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疣81例治疗观察

时间:2022-08-05 09:26:11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85-1672(2009)-12-1106-01

扁平疣多见于青少年,始发于颜面、手背,影响美观。有自愈性,但亦可迁延多年不愈。笔者自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治疗扁平疣81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共151例,男36例,女115例,男女比近1:5,年龄11~37岁,病程1个月~6年。病变部位:多发于颜面部,其次在颈、胸、手腕及后背,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2.1西医对照组内服维生素A,外用迪维霜,皮下注射转移因子3次/周,4周为1个疗程,可用1~2个疗程。

2.2中医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及自体血穴位注射。基本方:板蓝根30g,薏苡仁30g,赤芍15g,紫草15g,红花10g,大青叶20g。水煎,日1剂,分早晚服,连服2~4周。取穴:曲池(双)、足三里(双),抽取患者肘静脉血4ml,立即注入穴位,每穴计1ml,每周1次,4周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痊愈:皮损完全消退。显效:皮损大部消退,颜色明显转淡。有效:皮损少部分消退,颜色无改变。无效:皮损未见消退或加重者。

4体会

扁平疣为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与中医记载的"疣症"、"扁瘊"相似。与机体免疫功能和抵抗力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单纯应用西医方法治疗本病,往往显效慢,病程长。结合中药内服,清热凉血、活血消斑;解毒散结方中紫草、大青叶、板蓝根凉血解毒;赤芍、红花活血通脉,薏米除湿解毒。现代药理研究,这些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炎、抗组胺作用。同时,穴位注射选用曲池、足三里,曲池穴为手太阴肺经穴,足三里为常用强壮穴。"肺主皮毛",皮肤之生理,病理表现与中医"肺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采用宣肺、润肺、养肺、清肺的方法,往往能取的较好的疗效。故刺激两穴,同时内服中药,治疗本病疗效好,治愈率高,值得应用推广。[1-5]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14

[2]安家平,.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05

[3]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二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66

[4]吴志华.皮肤性病学.第三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47

[5]倪容之.现代皮肤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93

上一篇:清热定神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480例顽固性失... 下一篇:浅议“三阳脉衰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