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时间:2022-08-03 09:39:57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研究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继义务教育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它能够针对性的培养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用以满足我国当前人才市场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所以进一步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成了我国当前教育模式一个重要发展的方向,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但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结构过于杂乱,教学内容又过于死板,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跟上社会需求的步伐,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由浅入深稳步发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发掘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的双方面提升的课程结构成了当前教育部门研究的关键。

关键字:高等 职业 教育 课程结构 研究

一、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概述

1、课程结构的概述

课程结构,顾名思义就是课程的架构,根据各个地方的教育水平的不同,可以把它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学生的选择,又可以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课程结构分为不同的类型。但是如何设定有效的课程结构,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育内容是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重要部分,以“凸显办学特色,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准则,合理调整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安排,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由课程的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其中包括宏观课程结构、中观课程结构和微观课程结构。宏观课程有可以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观课程可以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微观课程就涉及到了教材内部的结构。

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来,各个课程是一个整体,但是课程的选择,如何设定这些课程,以及各个课程之间的相互补充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改革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应该遵循当前的社会因素和外部环境来设定,比如说国家对会计行业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那么当前的课程设定就需要以会计类课程为主,填补国家人才的空缺。探寻市场需求和课程结构设定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有效合理的设定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二、 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对比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结构模式

从我国开始推行义务教育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可以说是延续了普通教育的模式,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形成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很多高职院校都是由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转变为当前高职课程的结构;第二,安插实践课程去实现课本上的专业知识;第三,延用中等职业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在增加相对应的知识点,来构成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总的来说,就是以课本知识为主,实践求证为辅的一种教学结构。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越发的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性和难发挥性等特点,但是由于各个地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一致,难以把先进成熟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机构全面推广,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当前的国情,抽丝拨茧,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2)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模式主要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的教育方式”为主,这种结构模式已经广泛的应用到很多欧美国家,这也是当今比较先进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学校会针对性的聘请一批专家,根据岗位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和学校教学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归纳,然后制作成教学大纲运用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模式强调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保证了相对应岗位需求人才的培养。但是针对这种结构模式,又过分强调了实践能力,忽视基础知识的积累,限制了学生以后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国外教育部门加强了基础知识课程的部分,实现了理论结合实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在之后的工作生涯中更快的适应工作,提高了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三、 研究的意义

1) 理论意义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对于专业性知识的研究还很薄弱,课程之间的关系既密切又能够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因素发生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其他方面,所以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合理做出有效的调整,充实教材内容,协调课程之间的关系,发挥出课程之间相互补充促进的作用,结合成功经验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成果,不断的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相关理论,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2) 实践意义

虽然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依旧要积极的吸取国外的先进的理念,提高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鉴于人才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偏差,课程内容和结构的调整是非要重要的,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优化学校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凸显了学校的特色,而且使学校和人才市场之间的供求更加协调,走一条与市场经济协调的课程结构,为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储备更多的力量,为迎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打下坚实基础。

四、研究的回顾

通过了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组成,我们可以比较有针对性的做出措施,不断改进课程结构中的漏洞,并且能够有效的把先进成熟的课程结构引入其中,更加合理去安排课程,充分发挥各个课程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有效合理的针对性措施;再者,拿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对比,我们可以站在多个角度去分析,并且借鉴先进成熟的结构模式,去弥补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不足,构建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为之后课程结构的改革提供有效的资源。

五、 小结

经过多方面的阐述和对比,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更加契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本文所涉及的方面又过于片面,希望有更多教育事业的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对高等职业学校在课程结构的不断改革和调整提出更多有利的观点,培养更多迎合市场经济的专业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志群,林来寿,张志新.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一项实证研究[J]. 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07:74-79.

[2]周建松.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建设[J]. 教育研究,2014,10:103-105+111.

[3]刘姣.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发展的数学知识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03:55-58.

上一篇: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探究式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用“非政治”的眼光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