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候变化自然方面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8-04 12:47:52

对气候变化自然方面影响的研究

摘 要:气候变化能对海洋表面温度及海洋热量、北极海冰、热浪、降水量、干旱等自然方面产生影响,对这些影响进行研究有利于规避气候变化的危害,减少损失。

关键词:气候变化;自然;影响

鉴于目前的温室气体的浓度和持续排放,很可能是在本世纪末,全球温度的增加将超过1.5°C。世界上的海洋将变暖并且冰川融化将继续。2065年的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预测为24C30cm ,2100年将达到40-63cm 。即使从现在起温室气体的停止排放,各种气候变化仍将持续几个世纪。

最近的例子:

2015年因创纪录的高温和极端天气而“载入史册”,有报告建议国际社会做好直面更热、更旱、更涝未来的准备。其影响有:

一、海洋表面温度与海洋热量

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海洋的大片区域,尤其是热带太平洋的中部和东部地区经历了显著的增温。海洋上层700 m和2000 m的全球海洋热含量都达到了历史新高。2015年海洋热含量的上升约占过去60年来观测到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的40%。海平面创下了自有卫星和传统测潮仪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

二、北极海冰

2015年2月25日,北极海冰面积打破了同期历史最低纪录。2015年9月11日,北极海冰面积是同期历史第四最小面积。

三、热浪

许多国家都遭遇了热浪,其中,最具破坏性影响的几次热浪出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2015年,亚洲大陆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南美亦是如此。西欧和中欧遭遇了特长的热浪期,一些地区的温度在40 ℃附近徘徊,例如,德国、西班牙和英国分别以40.3 ℃、42.6 ℃和36.7 ℃的高温刷新了国家的高温纪录。美国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都遭遇了创纪录的野火季,仅阿拉斯加遭遇夏季野火肆虐的面积就超过了200万公顷。

四、降水量

2015年全球降水量接近长期平均水平,但极端降水较多。2015年1月,活跃的西非季风使非洲马拉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洪灾。较之往年同期8 mm的月均降水量,2015年9月,利比亚西海岸的月均降水量超过了90 mm。2015年8月,马拉喀什摩洛哥全市1小时的降水量高达35.9 mm,高于该市月均降水量的13倍。2015年,强大的厄尔尼诺使美国南部、墨西哥北部部分地区以及秘鲁、智利北部、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等亚热带地区的湿度显著增加。

五、干旱

2014―2015年是自1932―1933年以来最干旱的一年,非洲南部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受到了重大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引起的干旱加剧了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并波及到了邻国的空气质量。加勒比、中美洲部分地区以及包括巴西东北部、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等地区在内的南美洲北部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农业、水和能源部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虽然自1990年以来,二氧化碳的全球排放量已经增加了近50%。其排放量在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的增长量远远快于前三十年。但还是可以通过在全球广泛的技术革新以及行为改变,来使全球平均温度上升控制在比前工业化时代高两摄氏度的水平。

(一)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其治理区域地自然资本的持续发展是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和反不平等、反贫穷的基础,必须要缓和气候变化,并使经济从自然资源消耗型转变。该地区的温室气体由于城市化、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排放量巨大,其农业也对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排放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氧化亚氮的排放量来自于土壤、淋洗和径流、直接排放废弃物和动物粪便――在2000年至2010年排放量增长了约29%。并且,由于安第斯山脉的冰川为数百万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气候变化使其萎缩,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发展。

(二)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已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这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日益增长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导致了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废物的产生,威胁人类和环境健康。对化石燃料和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农业、棕榈油和橡胶种植园、水产养殖和野生动物非法贸易,造成了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在南亚,平均每年毁林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导致在2005和2015之间每年数亿吨二氧化碳的释放。

(三)在非洲,一个不断增长的人口和对木柴的需求的上升将意味着在非洲的森林覆盖率可能继续萎缩,在2050年将下降到不到6亿公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指出,其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低效的灌溉方式,资源的过度开发,无节制的开采活动将导致气候变化将进一步损害非洲的经济。这将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减少粮食安全,可以增加迁徙和传播疾病,破坏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桥梁,以及高贫困率。

(四)在北美,近年来环境的挑战已经出现。气候变化对整个地区产生影响,烃类提取方法带来的增加排放的可能性。沿海和海洋环境正受到营养物负荷、海洋酸化、海洋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海洋废弃物的新形式的威胁。在持续干旱条件下向北迁移,向西到加利福尼亚。有研究结果表明,全球变暖加剧了干旱约15%至20%的程度。也会引起飓风沙,每年引起约150人死亡和700亿美元的损失。

六、总结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人民长远利益的要求。同时, 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是全球范围的,需要全球各国行动起来,牺牲自己的利益,一起应对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这是人类能够长远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义务。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之我见 下一篇:浅议公路养护管理单位精细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