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钻石”奖学金获得者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8-04 07:24:48

关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钻石”奖学金获得者的调查研究

自2009年起,为了激励更多的优秀学子积极报考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让其能学习在杭州、发展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杭州银行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每年入学的新生中,设立新生“钻石”奖学金,奖励那些高考成绩优秀的新生。然而,这些高考成绩中佼佼者在大学的发展状况又如何?是否仍然一如既往优秀?这些优秀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如何?这些问题仍然有待探索和解答。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特开展此次调查活动,借助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形式收集相关数据和材料来更准确地掌握这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发展状况。通过此次调查活动的开展,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更好地反思高职人才培养的工作,通过制定更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改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状况,特别是优秀学生。对于学生而言,也能通过了解优秀学生的发展轨迹,更好地激发促进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

一 调研时间和对象

调研时间:2013年11月~2014年3月

调研对象:

(一)问卷调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校“钻石”奖学金获得者(2009级至2012级)共106人。

(二)现场访谈: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校“钻石”奖学金获得者(2011级和2012级)共18人。

二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问卷共设计40个问题,包含在校“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基本信息、性格、心理及情感方面状况、在校学习及参与活动方面状况、以及自我提升、职业规划和对学校评价等五个方面。访谈主要包括10个问题,包括对教学工作及学生活动的评价,对于大学生活的思考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等。

三 基础数据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校“钻石”奖学金获得者(2011级和2012级,不含2013级)共有64人,向可联系到的64名在校学生发放问卷64份,实际回收问卷62份,回收率96.86%,其中有效问卷为62份。已毕业的“钻石”奖学金获得者(2009级和2010级)共有77人,向其中可联系到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51份,实际回收问卷47份,回收率为92.16%,有效问卷为44份。对这前后共106份有效问卷采用了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处理。基本数据如下。

(一)性别及省份分布情况

在本次受访者中,男生共有19名,占受访者总数17.9%,女生共有87名,占受访者总数82.1%。其中来自本省学生有51名,外省学生有55名,各占受访者总数48.1%和51.9%。

(二)考生类别、生源类型及专业分布情况

在106位受访者中,2009级学生有30名,2010级学生有8名,2011级学生有30名,2012级学生有32名,其中来自统招统考学生有92名,占受访者总数86.8%,单考单招学生有14名,占受访者总数13.2%。文科生源有57名,理科生源49名,各占受访者总数53.8%和46.2%。这106名受访者在校所学专业共有10个,基本涵盖了学校现有主要专业,其中金融财会类学生最多,共有88名学生,占受访者总数83%,并且金融类专业依旧是统招统考学生所选择的热门专业,共有48名学生选择了金融管理与实务和国际金融两个专业,占统招统考学生总数52.2%。

四 “钻石”奖学金获得者表现优异的方面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作为“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进入大学甚至大学毕业之后依然有不少突出的亮点令人关注,其优势保持一如既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成绩优异、奖学金获得者众多

作为“钻石”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依旧突出。通过调查数据,我们发现42.5%学生依旧保持遥遥领先,共有45名学生在校学习成绩位于班级前十名。班级排名10至20名的学生共有31人,占受访者总数29.1%。学习成绩是学生综合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综合测评的分数与学习成绩关系紧密。数据显示,共有71名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位于班级前20名,占受访者总数67%,其中40名学生综合测评分数位于班级前十名,占受访者总数37.7%,31名学生综合测评分数位于10至20名,占受访者总数29.2%。

众所周知,奖学金的获得与否与学生大学期间的表现有着密切关系,是评判一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是否优秀的重要衡量标准。调查数据显示,作为“钻石”奖学金的获得者,其中63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自己努力仍然获得各类校内奖学金,占受访者总数59.4%。在这63名学生中有14人次获得过一等奖学金,有12人次获得过二等奖学金,各有23人次获得过三等奖学金和素质拓展奖学金。19名学生获得了校外奖学金,占受访者总数17.9%,在这19名学生中有16人次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3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另外,29名学生获得了学院各类外设奖学金,占受访者总数27.4%。在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中,有9人同时获得了校内奖学金和校外奖学金,有5人同时获得了校内奖学金和外设奖学金,更有7人同时获得了校内奖学金、校外奖学金和外设奖学金。

