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的“八字目标法”

时间:2022-10-11 08:44:23

小学生习作的“八字目标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可见,写作不仅是学生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人得以终身发展的基本素养之一。

习作教学现状

纵观近年来习作教学的改革发展,其现状不容乐观,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知识内容无序列 知识皆有序,习作教学亦然。学习都应是一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的序列过程。然而,现阶段习作教学的无序行为,一直是制约习作教学改革的重大因素:现行语文教材将“习作”仅作为单元(阅读)教学的延伸部分,而忽略了它该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甚至具有独立的学科性;“习作”训练分单元、分册数的随文编排,缺乏系统化的训练点和循序渐进的梯度感,从而使习作教学的随意性难以避免。

习作方法欠指导 歌德曾言:“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习作教学中,教师或在写之前指导“写什么”,写之后讲评写得“怎么样”,但至于“怎么写”却避之不谈。更有甚者,因对某些教育观点的理解偏颇,从而漠视方法的指导:片面理解“文无定法”为“无法”,而该词恰恰强调了写法的多样性与多变性;片面夸大“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师指导不作为;一味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殊不知方法是兴趣的朋友,浓厚兴趣伴随的是有效方法;过分强调“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其实,学生一旦明白了“怎么写”,也就知道了“写什么”。

年段目标不具象 《语文课程标准》为习作教学设立了标准,并按学段分述了要求。但是,笼统的表述导致目标不具象,操作性不强:目标要求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比较明确的知识要点、系统的方法指导和清晰的成长轨迹;学生习作重复累赘,教师评价不痛不痒,收效甚微。

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写法指导的“不作为”、年段目标的“笼统化”,极大地影响了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导致了紊乱无序的现实状态。因此,建立一种可操作、有层次、成体系的习作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八字目标法”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生习作总目标定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基于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习作应达到的目标可综合概括为:通顺、具体、生动、个性,即“八字目标法”。它以共同的“目标”为导向,以分解的“任务”为驱动,以多变“方法”为载体,对学生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训练,从而培养良好的习作素养。“八字目标法”主要体现以下特点:

全涵盖 “八字目标”是小学生习作目标的集中概括,涵盖面广,皆为大概念范畴。如“通顺”,即文从字顺,不仅要求语句通顺、表达连贯,而且强调文段合理、结构完整。

可操作 “八字目标”下设具象的任务指标,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引,可操作性强。如“通顺”,下设任务“标点”“句子”“构段”“成文”等,提供方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完整表达一件事情”“学会列习作提纲”等。

成序列 “八字目标”既各成体系,又层层叠进,且融会贯通,呈螺旋状上升,自然形成了小学生习作训练序列。在教学中,各年级段可侧重一个目标,循序渐近:三年级起步习作――写“通顺”;四年级提高习作――写“具体”;五年级拔优习作――写“生动”;六年级创新习作――写“个性”。

集大成 “八字目标”是小学生习作的概括目标,也是各习作教学流派的共同目标。目标既然一致,则应尽可能地集中智慧,互相借鉴,择其精华,开拓一条集大成的习作教学道路。

内容框架:“目标、任务、方法”

“八字目标法”以“目标-任务-方法”为技术主线,逐步深入,层层铺开:学生良好习作能力与素养,延伸为八字四方面的总体“目标”;将逐个目标具象化,进而分解成若干的指标“任务”;在指标任务的驱动下,催生出丰富有效的训练“方法”。反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促成了指标“任务”完成,从而达到总体“目标”。

例如:习作目标写“具体”,下设故事有“情节”、过程有“环节”、描述有“细节”等任务指标。为达成以上任务,下设“列举典型事例”“让事实说话”“用对话展开情节”等若干训练方法,学生可择取合适的方法进行习作。其他目标亦然。

行之有效的训练模式

“八字目标法”明确四大目标,制定具象的指标任务,提供可操作的方法训练,使习作教学有的放矢;各大目标分年段侧重递进,使习作指导、练习、讲评做到循序渐进,逐一攻破,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提出习作教学新观点 “八字目标法”用八个字全面涵盖并高度概括了小学生习作的目标要求,精炼且独到。在任务驱动下,细化成若干知识要点,分年段进行重点突破,既体现了习作循序渐进的内在规律,又使教师习作指导具有可操作性。

开辟习作研究新方向 当下习作教学研究百家争鸣,流派纷呈。无论哪种流派,都是从不同角度朝着相同的目标方向迈进。“八字目标法”以“目标”为导向,综合了各家学说之长,集大成于一体。

构建习作训练新模式 “八字目标”表述具象,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可操作性强。学生以“方法”为入口,轻松达成“任务”,从而达到“目标”,是一套行之有效的习作训练模式。

上一篇:文化馆免费开放与服务品牌建设 下一篇:龙宫景区标志牌本土化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