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藏文化习俗看跨文化交流与和谐文化建设

时间:2022-08-04 07:54:36

从汉、藏文化习俗看跨文化交流与和谐文化建设

【摘要】跨文化传播日趋密切,交流、融合和相互依存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文化的有效传播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应该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也要倡导文化多样性原则,建立各民族文化间和谐共处的关系。

【关键词】汉族 藏族 跨文化交流和谐文化建设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同时也进入了传播全球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地球村”村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跨文化传播日益密切,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本文取汉族和藏族文化习俗作为切入点,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

一、汉族和藏族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也可称为“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丧等各个方面。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凸显出来,文化习俗的对比亦是如此。文化习俗的对比,可以客观公正地提示已经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1.称呼习俗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的民族称呼习俗各不相同。例如,汉族素来就有辈分观念之分,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对比自己高两辈的人称其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高一辈的称其为“伯伯、阿姨”等,平辈称其为“哥哥、姐姐、弟弟”,不过常常在称谓前加上姓。称呼上级、领导时习惯在此人所担任的职务前加上姓,如“马厂长”、“刘经理”等。藏族也是个非常重视称谓的民族,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视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藏族人在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

2.饮食习俗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不同的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各不相同。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食是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人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很讲究烹饪,有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各种烹饪方式。藏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其中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被称为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藏族人讲究口味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放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3.婚礼习俗

汉族人在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结婚当天男方家要有人去迎亲,女方家也会有人送亲。要举行婚礼,新娘要穿婚纱,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互换戒指。还要举行婚宴,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高潮也是最有趣、最热闹的节目。地区的婚姻礼仪差别较多,因人因地而异,且奢简有别。藏族年轻人结婚早的十八九岁,晚的三十岁左右。议婚时讲究双方不能是同骨系,而且属相要相宜。求婚时要先向女方家长献哈达等礼品,女方接受哈达即表示同意。择日写婚约,向女方父母献“奶钱”及礼物,视为订婚。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服装、头饰等。迎亲之日,男方的迎亲队要以有地位和名望的人为首,女方则要举行送亲仪式,送亲的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或至亲好友。新娘到达男家后,除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外,还要举行热烈、隆重的婚庆宴。婚后,新娘在男家住七天左右,然后与新郎一起回娘家。讲究的人家回娘家时,在路上遇到什么东西都献哈达。

4.待客习俗

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汉族和藏族的待客之道也各不相同。客人到藏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都要对客人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主人敬青稞酒时,客人要是不喝,主人会端酒前来劝酒。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是不能拒绝的,至少要喝3碗,喝的越多越受欢迎。一般汉族人家里来了客人,沏茶、献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茶叶和茶具也很讲究。除了敬茶,还会挽留客人一起进餐。

5.禁忌习俗

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禁忌就是“忌讳的话和行为”。禁忌是跨文化交流中敏感的问题,也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应注意的方面,如不尊重就会刺激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在禁忌问题上,也反映了汉族和藏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藏族人忌杀生,忌食狗肉、驴肉和马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藏族人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触犯禁规,对人对畜不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如,到藏族同胞家里做客,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能混杂而坐。如果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上一红布条,表示这户人家里有病人。

二、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交流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另一个民族文化所取代,导致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削弱,而是使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后更加丰富更加兴旺发达。按照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就是指:“以追求和谐价值为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最终达到平衡、和谐状态”。①藏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藏族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资源。藏族的首府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藏族文化博大精深,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还有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医药等方面的专著。汉族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族同胞的优秀文化资源,尊重和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下面几个方面的跨文化交流体现了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之间的一种平衡、友好的跨文化交流状态。

首先是旅游文化。具有奇异风光的,很受旅游者青睐。像塔王白居寺、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汉族同胞前去观光。人们到旅游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边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还在于亲自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而在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王府井、避暑山庄等一些旅游景点同样也可以看到藏族同胞的身影,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汉族同胞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汉族的文化气息。由于旅游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是彼此相互渗透、影响的过程。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交流,文化的相互传输,不仅引起了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化,也能通过对旅游者的影响来引起客源地文化的变化。②因此可以说旅游对推动汉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传播。

其次是艺术文化交流。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藏族的舞蹈种类很多,其中以锅庄舞最为著名。人们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锅庄舞内容之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兔子锅庄”等。藏族人每逢重大喜庆活动都会跳起锅庄舞。现在锅庄已不是藏族人民独享的舞蹈了,很多地方的汉族人也跳起了锅庄。在节日庆典、文艺汇演、每日晨练中都能看到很多人穿着漂亮的藏族服饰跳着优美的锅庄舞。很多地方还成立了锅庄舞蹈团。2007年春晚中藏族同胞的“弦踏青”、“欢乐和谐4季风”、“敬酒歌”等节目让观众陶醉,获得各界好评。藏族同胞的歌舞尽显民族特色,让其他同胞体验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2007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和谐中国年”,把藏族同胞的歌舞节目编入到春晚中,充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样,汉族的很多流行歌曲也颇受藏族同胞的欢迎,像“龙的传人”、“童年”、“花蝴蝶”、“喜唰唰”等歌曲。藏族同胞通过电视、收音机来收听这些流行歌曲。还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大街上、公交车上都可以看到藏族同胞在听这些流行歌曲。

在服饰上也体现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跨文化交流。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式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汉服款式多,布料纯正,色泽好,穿起来美丽又大方。现在在很多藏族同胞家的衣橱中增添了汉族服饰。同样,美丽的藏服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很多汉族同胞在跳锅庄舞时都会穿着藏服。

饮食上的跨文化交流。藏族的饮食“四宝”: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现在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尤其是牛羊肉和各式奶制品。的牦牛肉干更是远近闻名。同样汉族的主食米饭,馒头等也很受藏族同胞的欢迎。

三、结语

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倡导文化多元化,促进相互理解的过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特征比较突出,主流民族文化与非主流民族文化间交流的目的不是双方获得“共同方向”(co-orientation),而是“相互调整”(co-ordination)。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和谐、统一,正是各兄弟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和不同民族文化受到尊重,相互认同并共同发挥各自优点的结果。当今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平衡传播虽然取得了进步,但是要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求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仅要做到“各美其美”,还要做到“美美与共”。这样,不同的民族在人文价值上才能取得共识,民族间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建设和谐文化。■

注释

①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J].龙庆华、段全武.新西部(下半月).2007,(06)

②《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看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韩晓兰、王力峰、李艳艳.消费期刊.2009年01期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

[2]藏北牧民――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木格勒、刘一民、张建式、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

[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孙英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4]baidu网

[5]《跨文化传播研究》.陈卞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8级研究生)

上一篇:HBO的成功对我国影视剧频道的启示 下一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