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1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景观

时间:2022-08-03 08:12:14

聚焦2011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景观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是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从音乐文献学、乐律学、音乐美学等方面对2011年度公开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的部分论文进行梳理,对于把握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脉络具有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音乐文献学 乐律学 音乐美学 音乐考古学 音乐制度

随着研究资料的丰富、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拓展,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也向着多元化、深层次的方向迈进。2011年度公开发表于音乐类核心期刊的论文共计数十篇,文章拟从音乐文献学、乐律学、音乐美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制度的研究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描绘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现状与态势。

一、音乐文献学

音乐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音乐文献的介绍、译注和研究,其研究成果渗透于各个研究分支,比较重要的论文有:王小盾、余作胜的《从〈琴操〉版本论音乐古籍辑佚学》以《琴操》作为个案,对中国音乐古籍辑佚学进行论述。商立君的《〈乐书要录〉若干问题探微》从《乐书要录》作者、成书年代以及流传情况、史学价值对其做出探讨。喻意志的《唐宋乐府解题类典籍考辨》通过全面搜集历代书目、类书、丛书、笔记等文献资料,充分运用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文献学方法,对唐宋时期的九种乐府解题类典籍的作者、成书、内容、亡佚、佚文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细致梳理与考辨。刘再生、陈瑞泉的《〈荀子·成相〉“相”字析疑兼及“瞽”文化现象》,在阐明“成相”之含义的同时,对“瞽”文化做出解释。夏令伟的《王国维论史浩大曲辨——兼论两宋大曲之变》指出“王国维在曾慥《乐府雅词》中的大曲与转踏的次序、洪适《渔家傲》的体制归属、史浩大曲的分类责任等问题上存在一定误断”①,并揭示出宋代大曲之变的特征及原因。

二、乐律学

乐律学是对乐学和律学研究的合称。2011年,有关乐律学的研究继续向纵深发展。其中,喻辉的《“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与学科范畴问题》一文认为,“选择OrientalM usic Theory作为‘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从语意和词义范畴上解决‘乐律学’研究这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学科定位问题,进一步推动我们全方位整理东方古代音乐的理论遗产,梳理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体系的文化源头;另一方面可以推动我们进一步确定乐律学在世界音乐理论体系中的文化定位和地域特色,使这个古老的东方音乐理论体系在世界音乐研究领域里牢牢占据不可替代的学科地位。”②杨善武的《宫调史研究导论》对中国宫调的历史状况、发展变化、本质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刘勇的《朱载堉著作的命运新探》对朱载堉的“十二等比律”不被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贾争卉、杨小明的《十二平均律:从江永和安清翘看朱载堉的思想源流》“从朱载堉之后的江永和安清翘出发,对‘十二平均律’进行共同文化语境下的发掘后认为:一、朱载堉对生律的比例关系的发现,可能受到基于中国传统勾股理论基础上的方圆相函图的启发;二、朱载堉从三项等比数列求中项(开平方)到四项等比数列求中间两项(开立方)的突破,应该是从等差数列对应变换过去的;三、朱载堉关于平均律优于三分损益率的论证,更符合中国传统的简单、和谐自然观”。③陈克秀的《也谈“奏黄钟,歌大吕”》 将“奏黄钟,歌大吕”置于中国古代天文、律历的背景中进行论说与研究。

三、音乐美学

音乐美学的研究进展相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发展速度较快,论文成果较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滕春红的《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该文认为“‘清’在古代音乐美学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它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互为递进的层次:首先,作为‘清浊’的形态之一,构成声音的物理属性之一,成为‘和’的音乐审美原则的基础;其次,作为‘清音’,它逐渐成为美妙音乐的代名词,被当作音乐之主宰;最后,‘清和’成为古代音乐美学的审美理想”。④王军的《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指出:“晚明乐律学家朱载堉在乐律学研究中,承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崇尚‘自然之理’,注意把律学研究与传统的天地人合一思想合理地联系起来,提倡以数为本,强调遵循自然法则。但其中的痴迷河图洛书,对祖冲之圆周率的错误批判,又反映出朱载堉作为古代学人的历史局限。”⑤修海林的《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认为:“《吕氏春秋》是先秦及秦汉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研究的重点,先秦道家哲学思想与其音乐思想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重生’思想与音乐思想的联系;‘太一’观念与‘乐’之存在的联系;‘周行’‘复归’观念与十二律相生、计算法则及‘随月用律’实践的联系”。⑥杨赛、洪艳的《乐从和》指出:“‘乐从和’是儒家对音乐的本质要求。儒家常讲‘致中和’,‘和’与‘中’密不可分。‘和’即个体心境平静祥和,‘中’即社会管理均衡适度。音乐通过实现个体之‘和’,进而实现社会之‘中’。”⑦孙星群的《儒家〈乐记〉与释家音乐思想的几点比照》从“国治平天下”与“大我”“物动心感”与“虚空”“情动而发”与“成文谓音”、君臣民事物与木火土金水、中和与“急缓得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乐之“治心”与“乐离无欲”“乐内礼外”与“知内见外”八个方面将《乐记》与释家思想进行比对。

