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时间:2022-08-04 07:52:16

浅谈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东莞 523808)

摘要:高等医学院校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时,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加强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多年的管理经验,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专人负责、系统管理、合理选购、合理使用等环节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与同行互相交流学习,以期进一步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关键词: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16-02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培训越来越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作为高等医学院校最重要的实践平台之一,其实验教学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进行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以往使用的实验用品多数可以重复利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医院感染防范意识的不断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日常医疗工作中,各级医疗机构都广泛引入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技能训练也相应地逐渐引入和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由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价格较为昂贵,导致教学成本相应提高,因此,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实验教学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率,节约教学成本,是我们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设置实验消耗品管理员,专人负责

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成立实验消耗品管理员,专人负责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实验消耗品管理员填写消耗品申购表时必须着重考虑三方面。一是申报品种要符合实际:根据相关实验内容、参加实验学生人数、实验分组情况、实验过程的实际消耗及其他消耗等因素填报;二是确保实验消耗品的质量:认真核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规格型号,选择保质期限较长、质量好的厂家,不购无证货、无牌货,坚决杜绝购入假冒伪劣产品,保障实验安全;三是申报数量要合理:参考往年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情况,根据各实验室实际用量合理采购,避免申购数量超过实际耗用量而造成一次性医疗用品积压、过期、浪费。每学期初签收一次性医疗用品时,实验消耗品管理人员先进行验收,并严格按照申购表标明的商品规格、数量、价格进行核对。对验收不合格的产品诸如外包装破损、中包装破损、小包装漏气等情况均做退货处理。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供货公司为了获取最大的利益,往往在申购表里做文章,例如申购表里注明医用缝线一盒,而供货公司送货时是一箱,一箱20盒缝线,比申购计划的多出19盒;又如申购一次性手套一箱,供货公司送货则将两箱手套装在一个大箱子整合成一箱,量多了一倍;验收时发现此种情况时应拒绝签收。签收完后入库。然后,各实验室根据购置计划签字领用。每次申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购置的种类和数量尽可能与发放达到一致,做到不短缺、无库存。当个别一次性医疗用品需要调整采购时,先与设备处协调申购,认真做好登记,在下次的申购计划中补上并做好备注。

二、建立一次性医疗用品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实验一次性医疗用品计算机管理系统,将各个实验室所购置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购置日期、有效期、购置数量、领用数量、实际使用量、库存数量等详细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统一管理,以方便各实验室进行资源共享。通过管理系统,一些通用的实验物品如医用棉签、纱布、棉球、一次性注射器等,各实验室对其数量及保质期等一目了然,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用,既可实现资源共享,又可避免消耗品的积压、过期和浪费。

三、选择合适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一次性医疗用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价格各异。大部分一次性医疗用品在满足其相同使用功能的同时,可能有不同的规格、型号和生产厂家,价格也存在差异。选择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是否合适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临床技能训练时,选择质量好价格高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将会增加教学成本;选择质量差价格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则会影响教学质量;笔者认为,实验教学最好是选择质量较好价格适中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较为理想,这不仅节约成本,又可保障教学质量。

四、合理使用一次性t疗用品

实验过程中一次性医疗用品是否合理使用,带教老师的经验、教学手段、统筹意识等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1.学生的合理分组。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实际用量,实验分组过少,尽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用量减少,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而无法保证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分组过多,虽然学生动手机会增加,但实验成本亦会增高,而且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实际操作难度增加。如何进行合理分组?笔者认为,应根据实验课程(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性质(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效果、每种操作所需的最少人数、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室面积、实验耗材的价格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例如:内科学的四大穿刺术,每种操作所需的最少人数是两人,因一次性穿刺包的价格较高,且可以重复利用,两人一组将增加教学成本,此时可考虑四人一组,这样既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不影响教学效果。而对体格检查实验项目,由于一次性医疗用品例如棉签的价格较为便宜,应适当增加实验组别的数量。带教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将实验分组设计得更为合理,这既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又能降低实验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率,节约实验成本。

2.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个别实验项目为了增加实验的真实性及体验性,部分实验需要在人体及动物身上进行,所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不能回收利用。而模拟教学时在模拟人身上使用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有些可回收循环利用。如静脉穿刺术可以在高级模拟人进行或者使用虚拟静脉穿刺教学系统,微创手术可使用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计算机模拟实验集文字、声音、图像、文本、影像、动画等功能在一起,并可进行人机对话,效果比传统实验更形象、直观,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且减少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率,降低教学成本。

3.一次性医疗用品代替品的巧用及其循环利用。大部分一次性医疗用品总可能找到一种或多种与其性能或功能相似的材料来代替,如市场裁缝用的缝线与手术缝线相似,但价格差异很大,实验教学时可用该种线代替手术缝线。节约教学成本,除了巧用一次性医疗用品之外,还可对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循环利用。如一次性胸腔穿刺包是在模拟人身上使用,可不用考虑污染问题,使用后可回收,重新打包后可再使用,如果只用一次便当成医疗废物丢弃将会造成浪费。

4.实验课中培养学生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老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节约观念和环保意识。一是节约观念,学生要了解实验中哪些一次性医疗用品可回收循环利用,哪些应丢弃和如何合理处理。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同学间在身上相互练习后要当医疗废物丢弃,如在模型上训练时可回收重复利用。二是环境意识,如进行缝合练习时剪断的缝线有足够长时可以二次使用,不可随意丢弃。

五、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实行专人负责、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合理选购、合理使用等环节进行改革之后,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更加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率大大降低,教学成本显著下降,而教学质量却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肖佳庆,尹冀源,林玲,苏华,孙雷,王炜红.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强化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166.

[2]杨华明,易宾.现代医院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95.

[3]徐风广,杨凤玲.高校学生实验耗材节约途径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4):75-76.

收稿日期:2016-11-30

基金项目: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2014-37)

作者简介:杨丰(1971-),女,汉族,本科,主任技师,从事诊断学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王树文。

上一篇:光吃不长肉 可能是脾虚 下一篇: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