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银丝鱼面

时间:2022-08-03 08:35:09

故乡湖北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那里的风味小吃――银丝鱼面更是驰名中外。在云梦县城西边的白合口的府河分流处盛产鱼虾,鱼是餐桌上的常菜;在白合口之处还有个桂花潭,潭内的水不仅深而且清澈;城西郊还有座凤凰台,其地势挺拔,自古相传的歌谣就有“白合分流的鱼,桂花潭里的水,凤凰台上的晒场”之称。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银丝鱼面的制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关于银丝鱼面的形

成,还有一段佳话呢!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云梦城里住着一位王幺姑。王幺姑一次偶然的机会把烧好的鲜鱼汤泼进了煮面条的锅里,家里人都觉得味道特别鲜美。后来,王幺姑灵机一动,取来鲜鱼的净肉剁成泥后和进了面粉里,于是,第一碗鱼面诞生了。王幺姑会做鱼面的消息很快在乡邻中传开,并编成歌谣:“擀的面像素纸,切的面像花线,下在锅里团团转,盛在碗里像牡丹。”而银丝鱼面真正发展到大量生产,就另有后话了!据《云梦县志》记载,公元1835年,一家字号为“许传发记”的布行,为了招揽生意,就雇了一位姓黄的厨师,他的绝活就是做鱼面,凡是来店吃面的食客,莫不大加赞赏,有些还要带回去给家人或朋友品尝。后来,为了便于客人携带和贮存方便,就把鲜鱼肉和面粉按一定比例加工成细丝后晒干,再加上精美的包装,使之成为名贵礼品。加工后的银丝鱼面以色、香、味、形“四绝”著称,曾作为贡品,封赠“御面”。1915年首展于马拿巴万国博览会,荣获金牌。1922年参赛于西湖赛会,又获银牌。湖北省糖果糕点协会授予“天马银奖”、“中国一绝”等称号。银丝鱼面极富营养,是老少皆宜的理想营养食品,对病人、孕妇最具补身之功能。

银丝鱼面的制作方法是:选用新鲜稍大点的淡水鱼类,去除鳞、鳃、内脏、头尾、骨皮后,将净鱼肉漂尽血水,绞成肉浆,与优质面粉、玉米淀粉、食盐、纯碱、清水搅拌均匀,面半小时后,用面杖擀压成1 cm厚、重量为200 g左右的面皮,然后放入蒸笼内蒸熟取出,摊开晾冷后,折叠放入压面机切成丝,再晒干装盒,便可以贮存携带了。手工制作时,鱼肉茸可先加盐搅拌,使鱼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充分溶出,鱼肉变成黏性很强的溶胶,制成的面条咬劲更好,弹性更强。

银丝鱼面的食用方法很多,可采用煮、炒、炸等烹调方法。煮食时,将水烧开后倒入鱼面煮2~3分钟,加上姜、葱、胡椒、酱油、醋、味精等调料即可。如果用蘑菇汤、排骨汤煮食,味道更加鲜美,还可以下入火锅内涮着吃。炒食时,先用50 ℃~60 ℃温水泡开,滤水后再用猪油、笋丝、肉丝、香菇加上食盐、陈醋等炒2~3分钟即成。若是炸着吃,可直接投放入三成热的油锅内,炸脆后撒上椒盐即可。

如今,银丝鱼面已有16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谓久负盛名。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原有配方中又加入了海藻酸钠、瓜儿豆胶、三聚磷酸钠等食品添加剂,制成了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最高年产量已达10万 kg以上,因其价廉物美,市场供不应求,为湖北特产中的精品。

上一篇:新款藕夹菜三例 下一篇:地方特新菜四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