(二)专业课程满意度高、各类技能证书多

“钻石”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对所学专业课程满意度调查上,数据显示,共有58名学生表示满意及很满意,占受访者总数54.7%,仅有4名学生表示不满意,占受访者总数3.7%。对于在校期间考取各类证书,有68名学生持积极态度,参与各类考证活动,占受访者总数62.3%。仅有8名学生表示自己不太积极参与考证活动,占受访者总数7.5%。在英语等级考试中,在受访者中有94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了英语相关等级考试,占受访者总数88.7%,仅12名学生没有。在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数量统计上,有19名学生获得了2本证书,占受访者总数17.9%,23名学生获得了3本证书,占受访者总数21.7%,19名学生获得4本证书,占受访者总数17.9%,更有5名学生获得了5本及以上证书。

(三)担任学生干部比例高、社团活动参与积极

通过受访者数据显示,“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中有66人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占受访者总数62.3%。44人担任系部学生干部,占受访者总数41.5%。其中18人既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又担任系部学生干部,占受访者总数17%。还有9人担任院级学生干部,占受访者总数8.5%,其中4人既担任班级学生干部又担任院级学生干部,更有2人同时担任班级、系部及院级学生干部。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在受访者中有42名学生在校期间发展成为党员(预备党员),占受访者总人数39.6%。

学生社团作为发展创造性思维,激发自我积极性,展现自身个性的学生自发组织,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和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阵地和摇篮。数据显示,“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中共有96名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占受访者总数90.6%。其中61名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及公益类社团活动,占受访者总数57.5%。社交联谊类社团活动同样是学生参加的主要社团活动,有35名学生选择,占受访者总数33%。32名学生表示参加过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占受访者总数30.2%。文化艺术类和表演艺术类社团活动学生相对参加较少,各占受访者总数25.5%和19.8%。

(四)就业状况良好,收入尚佳

通过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已毕业的“钻石”奖学金获得者现在都受雇于全职工作,其中有20人从事银行柜员工作,占受访者总数45.5%。8人从事文职工作,占受访者总数18.2%。销售经纪工作与会计工作各有4人从事,各占受访者总数9.1%。另有8人从事其他相关工作。关于收入方面,有8人第一份工作月薪是3000至4000元,占受访者总数18.2%,有16人第一份工作月薪达到4000元以上,占受访者总数36.4%,另外20人第一份工作月薪在2500至3000元,占受访者总数45.5%。数据说明,大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毕业后从事与自己专业对口的金融工作,并且收入尚佳,表现令人满意。

“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上述方面呈现优异,究其内在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自我认识清晰,对自己在校期间学习的目标明确。“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具有清晰的自我认识,因此才能在充分了解自己性格特点及能力特长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数据显示,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有22名学生表示对自己非常了解,有49名学生表示比较了解,共占受访者总数66.9%,可见,自我认识明晰是“钻石”奖学金获得者继续保持优秀的基本因素之一。

同时,在此基础上,在校期间明确学习目标,可以让这些高考成绩优秀的学子在大学期间学会抵制那些令人分心的诱惑,专心致志于自我学业及技能提升上,避免不必要的分心,良好地规划好自己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不断致力于实现更高的目标。

