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时间:2022-08-04 03:15:49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与应用,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课题。说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掘学生非智力潜能,真是个老话题,可就是这样一个老话题往往被许多的老师忽略了,今天我重拾它,只是希望在后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

一、非智力因素及其作用

对于非智力因素的涵义,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和个性品质的心理因素;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有的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非认识因素”;还有人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人格因素”。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理想、情感、意志、性格及良好的习惯等,它们制约着智力活动的效益。非智力因素也可以称作对心理过程有着起动、导向、维持与强化作用,又不属于智力因素的心理因素。所以非智力因素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复杂的概念,包含了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

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至少有三种特殊的功能和作用。首先是动力作用,它是引起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如学习中的废寝忘食即是鲜明的体现。其次是定型作用,它使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具有稳固性。如治学严谨就是一种稳定、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就是补偿作用,就是非智力因素能够弥补智力与能力在某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勤能补拙即是如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在于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这属于“内因”,其作用是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等一切外部因素所难以替代的。也就是“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二、非智力因素所包涵的内容

1.兴趣、爱好、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想是人生的灯塔。即能达“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效果,其实这一切都是人的“需要”的表现形态,是达成学生“爱学”、“乐学”的基础。

2.情感和意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情感是其内在的生命。只有爱之花盛开的地方,生命才能欣欣向荣;而坚强的意志则是理想成功的基石。可见,情感和意志是促成学生“苦学”的内在因素,也是学生以苦为乐的心理基础。

3.良好的习惯和正确的方法。人们常说习惯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益;而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是学习成功的前提条件。它们都将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4.优越的学习环境。它包括教师的教学媒介方法和人格魅力、校园文化氛围、班集体的规范作用、家庭文化和生活气氛以及社会风尚、民族传统等诸多外部因素,这些都将对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覆盖于学生的全部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与培养。

1.从内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2)激励学生立志成才。(3)组织学生参加有目的的实践活动。

2.从外部陶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2)营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 (3)学校教育和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使之产生合力。(4)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

四、发掘学生非智力潜能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人性的闪光点,能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潜能。要让学生觉得“我能行”,要让学生“站起来”,站起来才更容易被看见。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天,河北省一个偏僻小山村的机耕路上,出现一辆高档越野小车,把村子里的人吸引了出来。车子在村口停下来,车上下来三个人,其中身穿T恤衫的中年男子问围上来看热闹的村民:“你们想不想演电影,谁想演就站出来。”他一连问了几遍,村民们都不敢吱声,好多人只顾窃窃私语。这时候,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站了出来,大声说:“我想演!”她长得并不漂亮,一双单眼皮,脸蛋红红的,透出一个山里孩子特有的倔强和淳朴。中年男子盯住女孩,问:“你会唱歌吗?”女孩大大方方地回答:“会呀!”中年男子说:“那你现在就唱一个。”“行!”女孩开口就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她一边唱歌还一边扭动腰肢,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因为她唱得实在不好听,不但唱走了调,唱到一半时还忘了后面的歌词。出人意料的是,中年男子却抬手一指,说:“好,就是你了!”这个在人堆里勇敢地向前跨出一大步的女孩就是魏敏芝,她很幸运地被那个中年男子—-著名导演张艺谋选中了。两个星期后,魏敏芝进了剧组担当了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女主角。后来,这部影片获得了第52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随着这部电影在全国的放映,魏敏芝几乎一夜成名。7年后,魏敏芝考上了西安一所大学的编导专业,后来又参演了《夜的童话》,而她本人也是该片的副导演,此后她又去了美国留学……。试想,如果魏敏芝当初没有勇敢地站出来,也许她现在仍然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100个新兵站成一排,长官一个也不认识,但如果有一个新兵勇敢地站出列,那么长官和大家都会记住他。这个理论被西方社会学家归结为“站出来才能被看见”。当然,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这个故事,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受到启示,我们该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潜能。

五、以习惯和方法助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大凡成功者都将一些良好的品质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如对学生认真细心、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使学生的学习如顺水行舟,终身受益。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循序渐进是最一般的学习方法。每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方法,而正确的方法则是通向学习成功之桥梁。另外,教师对学生错误方法的及时矫正又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得法。

六、多一把评价的“尺子”,不以学科分数论高低

评价学生不能唯成绩论,更要看重品行操守、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对那些成绩平平的平凡“孩子”身上的亮点,要更好地保护、引导并激发。

最近,在校成绩位居中上等的武汉市育才高中高三(8)班的曲芸瑶,接连收到美国六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高一高二时文化课成绩平平的曲芸瑶,靠什么敲开了国外名校的大门呢?据武汉的媒体报道,曲芸瑶曾于高一寒假期间和她的团队一起到医院,为农民工患者和癌症晚期患者进行看护服务,这一名为“天使的翅膀”的社区服务项目,后来被作为经典案例,进入湖北省《高中社会实践活动》教材;高二暑假期间,她和几个异地学友到湖南湘潭一所农村中学支教,“20天中只洗了3次澡”,其表现受到师生和家长好评;曲芸瑶还和她的团队做了个《身边的食品安全》的调查,其成果在全省新课改现场进行了大会交流。就是凭着这三份综合实践,使成绩平平的曲芸瑶,在美国6所名校面前“炙手可热”。

在当今以分数论高低的大背景下,曲芸瑶无疑是幸运的。她的幸运,其实有一定的必然性。她能被美国6所名校录取,靠的不是高分数,而是较强的个人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曲芸瑶的经历告诉我们,高分数和优等生并不存在天生的等号。家长、老师和学校在评价孩子时,绝不应过分强调成绩,更不能唯成绩论;而更要看重品行操守、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对那些成绩平平的平凡“孩子”身上的亮点,要更好地保护、引导并激发。正如专家所言: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优秀的孩子。

曲芸瑶的幸运,同样得益于全面进行的高中新课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在内的综合实践,是高中新课改的亮点。

七、进行挫折教育,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当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时,作为老师要有耐心,要悉心引导,且要引导得法,要提醒他们:“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只有在教学中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将其与智力因素密切配合,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不仅对素质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所在,更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只有将培育的“新苗”深深地扎根于非智力因素的沃土中,才能收获“累累硕果”。

上一篇: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复... 下一篇:中药穴位离子导入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