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时间:2022-08-04 03:52:32

浅析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摘要】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也被称为免维护电池,具有体积小、易安装、使用方便、免加水,不易形成酸雾等优点,因此在电力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使用与维护不当,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结合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特点,对其使用及维护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 使用 维护

前言:在电力系统中,蓄电池是直流系统的能量储备核心,是保证变电站二次设备及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正常运行的最终防线,因此,确保蓄电池的合理安装和使用,是非常重要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具有全密封、体积小、稳定可靠、维护量小的特点,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使用和维护工作也因此受到了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一、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也称VRLA电池,与传统的铅酸蓄电池相似,不过在电池盖上设置有单向排气阀,当电池内部气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排气阀会自动打开,排出多余的气体,然后自动关闭,防止空气进入电池内部。这种的电池的基本特点,是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加酸或者加水维护,电池自身的密封结构也能够避免漏酸或者酸雾的产生。

蓄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铅,呈海绵状,以稀硫酸为电解液。在充电时,正电极析出的氧气在密封的电池内部传输到负极板表面,与负极产生的氢气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生成水。因此,电池充电过程中电解液中的水基本上保持稳定,也就不需要进行加水维护。排气阀的存在,能够及时将没有完全反应的气体或者电池内部蓄积的压力排除,减少电池槽膨胀或者爆炸问题的发生。

二、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2.1浮充运行

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蓄电池组会处于浮充电状态,充电电流非常小,只有当交流电失电时,蓄电池才会发挥作用,向负荷供电。为了能够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和使用寿命,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安装和设置,确保蓄电池浮充电压不超过厂家给定的浮充值。若浮充电压过高,会导致电池长期过充电,氧气无法及时与电池负极的金属铅发生反应,会在电池内部积聚,虽然能够通过排气阀放出,不用担心爆炸问题,但是会造成水的消耗。实践证明,电池失水超过10%,就会失去效用;若浮充电压过低,电池长期欠充电,不仅会导致容量不足,还可能造成极板硫化,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来讲,蓄电池的容量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为了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应该将电池的运行温度控制在20.5℃左右,如果环境温度发生较大的变化,需要按照 3-4mV/℃的标准,对浮充电压进行补偿。

2.2核容试验

阀控式蓄电池自身全封闭的结构特点,使得技术人员只能通过蓄电池端电压的高低以及电池外壳温度来大概了解其容量和性能,要想真实地对电池容量进行考量,需要结合放电试验。核容试验是验证电池是否正常、决定何时更换电池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电池组中每一个电池的电压与平均电压都非常接近,偏差极小,如果在核容试验中,发现电池电压偏低,则表明其容量较低,可能会对整个电池组的放电造成影响。试验前,需要对电池组开路电压、电池端电压、温度等进行测量,在放电过程中,电池的电压和温度变化是判断其状态的重要依据。若发现电池能够正常运行,但是在放电过程中电压偏低,则需要重点检查,因为其出现容量不足问题的概率要远高于其他电池。

2.3定期维护

对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而言,在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80%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能够达到10年以上。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的正常使用,应该做好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一是月度保养,需要对电池房内的环境温度、电池外壳温度以及极柱温度进行测量和记录,对电池组的浮充电流和总电压进行测量,对其清洁度、端子损伤情况等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避免单一电池故障对于整个电池组的影响;二是年度保养,应该在重复月度保养的同时,对连接件、安全阀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存在松动。同时,以实际负荷,进行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电池额定容量的30%-40%,放电期间,以1h为单位,测量端电压与充电电流。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容量试验,使用六年后,则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容量试验,如果发现电池实际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80%,则认定其寿命终止,需要进行更换。

三、结语

总而言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切实做好电池的安装、使用、管理和维护,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于雷.浅谈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及维护方法[J].蓄电池,2010,(1):27-29.

[2]卢志海,冯迎春,刘英萍.浅谈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84-87.

[3]孙德刚.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使用、维护及保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43-45.

上一篇:基于CDIO模式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研究 下一篇:立足古诗文教学提升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