2自我管理能力突出,具有良好的抗压及自控能力。“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合理计划、安排和调整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充分利用校内一切有效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作为“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也承受着比一般学生更大的压力,特别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数据显示,在学习成绩排名班级前十名的学生中有22名表示自己的压力大,占受访者总数20.8%。周边竞争压力大,一方面考验着“钻石”奖学金获得者自身抗压能力,让其将压力转换为动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让“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努力去排除外界的干扰,不断提升自控能力,专心于自身的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3团队合作能力强,能处理好大学期间的各种人际关系。“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和其他新生一样,进入大学之后急需面对生活上的独立和自理,所有事情都要自己一人打理,有效处理好与同学、老师等各种人际关系。数据显示,那些优秀“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能积极参与到系部及学校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在各个方面充分锻炼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努力增强自己的信心,学会为人处世方面的技巧,为自己今后毕业更好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表现欠佳及原因分析

透过数据,通过访谈,我们也发现作为一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进入大学之后发展并不如人意,虽然刚进入大学时还有一定的优越感,毕竟获得“钻石”奖学金是对其之前学习结果的一个肯定,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获得,但是经过一学年以后这种优越感就荡然无存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成绩已经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还是得靠自己不断努力,全面发展才能在大学立足。

另外,一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大学生活有很大的落差感,当年进校之初想象得很美好,怀着更多的憧憬,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他们中很多人认为大学的竞争比初中和高中还要激烈,不仅仅在学业上,还有就业、学历,等等,因此有时就变得非常迷茫和不自信,还有许多不足需要去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自身综合素质弱

通过调查发现,在受访者中有10名学生成绩位于班级30至40名,占受访者总数9.4%,更有6名学生成绩位于班级40名开外,占受访者总数5.6%。该数据说明作为高考成绩优秀者仍然存在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甚理想。

综合测评数据能较好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数据显示,在受访者中有12名同学综合测评位于班级30至40名,占受访者总数11.3%,还有7位同学位于班级40名开外,占受访者总数6.6%,可见,一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大学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发展并不顺畅,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部分学生职业技能缺乏及参与社团活动率低

透过数据,我们发现在英语等级考试通过率上,仍然有12名学生至今未通过,占受访者总数11.3%,同时在职业考证方面,有31名学生还未获得一本职业资格证书,占受访者总数29.2%。同时,数据也显示,有10名学生在校期间未参加过任何一种社团活动,占受访者总数9.4%。另外,还有28名学生在校期间也未曾担任过任何学生干部,占受访者总数26.4%。上述这些数据表明,存在一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并不努力于自身学业上,对于基本的职业技能方面及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也不热心,因此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部分学生职业规划不清楚,自我状态满意度低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在校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有17名学生表示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太清楚,占62名在校受访者总数27.4%,还有2名学生表示完全不清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同时,对于自我状态满意度上,在校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有10名学生对自我状态表示不满意,占62名在校受访者总数16.1%,另外,还有3名学生表示出很不满意自己在校状态。

在关于自己能力在学校期间是否得到发挥,在校2011级和2012级学生中有43名学生认为自己能力部分得到了发挥,占62名在校受访者总数69.4%,除此以外,还有8名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能力基本没有发挥,占62名在校受访者总数12.9%。上述数据说明,对于这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学校仍然需要予以关注。

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上述方面表现欠佳,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自我认识能力不足,有些过于理想化。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自我认识能力不足,有些过于理想化。众所周知,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然而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接受高中严格管理的影响,然而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较大的转变,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也与以往大不相同,因此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受到这诸多转变的影响,一时间难以适应,自我认识能力不足。虽然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但现实中自己能力还不足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这样他们自身心中想象的自己与现实的自己就存在着距离与矛盾,进而导致他们对自己性格能力及特长的认识有所偏颇。

第二,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校期间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不太愿意也不会为自己设定目标,更习惯于一切顺其自然,得过且过,在大学里随波逐流。另外一些学生学习动力也不足,想学就学,即使有目标,也是一时心血来潮,仅仅定位于期末考试成绩优秀上,不会合理为自己制定长远的学习计划,对于自己大学的学习没有清晰的目标与期待,盲目从众。

