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监测与治疗分析

时间:2022-08-03 09:38:32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监测与治疗分析

作者单位: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曹桂玲

【摘要】 目的 监测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损伤程度及病情发展,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1月136例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患儿,入院后24 h内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并给予密切监护,根据《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对检查结果进行评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原发病治疗加一般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6例MODS患儿的检查结果中,肺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脑损伤、心脏损伤,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的损伤(P

【关键词】 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 监测病情; 预防; 治疗

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同时或继发性地发生功能性的损害,常见于新生儿全身性的严重缺氧或感染性休克,若器官进入衰竭期,多数情况下无法逆转,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需要密切监护,及时发现,及时对症治疗。本文通过监测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损伤程度及病情发展,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1月136例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患儿,男82例,女54例,其中早产儿90例,过期产儿10例,足月儿36例,超低体重儿76例,极低体重儿60例,原发病为窒息71例,RDS为24例,败血症20例,重症肺炎10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其它原发病4例。

1.2 检查方法 入院24 h内对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分别为血、便、尿常规,胸部X线片,肝肾功能,血糖,血气分析,电解质,心肌酶谱,心电图,TnT及选择性进行心脏彩超与头颅CT等检查,并给予密切监护,根据《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对其检查结果进行评分。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原发病治疗加一般支持治疗,如常规抗感染,纠正低氧血症、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全静脉肠外营养支持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1]指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原发病经治疗后病情稳定,休克得以纠正,无呼吸障碍和肾前性肾功能损伤发生,受损的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原发病经治疗后基本阻止病情发展,休克基本得以纠正,极少发生呼吸障碍和肾前性肾功能损伤,受损的器官功能明显改善。无效:原发病经治疗后病情趋恶化,出现休克、呼吸障碍及肾前性肾功能损伤等合并症,受损的器官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

2 结果

原发病以肺损伤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脑损伤、心脏损伤,明显高于其它气管的损伤(P

3 讨论

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多数认为与机体对MODS的防御机制下降、各种侵袭机体的因素及危重症抢救中的医源性感染等原因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1)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的原发病以窒息、RDS的发生率为最高,保持组织血流灌注,保证冠状动脉、脑及肾上腺的血供,能改善心功能,避免合并心、肾、肺、脑等器官的损害。(2)MODS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为最常见病因,主要发病机制为肺泡表面物质缺乏,致使肺泡通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引起酸中毒及低氧血症。(3)新生儿败血症也是诱发MODS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发

表1 不同原发病的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n)

注:组间比较,*P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病机制为引起组织细胞的低灌注、有害介质的侵袭、细菌毒素的作用等。(4)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严重溶血症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MODS[2]。除上述各种常见原发病外,医源性感染也不可忽视。医护人员应注意对窒息的新生儿及时给予呼吸支持,清理呼吸道,尽可能缩短其缺血缺氧的时间,避免诱发MODS。本文中统计发现,MODS患儿在原发病治疗加一般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表明积极治疗并稳定原发病的病情,保持组织血流灌注,及早加以呼吸支持,是治疗MODS的关键。

综上所述,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MODS)要求密切监测其病情发展,保持组织血流灌注,及早给予呼吸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早阻止病情的发展,治疗以纠正休克为主,注意预防呼吸障碍和肾前性肾功能损伤发生,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和呼吸支持,对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韩玉昆,傅文芳,许植文.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232.

[2] 李懿.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80例病因分析.贵州医药,2010,34(6):520-521.

(收稿日期:2011-07-13)

上一篇:老年人餐后低血压与眩晕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连续脑电图对幕上脑出血预后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