四、音乐考古学

音乐考古学“既是历史音乐学的一个领域,又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它的考察对象主要是有关音乐的实物材料,如乐器或它的残片、浮雕、壁画和器皿上音乐的画面,个别情况下还有少量的文字材料”。⑧这方面的论文主要有:刘正国的《关于“龠”的考证诸家异说析辨》“通过对出土文物、民间遗存和文字训诂的综合研究,上通故训、下谐时俗,比类考原、多重释证,终于揭示出:所谓‘如笛’‘似笛’的‘龠’其实就是一种形制古朴的、不开吹孔而以管端作吹口的‘斜吹’乐管,这种质朴的‘斜吹’乐管也正是中国‘笛’类乐器的先祖”。⑨王清雷的《章丘洛庄编钟的音乐学研究》详细介绍了考察章丘洛庄乐器群的收获,并且通过对《中国音乐文物大系》总编辑部,以及刘再生、郑中和方建军三家测音资料的辨析,提出新的观点。方建军的《楚简“乐之百之赣之”试解》一文认为“1994年河南新蔡葛陵发现的楚简,内容主要属于卜筮祭祷。其中的‘乐之、百之、赣之’,应是祭祷仪式的三个环节。‘乐之’就是奏乐祭神。‘延钟乐之’即陈列编钟以奏乐祭神。‘百之’即行百礼以祭百神。‘赣’读为‘干’,应为‘舞’的代称,‘赣之’即‘舞之’。所谓‘乐之、百之、赣之’,就是以乐舞表演和礼仪活动来取悦神灵,并求得仪式的灵验性,从而达到人神沟通的功效”。⑩

五、音乐制度的研究

音乐制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不但具有鲜明的等级秩序,还具有调节理性人伦、和乐君臣、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这方面的论文有:康瑞军的《宋代音乐研究的社会史取向——以音乐制度为例》从制度及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研究宋代音乐。李萍、孙晓辉的《论宋代部色体系》,“详细考证这一历史进程中宋代部色体系的名实、功能、管理机制以及演变过程,并将部色体系与宋代艺术实践相联系,以探讨宋代部、色体系的功能特征及其转化的深层原因”。?项阳的《地方官府用乐机构和在籍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刻意强调国家用乐体系中礼乐与俗乐两大门类的主流形态以制度与功能为保障,在各级地方官府中须普遍性地设置相关机构以为支撑,从而形成国家意义上用乐的体系化和网络链接。宫廷用乐虽具特殊性并引领潮流,但从国家意义上考量,其地方官府所用礼乐与俗乐在主导层面上必然保持与中央政府一定程度的相通、一致性,地方官府所辖官属乐人在为官府服务的同时也服务于社会,如此形成‘国家在场’的体系内传承、面向社会传播,用乐主导层面的有序;正是地方官府中用乐机构诸如府县教坊、诸州散乐、乐营、衙前乐的存在,这些具有机构意义的单位形成“网络化”的同时,亦将在各地创造的相关内容加以吸纳并融入,经过规范后由这个体系返播全国”。?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不但是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把握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中国音乐的未来走向都具有启发性意义。回顾与反思是为了今后更好地研究,我们期待研究者在沉潜之后,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以及一系列现阶段切实可行的论题,使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跨上新台阶,取得新成就,从而为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注释:

①夏令伟.王国维论史浩大曲辨——兼论两宋大曲之变[J].黄钟,2011(1):104—110,133.

②喻辉.“乐律学”的英文译名与学科范畴问题[J].音乐研究,2011(6):77—81.

③贾争卉,杨小明.十二平均律:从江永和安清翘看朱载堉的思想源流[J].中国音乐,2011(2):187—190.

④滕春红.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J].中国音乐学,2011(1):86—91.

⑤王军.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J].黄钟,2011(1):161—175.

⑥修海林.先秦道家音乐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以《吕氏春秋》诸篇为例的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1(1):28—32.

⑦杨赛,洪艳.乐从和[J].人民音乐,2011(7):77—79.

⑧俞人豪、周青青.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⑨刘正国.关于“龠”的考证诸家异说析辨[J].音乐研究,2011(5):107—114.

⑩方建军.楚简“乐之百之赣之”试解[J].中国音乐学,2011(3):71—74.

[11]李萍、孙晓辉.论宋代部色体系[J].音乐艺术,2011(2):99—108.

[12]项阳.地方官府用乐机构和在籍官属乐人承载的意义[J].音乐研究,2011(1):6—14.

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高校声乐集体课之利弊 下一篇:艺术文化和艺术大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