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

时间:2022-08-03 07:29:09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科研兴趣

【摘要】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对我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而教师的角色转变,使之成长为具有教育与科学研究一体化的新型教师,这是教育发展的标志性特征。而“教师怎样提高教学科研”也是目前教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字】改革,角色,教学科研

根据实践证明,教师通过教育科研的实践,是能够不断获得新知识,探索新领域,并且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带动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新领域。

然而由于过去教师只埋头教学,而学校对教师也只问教学,不管教育科研,少数学校甚至认为科研是教师的私事,以至于形成教师科研能力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而能不能为教师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提供保障,关系到教师科研积极性和教育科研能力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

营造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气氛,为教育科研提供组织上、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已经成为学校创造教育科研品牌的必然趋势。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 营造教育科研氛围首先是领导和教师形成共识。没有学术研究意识的领导,不是开拓创新的领导;而仅仅会教课而不会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不是新时期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那么,作为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开展教学科研呢?我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必须具备教研的激情和兴趣。只有这样,才有内动力促使自己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潜心教学钻研。要明确认识教研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自觉投入教学研究,热爱本职工作,培养教研兴趣。只有这样,才可能在钻研过程中不怕千幸万苦,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坚定“不成功誓不罢休”的信念和决心。

其次多数院校,专业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日渐繁重,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的激情,随着职称晋升的年度,呈“脉冲”式变化,所以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学校本身也要结合自身优势特色,集成校内、校外优势资源,指导教师完成科研,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以及有效奖惩制度,同时要引导教师合理统筹安排科研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热情,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鼓励、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共同进步。

最后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的配备也是及其重要,这样不仅不打击教师的积极性,也能保持科研的质量,尤其在应用类的科研上,往往由于经费不足,研究的项目也就半途而废。只要学校自身加强经费管理,就能防止经费使用不当,也能保持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教学和科研应该是一体的,在科研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是一条不可替代的途径,教师本身应该从科研里找到目标,而不仅仅当是一项任务来完成,同时学校也应加强科研服务,强化科研管理,整合科研管理系统,建立共享与保密相结合机制,为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

上一篇:浅谈《做有智慧的老师》 下一篇:积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几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