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本控制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分析

时间:2022-08-03 06:51:54

基于成本控制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分析

摘要:在医院的经营发展中卫生材料占据一定的比例,因其进销差率小,从而影响着医院总收入的含金量。在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与改进中,医疗相关问题逐渐成为了当前民众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积极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在新形势下,医院需积极加强卫生材料管理,并对其实施有效成本控制,从而主导医院的公益性,促进医院的长久持续发展。

关键词:成本控制 医院 卫生材料管理

所谓卫生材料,是指医院在给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所需耗用的各项医疗器械、手术用的卫生材料、诊疗用的卫生材料等,又分为可收费材料和不可收费材料(即医用消耗性材料)。在医院财务体系中卫生材料成本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随着国家取消药品加成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卫生材料在医院医疗收入和成本中的占比都有连年扩大的趋势,即限制了医院总收入的含金量,又增加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医院在发展中更加重视成本与收益,因此,为促进医院长久发展,主导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证为患者提供优质优价的医疗服务,加强医院的成本控制和卫生材料的管理,成为现在公立医院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成本控制概述

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成本控制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好的成本控制制度在降低消耗的同时,也促进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并增加了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在新医改背景下,如何应用成本控制深化医院改革成为了一项难题。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在医院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对产生的耗费进行预算、计划,目的是降低医院的医疗服务成本,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现阶段,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成本控制理念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医院重视成本核算,并将成本与经营业绩挂钩进行考核,在提高财务人员管理能力之余,也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状

基于成本控制的要求可以了解到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作为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中所存在的“看病贵”的现象与卫生材料成本未得到有效控制互为因果,因医用卫生材料的普及使用和耗费都比较严重,导致整个医疗成本提高,因此需从成本控制角度分析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状。

(一)采购太过随意

首先,部分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不够,采购医疗材料未经过严格预算,且申报计划的制订过于草率,导致医疗物资采购过于随意,医疗卫生材料浪费现象严重,无法有效控制成本。其次,部分医院在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时候会依据往年的数据,不以医院实际消耗和库存制订采购方案,必然无法保证采购计划的准确性,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卫生材料在入出库时出现缺货或者压库的现象。

(二)使用和库存缺乏科学管理

卫生材料使用和库存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很多医院改变以往消毒循环使用医疗器械,为省时省力大量使用一次性耗材,如一次性中单、一次性雾化器、一次性电极片等,这些一次性耗材在物价规定上多由病人自愿购买,从而大大加重患者的诊疗成本。在卫生材料入库时医院大多会加强数量核对,但对卫生材料的质量却未严格把关,医院为降低成本采用集中招标整体打包降点等多种措施,供应商为谋取利润采取降价降质等对策,导致卫生材料质量较差。与此同时,部分医院所实施的库存处理方式是科室按计划申报采购后入库,经销商直接送货至科室签收报送发票进行出库销单,从而导致各个科室承担库存任务,无法实现卫生材料库存的有效整合,并且缺乏对卫生材料库存量和使用的监管,出现重复购置与材料积压的现象。

(三)缺乏明确的管理职责与监管体系

众所周知,卫生材料从计划编制到入库、验收、使用,整个过程是紧密衔接的,并且涉及到多个环节与部门,由此易导致医院管理职责过于混乱。此外,设备库房只是一个流程环节,无法监控卫生材料的数量与库存,虽然医院财务部门对成本比较关注,但却无法知悉材料的使用情况,无法实现对卫生材料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导致卫生材料的管理较为混乱。

三、成本控制视角下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对策

从成本控制角度分析,医院在新医改发展的背景下需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积极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要体现医院卫生材料采购的计划性与合理性,从源头上为成本控制提供基础。医院应逐年计算百元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成本,并根据当年的收入预算情况预计材料消耗量,从而制订科学的采购量。另外对卫生材料应该采用集中招标采购,禁止科室与经销商直接发生销售关系,严格控制卫生材料的质量与性价比,需要依据当年的经营业务计划对各个采购品种进行确定,对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把关,采取公开、透明的方式,真正做到采购的卫生材料适量实用。

其次,要实现卫生材料库存的有效管理,强化内部控制。通常情况下在卫生材料入库的时候要对材料数量以及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卫生材料质量合格再进行登记。同时还要加强卫生材料入库之后的管理,避免在库存过程中出现损失。在出库的时候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严格遵守相关的出库规则,相关人员还要对卫生材料的流通过程做好记录,从根本上提高卫生材料管理的可控性。与此同时,在使用卫生材料的时候医务人员需要树立正确的成本意识,遵循节约准则,避免出现人情浪费与过度消耗等现象。当然,医院管理部门也需要构建相应的成本控制制度,采取登记、检查等方式保证医院卫生材料的合理使用,加强财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性,积极引入有效的监督机制,提高卫生材料的利用效率。

再次,要实施医院卫生材料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随着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开展,我国医用卫生材料使用品种和数量明显增多,其管理的复杂程度也明显增加,积极采取信息化管理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必须走的一步,医院需要结合成本控制理念对卫生材料管理进行分析,并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其中,保证卫生材料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使用信息化技术对卫生材料进行监督与管理,无论是从材料的采购、入库还是出库等环节都需要实现系统化处理,提高医院卫生材料的整体管理水平。医院还需要加强成本核算与信息化的相互结合,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系统,以耗定存,以存定购,并将科室床日材料成本、百元收入材料成本、可收费材料进销差率等指标与卫生材料管理整合起来进行考核。

最后,医院需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与采购制度。医院所制定的预算制度中需要包括预算申请、预算审核、预算批准等。医院需要结合往年的业务量及材料成本率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医院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切实有效的总体预算。医院内的各个科室也需要依据历年的运营情况以及当年的业务开展情况对卫生材料的使用进行预算并及时上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需对各个科室提出的预算进行审核、沟通、汇总,制定出有效的预算方案,且在预算批准之后的预算执行中进行监督与控制,避免预算管理趋于形式化。当然,对于超出预算的科室需进行调查,并了解预算超出的基本情况,及时对下一季度的预算进行调整,形成完善的预算管理方法与预算管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卫生材料的成本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两个效益,在医院的经营发展过程中,需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积极控制运营成本,从而不断增强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医院自身的竞争力。另外,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需从实际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成本控制角度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实现医院经营的持久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林娜.基于成本控制医院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2,(9):53,55.

[2]刘丹.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33,35.

[3]程敏.加强医院卫生材料“零库存”及“二级库”管理的审计意义[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5):35-36.

[4]莫雪萍.关于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5,(12):63-64.

[5]赵培英.关于加强卫生材料管理的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41.

[6]吕荣.浅谈医院卫生材料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51,61.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医院)

上一篇:结直肠癌造口患者手术前后健康教育项目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