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时间:2022-08-04 08:06:18

浅析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久主题,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介绍了新建本科院校学风现状,并从营造氛围、具体措施、搭建平台和创建机制四方面提出了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的主要途径,阐述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学风建设 措施 平台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1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学生生源质量相对较差;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高校教师在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正在削弱;部分教师对学风建设认识不够,认为学风建设是学校学生管理机构的事情;有的专业教师只管上课,忙于科研和自身学习;另外辅导员人数有限,投入到学生管理上的精力很有限;还有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课堂纪律松散,对于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约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和蔓延。学生宿舍的社会化物业管理重管轻教,学生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的意识就更加薄弱。随着网络化的到来,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宿舍学习方式,影响着他们对时间的分配和对学习的态度。同时,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差,从而对整体学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因此只有建立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制度建设与教学管理,才能充分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氛围营造、措施办法、平台搭建和制度保障几方面下足功夫,才能更好地解决好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途径

2.1 统一思想,明确责任,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

学校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建立学风建设责任人制度:二级学院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成立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学风建设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分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对落实学风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负直接责任;教学办公室、学生办公室、团总支负责人和辅导员为具体责任人,负责学风建设各项活动及其工作细节的部署、落实、考核和奖惩等具体事务。

对广大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代表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四级动员模式,把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传达给每位师生。一级是指在教职工层面,通过召开学风建设专题工作会议,要求教职工积极配合学风建设各项活动的开展。二级是指召开学生动员大会,由学风建设领导小组详细制定活动计划与日程。三级是指在院团总支、学生会的组织下,具体布置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干部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四级则是分班动员,组织开展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制定详细的学风建设活动计划。通过这种多层次、立体式的动员落实,让师生意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齐抓共管,求真务实,切实创优良学风

一是加强师风建设,以师风带学风。教风、师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先导。教职工牢固树立“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的理念,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让学生在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风范和娴熟的业务能力以及高尚人格的感召下树立“尊师重学”的思想。

二是加强学生宿舍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公寓广泛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和文明宿舍创建活动,强调“三比”,即比成绩、比氛围、比内务。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加强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将公寓建设成为学风浓厚、情趣高尚的场所,以优良的宿舍风气促进整个班风、学风建设。同时加大对内务不合格、宿舍学风不好的宿舍处理力度,创建和处理相结合来推动学风建设。

三是加强班级建设,以良好的班风促学风。加强班级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建设,发挥班级的教育、服务、管理功能。

四是加强党团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推动学风建设。大力加强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两支队伍建设,严格要求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保持先进性,加强自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深入班级,协助辅导员老师开展基层工作,加强党建带团建,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班级、党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整体学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五是深入开展考风建设,以考风严肃学风。考风建设一直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违纪作弊案例,从考试作弊心理分析、考试作弊认定办法、考试违纪、作弊处理办法以及学位授予条例对学生进行教育。

六是以就业为引导,加强生涯指导,带动学风建设。针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具体情况,把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高标准严要求的情况传达给学生,以就业形势、趋向来指导各年级学生学习。同时,正确引导低年级学生考研和就业需求,帮助他们规划发展方向,制定近期目标与长远计划,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和进一步了解专业,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并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进行生涯规划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七是“抓两头,促中间”,做好一人一事工作,推动整体学风建设。注重优秀生的培养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年级、班级尖子生和后进生信息资料库,统一管理,确立班级、宿舍学习带头人,制定目标,明确责任,树立班级、个人学习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和激励作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一帮一、一帮多活动,把帮助后进生学习落到实处。

2.3 广泛搭建平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服务学风建设

强化科技实践,加强文化建设是引领优良学风创建的重要内容。学校坚持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以等级考试为契机,提高学生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注重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扎实开展班级基础建设工作,注重与英语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全面掌握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组建英语学习兴趣小组,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英语竞赛,广泛开展英语过级考试的各项训练,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群策群力,实行目标责任制,分层次、分年级、分重点,齐抓英语四级通过率。每到英语考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前,按年级、班级分层次积极组织做考前动员,聘请英语教师担任强化教师,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和强化。以科技实践为抓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大对各种知识技能竞赛的宣传和组织力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竞赛、数模竞赛、力学竞赛、“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团总支、学生会、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项科技、体育、社会实践、文艺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展示学生风采,拓展学生素质。

2.4 积极探索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保障学风建设

建立学风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学风检查组,对学风情况进行抽查。在此基础上,每周对本周学风检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及时将存在的问题反馈到各级辅导员,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建立辅导员听课制。辅导员常到班级听课,填写《辅导员听课记录》,反映学生课堂出席情况和上课状态、学生课后学习实践情况、特殊群体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情况等。通过教育管理,使得学生逃课的现象明显减少。

建立辅导员查寝制。对学生寝室情况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使得学生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等现象明显减少。

建立辅导员、导师、任课教师三位一体沟通制度。通过积极与任课老师交流,进一步了解、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同时便于任课老师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辅导员、学生、家长联系机制,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联系,结合社会、家庭教育,促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建立学籍警示制度。对学习成绩达到警示要求的学生下发学业警示单,并且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形成帮助后进生的合力。

建立学风建设队伍培训制度。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队伍培训:辅导员是班级建设工作的组织者,院系加强专业与行业背景培训;导师是班级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围绕人才培养进行培训;班团干部是班级建设的实施者,由学校、学院和辅导员分层次进行培训。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广泛征集基层意见,加强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抓好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经验,并宣传推广。加强与兄弟院校的沟通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指导实际工作。加强与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第一手信息,有目的、有效率地开展工作。

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加强表彰先进,促进学习风气。从学生学习动力激发层面出发,制定《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激发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等级考试的积极性。学校从教师层面也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力促三风建设。

总之,学风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学校育人工作的要求。高校学风建设作为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抓下去。新升本科院校正处于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转型缓冲期,在原有学风建设存有的问题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特征,需要高校统筹规划,需要广大高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去研究、去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全体师生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将我们的成果和一些较好的做法和制度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建立能促进优良学风形成的长效机制。只有不断地严格要求,不断地完善制度,才能真正确保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学风的全面好转,将学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郭红彦.新时期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2] 郭小平.大学生成才与高校校风建设的关系探析[J].榆林学院学报,2011(3).

[3] 蒙昌配.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l(11).

[4] 卢小珍,饶进.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0(16).

上一篇:用好教材,用活教材,活用教材 下一篇:回归生活,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