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乐于物理之中

时间:2022-08-03 06:51:25

寓乐于物理之中

【摘要】 以“应试”为目的的物理教学挫伤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应试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没有了“乐”,思维的火花很难燃起。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快乐起来,让学生愿意快乐地去接受一些知识,积极引导学生释放自我创造的潜能和发挥自身的拓展能力。

【关键词】 乐 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8-023-02

目前的物理教学大多数都是以服务于高考为宗旨的应试教育,它挫伤了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也常常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中,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奴隶”,他们的学习是被动的,又怎么会快乐呢?没有了“乐”,思维的火花又如何点燃?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乐起来,只要学生心情愉悦了,学习的效果就会提高。只要学生乐,学生也就会很愿意地去接受学习的知识,这样老师也就会达到积极引导学生释放自我创造的潜能和发挥自身拓展能力的目的。结合多年的物理课堂快乐式教学尝试,让我对怎样寓乐于物理教学之中有了以下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自己动手,物理知识可以在生活中体现乐趣

教育家陶行知将“生活教育”作为教育思想的核心,让学生从体会生活中学习。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使物理贴近学生生活,教师在课堂中应重视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尤其是生活中的乐事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愿意接受,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他要学习的物理其实就在身边,学生学习的劲头势必高涨。

如我在讲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单元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新课前提出这样一个生活问题:每天值日生清扫完教室后要将垃圾桶内的垃圾倒掉,有的人选择自己一个人去,有的人选择两个人一起抬着去。为什么?学生便会争着回答:一个人费力,两个人不用费很大力即省力。老师提出无论如何我们都完成了倒垃圾的任务,可你有没有想过,两个人的力和一个人的力它们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能否举例说明一下,学生们乐呵呵地去尝试了,更有趣的是有同学真的去拿垃圾桶来试,说明我们孩子的天真。再如很多男同学喜欢打篮球、桌球,引用球与板、球与球的碰撞引入碰撞的知识,通过生活的例子去引导学生深入的研究问题,真正的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融入课堂,既保持了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增加了学生去研究物理知识的乐趣。

二、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乐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树立自己的人格形象,课堂中与学生融为一体,尊重和信任学生,允许学生发扬民主,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我们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和保护他们灵感产生的每一个知识的火花,积极正确地引导他们去探究问题的真谛。

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觉得,教师对学生的人身影响,处世的态度都有一定的决定作用,教师对学生热情的鼓励、耐心的启发以及中肯的批评,甚至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和一句幽默的玩笑话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甚至是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如在课堂教学中曾出现这样的一段小插曲:某天我正在上课,转头写板书后发现×××同学正在和同桌讲话,我便跟他开了一个玩笑,问他:“讲什么呢?讲得眉飞色舞那么开心,讲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或者你即兴讲一个笑话让大家都开心,如何?”学生不敢言,我又说,要不我给你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好不好?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行。我让他对一个物体受力分析,并说分析对了,我请你吃饭,错了你请大家吃棒棒糖,结果他的受力分析以失败告终。以此我教育他就是因为你错过了学习的东西就导致了现在错误的结果,学生惭愧地低下头。之后,我又留意了他后面课堂的学习,结果还真没有开小差了,成绩也提高了,在第三单元的测试中还拿了全班第一。事后,我曾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他告诉我说,教师让他感受到他也是受老师关心的一员,他是快乐的,所以他也乐于去学。

三、从探究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

新课程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内容。物理的学习应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为主动获取的探究模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亲自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探究的思想,掌握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从探究中学习物理,体现探究的乐趣。

如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及合外力的定性关系,我引导学生从斜面模型出发,让他做一回“亚里士多德”,再做一回“伽利略”,从理论去探究,结合实践去证实,让学生用自己的真实体会去感受并确立研究的理论模型,在老师的指导下确能将实际的物理结论验证正确。

让学生自己证明自己是可以的,激发了学生更想探究的欲望,体会了探究的快乐,达到教师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最后,我们可将探究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再演示也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从实验中体会学习物理的乐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动手能力。以演示实验为例,设计好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如,在讲授“伏安法”测电阻时,关于安培表“内接法”“外接法”选择问题时,学生总认为两种接法都一样,对系统误差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将电阻箱调节到R1=10欧姆或1千欧姆,然后分别用安培表“内接法”“外接法”测出两种条件下电阻箱的电阻值,比较两次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就可以知道哪种接法测量的值精确。

通过这个实验进行研究,学生对安培表“内接法”“外接法”就有了感性认识,对于两种接法的选择问题学生就容易掌握了。从实验中让学生知道实验可以将抽象的思维变为生动的直观,既可以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学生就感受到了实验的乐趣,从中体会到从实验中学习物理是快乐的。

综上所述,高中课堂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是变化的主题,教师的教要通过学生的学才起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学物理教与学》.2005年出版.第8期.

[2]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中学物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讲座》.乔际平主编.

[3]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中学物理教学能力》.刘齐煌.王展明等编著.

[4] 《中学物理》.2007年出版.第7期.

上一篇: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探讨 下一篇:新时期下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