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政治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时间:2022-08-04 08:20:49

转变政治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摘 要:思想政治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侧重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灌输式教学,缺乏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建立学习共同体,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育理论;创新课堂;教学活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学校是学生直接的受教育场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紧紧依靠学校教育这块主阵地。但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传统的学校教育在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实行统一大纲、材、统一考试,忽视个体的差异性。这种重分轻能,重知轻德,重理论轻实践的旧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思想政治课既不同于其他文化课,也不同于学校日常的德育工作,而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思想政治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环节。但是,思想政治教学同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侧重于“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灌输式教学,缺乏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教学,教学方式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不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缺乏实践环节。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经常给人说教、死板的印象,教学效果较差。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在政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采用课内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促使他们学会理解、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我们要做到:第一,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民主氛围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第二,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相互包容、相互共享的合作关系。在和谐课堂中,师生关系亲切和融洽,与教师平等地进行对话,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们在课堂中平等地交流、合作和沟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第三,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活动教学、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政治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活跃起来,就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小课题,通过案例、小品、图片、录音、录像片断等资料,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组织学生个人独立自主探求;第二步,教师针对学生各自探求的情况,结合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提出富有启发性的设问,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第三步,在学生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推举小组成员代表进行课堂交流,发表观点,教师着重做好调控评价工作,以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活动教学形式的特点可概括为:学生活动有载体,小组讨论有话题,师生交流讲民主,思维创新有乐趣。这一课堂活动教学策略的实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根据这门学科的时政性的特点,开展“时事论坛”兴趣小组活动。旨在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热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评估激励下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使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形成和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真正转变了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必然大有改观。

1.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的机会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把教师从唱“独角戏”的尴尬境地中解救出来,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的积极性,使学生对问题探究不但感到有趣,而且有乐趣,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学习共同体,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孤立地教,学生也不是孤立地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时,不仅在教与反思中获得了发展,而且在与学生合作过程中形成了新型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而学生们在对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拥有丰富个性的学生可以凭借各自的知识、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等,使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活动成为可能,形成“学生学习共同体”。在课堂中,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在学习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真正达到教学相长。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有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使学生有成就感,加之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就有参与的冲劲,有助于学生在发言中锻炼自己,在讨论中脱颖而出,在探索中提高自己。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得到提升,他们结合自身的学习水平,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思考,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自主形成与整合知识网络的自学能力,加深对教材理解。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好多学生都表示政治不再是那么深奥“难学”了。

参考文献:

[1] 申利广;;浅谈如何创建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年20期

[2] 姜红梅;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现状及改革创新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陈士科;;打造高效课堂之我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年12期

[4] 方德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1年03期

[5] 李天荣;;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唤醒学生主体意识[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上一篇:有效英语教学环境的创设 下一篇:构筑信用体系 突破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