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服装类上市公司库存水平影响因素

时间:2022-08-04 08:53:00

浅谈我国服装类上市公司库存水平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罗夏(1990-),女,汉,重庆永川人,云南民族大学会计学硕士。

陈红强(1990-),男,汉,重庆北碚人,西南大学会计学硕士。

王子南(1989-),女,汉,河北石家庄人,云南民族大学企业管理硕士。

摘要:本文以2001~2011年沪深上市服装类上市公司数据为观测样本,考察国内服装类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并从企业内部的财务指标角度出发,发现库存周转率与盈利能力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企业偿债能力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宏观因素方面,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服装类企业库存周转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关键词:服装企业;库存周转率;财务指标

一、绪论

存货是服装制造业重要的资产之一,存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服装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存货持有数量的不足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销售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停工停产。然而过多的持有存货又占用大量的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降低资金的盈利能力。哪些因素影响服装制造业的存货管理,以及如何提高存货管理效率成为存货管理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焦点领域,也受到服装类公司的重视。存货管理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得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站在财务管理的角度去研究存货管理的文章较少。

存货是服装制造业至关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如何科学高效的管理存货,并将存货管理和企业其他各项内部管理科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服装行业健康发展成长必修的一门基本功。具体影响企业存货管理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存货管理效率的在企业存货管理中变得非常重要。

二、研究假设

本文提出四个假设,分别是:企业的盈利率和存货周转率是呈负相关关系,企业的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和存货周转率分别呈正相关关系。

三、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本文以沪、深交易所上市的2001-2011年度的服装行业公司,其中剔除: 2001年后上市的服装企业、带ST或PT的上市服装企业、财务数据或公司披露数据不完整的上市服装企业。总共选取42家上市服装企业,共计462个观测样本。所有数据主要来自国泰安金融数据库。

变量定义:IT表示被解释变量,定义为库存周转。ROA、CR、TAGR、CAT、LNA、Aft2008表示解释变量,分别定义为资产净利率、流动比率、总资产增长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自然对数、自然年度为2008年之后,Aft2008取值为1,否则为0。IR表示宏观因素控制变量定义为贷款利率。

模型(1)着重考察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发展能力对企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宏观因素,用于考察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服装企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以及宏观因素IR对库存周转率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及其讨论

通过实证的结果,可以知道国内服装类上市公司平均库存周转率在2001―2003年逐年上升,并且幅度较大,但在2004―2009年库存周转率却在不断的下降,09年之后库存周转率又在逐年上升。

本文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对模型(1)和(2)进行回归。在进行回归估计之前需进行F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确定模型的设定形式。模型(1)和(2)的回归结果得出如下结论。

服装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库存周转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对于盈利能力高的服装企业,其库存周转率也应该比较高,即二者应该是正相关的。从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最初的假设。从统计回归分析得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也支持了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经济理论。同时解释了我国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属于普通商品,只有极少部分的商品才具备很强的定价能力,可以做到既畅销、又高盈利。虽然经过回归分析,得出与原假设相一致的符号,但其显著性不强,可能是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不仅仅是主要通过销售商品所实现的,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应是企业管理水平,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规模等其他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发现库存周转率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呈正相关关系,但是显著性不强,与原假设的符号一致。企业偿债能力较好,资不抵债的财务风险较小,企业对存货的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相反由于存货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较高存货管理水平,变现能力强的存货,也是企业偿债能力较好的有力保障因素。但由于存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相对较弱的项目,当出现消费者消费倾向的转变、媒体的引导、产品质量等问题,都会引起产品滞销,不易变现。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存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一般都较高,而服装产品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和消费者消费的随意性的特性,所以变现能力往往很低。因而,服装企业的主要靠应收款项和银行存款等易变现的资产来满足到期偿还的债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偿债能力与库存周转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还得出服装公司成长能力与存货周转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一致。在企业处于成长阶段时,企业为了保障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而有意识的加强自身的库存管理效率,与规模扩张的成长阶段相适应。所以,对于处于快速成长的中小型服装企业,必须加强对存货管理的重视,有针对性的加强存货环节的监管力度和管理水平,才可以保证和促进企业较快的成长。

企业的营运能力与存货周转率表现为正向相关关系,且显著,支持原假设四。营运能力越强,库存周转率也就越高,反之库存周转率也就越低。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存货是服装企业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营运能力可以更直接的表现在企业运作各项流动资产来增加自身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较高的运用能力对服装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具有正相关关系的影响。

本文除了考虑企业内部影响因素,还加入了外部宏观影响因素,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在金融危机后,服装行业都加强对企业的管理,以期早日从金融危机当中走出来,对于以库存为主的服装企业,加强和完善对库存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提高资金的获益能力,2008年后,随着年度的增加,库存周转率也在不断的上升,说明金融危机对服装企业有一定的鞭策激励作用。从宏观贷款利率来看,随着贷款利率的提高,企业的库存周转率也有相应的上升趋势,尽管这种正相关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宏观经济对服装业库存周转率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考察了2001―2011年国内服装类企业库存管理的现状,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以四大财务指标为影响因子,对影响库存周转率的关键驱动因素进行探讨和实证研究。其中,企业的偿债能力、成长能力、运营能力与存货周转率呈正相关关系,盈利能力与存货周转率呈负相关关系,与本文最初所做假设相吻合,除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对库存周转率的影响不是很显著外,其他几个财务指标对库存周转率的影响显著。由于财务指标与存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应加强对库存的管理,并与其他内部管理相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存货管理体系,以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作者单位:1云南民族大学;2. 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肖晗,朱民田.我国医药类上市公司库存管理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85-87.

[2]欧阳海松,陈振宇.企业存货内部控制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 (11):29-30.

[3]张画眉.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存货管理研究[J].2009,(09):65-66.

[4]王雅琴.零售业库存管理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程,2008,(23):6433-6440.

[5]张才志,陈红强. 服装企业库存管理探讨[J]. 开发研究,2013,04:121-124.

上一篇:机构持股与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研究 下一篇:两图一表在高铁桥梁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