第三,自我约束力不足,自控能力差。通过访谈,我们发现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在大一开始时,对自己大学的学习与生活充满热情,也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会为自己制定大学学习生活的计划。然而大学生活丰富,课余时间相对充裕,也不像高中时期被老师严格约束,很多学生也就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松懈下来了,课余时间沉迷于宿舍上网。数据显示,在受访者中有64名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活动就是宿舍上网,占受访者总数60.4%。在访谈中有位大二的女生这样说,“我开始的时候对自己是有目标的,但是一旦到了去实施目标的时候心里就不断地去推迟,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什么目标了,不知道自己在大学究竟要干什么了。”

第四,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并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之所以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除了源于自身努力外,更在于高中阶段学校高压的管理模式,尤其是高考准备期间,家长和老师都高度重视其每时每刻的表现,加上自身在这种高强度压力下所迸发出的拼搏动力,故而能通过冲刺取得优异成绩。然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成功的重要因素。由于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学校管理模式完全不同于高中阶段,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也未像高中老师一样主动关心其成长,加上外部考试压力的消失,导致这部分“钻石”奖学金获得者一时间难以适应而无所适从。

六 调查小结与反思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发现,进入大学以后作为曾经高考成绩的优秀者其发展轨迹可谓多种多样,既有一如既往地保持优秀,在大学中如鱼得水、发展顺利,也有一落千丈,在大学中举步维艰,更有在大学中默默无闻、普普通通。可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世事无常。其中影响学生良好成长的因素众多复杂且互相交叉影响,所以无论是个人原因还是学校、社会等原因都会对其良好成长产生影响。众所周知,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改变是由内而外发生的,也就是说如果想让这些曾经优秀的学生更好更快地成人,就必须使其内在的主观因素得以改变。对于学校而言,学校需要整合构建外部环境与学生内在因素之间的对应联系桥梁,通过外部环境因素的介入来培养、熏陶、教化、影响学生的内在品质、动机、行为等发生变化,才能达到帮助其良好成长这一目的。为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师生联系

高职院校应重视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调查显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学生更多愿意向朋友和同学倾述,而不愿意向老师说明。可见,学生的情感依赖主要是朋友、同学和父母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教师对一个班级良好的班风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良好的班风建设是促进学生之间良性影响的重要手段,通过班级积极向上风气的建立,必会对学生产生正能量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学生工作中积极努力构建与学生沟通对话的平台,多通过开展座谈会、深入寝室交谈等活动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大学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对之进行有效的心理及行为干预和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多予以关注和关心,共同帮助学生健康良好的成长。

(二)关注学生心理

高职院校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参与有助于认识自己,提升自身习惯及性格优势的活动。大学生正处于从青春期步入成熟期的关键时刻,良好自我认识、习惯及性格的形成在这个阶段显得非常重要。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持续关注学生心理状况,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来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例如创造更多条件让学生参与各类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积极去思考“我来大学做什么”“我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我该怎样去适应社会”,帮助他们在参加这些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获得一个理性的、客观准确全面的自我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奠定强大的心理基础。

(三)做好因材施教工作

高职院校应尊重学生差异性,重视个性化教育,注重从学生需求出发,多因势利导开展素质教育。众所周知,如何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开展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成长的速度和效果。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各类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形式上,针对学生多开展诸如课外专项辅导、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形式多样的素质能力提升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可以不断深化学校固有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形成良性互动与发展,真正做到从学生需求出发,因势利导提升学生素质能力。

(四)加强环境育人

校园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置身其中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同时它还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的地方。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充分考虑在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上来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建设、生活环境改善、社团组织管理等;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构建各种讨论与思辨的平台,让学生能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学会判断和批判。同时还要对那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各种思潮、行为加强监管,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杨金江,陈智鑫,冯迪.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因素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3).

[2]陈丽萍.试论影响大学生成才的基本因素[J].兰州学刊,2004(1).

[3]史华楠,周志进.论大学生学习成才的内外动力系统[J].高教建筑教育,1999(6).

上一篇: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 下一篇:着眼于增强学习动力,构建科学和谐的学生教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