理应成为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一般来讲,在师生的英语交流中,当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可以表情达意,同时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时,便会产生某种成就感,并因此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这种语言交流?这里有一种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方式,这就是老师用英语及时地回应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一方面这本身是师生英语交流的方式,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就是在用激励教学法鼓励学生开口讲英语。

认知科学表明,学生对自己成败的归因,直接受教师对其表现所作出的反馈的影响。在师生交流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情形的反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英语教师的反馈态度是正面的、肯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就会增加;反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会被挫伤,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及时地、正面地传递评价信息。当然,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用能让学生听得懂的英语来表达。对于学习上暂时遇到困难、成绩不理想而厌学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对学习进步快的学生要及时肯定表扬。至于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不管回答的情况怎么样,教师都应该先应该表扬、肯定其学习积极性,然后再对其回答情况进行积极评价。

4用好多媒体技术:让教学内容图形化、色彩化、故事化

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常规的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教学内容图形化、色彩化、故事化,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激发学习兴趣。赏心悦目的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改变字体、字号、颜色,添加图案,而且还可播放电影、歌曲、动画,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课件演示起来快捷、方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晦涩、让人昏昏欲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还能创造和谐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例如在听说技能训练中,它把讲授、演讲、例解、应答等结合起来,学生边看、边听、边想、边说,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大增。

多媒体资料从何而来?教师应该在充分用好教材配套多媒体光盘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网上下载、购买影像资料等多途径获取各种真实的语言材料。多媒体教学具体如何进行?除了精心做好PPT课件之外,还要灵活运用其它多媒体材料,例如利用影片节选介绍相关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分析CCTV-4、CCTV-5、CCTV-9、CCTV-10等电视节目中的时事新闻、文化广角、异域风情、跨文化交流规则的汉英差异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可以得出结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克服困难、树立自信的内因,是学习知识、开启伶俐的钥匙;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所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上述四个方面不一定都是创新,但它们是被我们的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特别有效的方法,只要用得好,效果佳,不是创新胜似创新!

注释

①论语・雍也.

②陶行知.新教育.教育潮,1919.9(4)第1卷.

③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8.

④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第一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5.

⑤翟象俊等.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5~87.

⑥梁毅.新编大学英语实用教程(第一册).外文出版社,2009:111~132.

参考文献

[1] 布罗菲著.激发学习动机[M].陆怡如,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5] 西・索洛维契克著.学习兴趣[M].袁长在,甘雨泽,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6] 叶澜.新编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7]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8] 佐藤正夫著.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9] 管卫东.独立思考――新教科书时代的英语学习方法[J].英语沙龙,2007.1.

上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变革中求发展 下一篇: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