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环节相关技术问题探析

时间:2022-08-03 06:28:57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环节相关技术问题探析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施工不断增加,其施工质量也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一些建筑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环节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建筑工程之所以在生产、运营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与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不合理,质量控制欠佳不无关系。因此,探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环节相关技术问题,以期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确保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技术问题分析

混凝土在现代建设工程被广泛应用。其通常包括水、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添加剂等,成型后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与耐久性能。下面对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技术展开探讨。

1.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探析

1.1混凝土裂缝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依然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建筑结构的局部或大部分位置若存在着严重的裂缝,就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其耐久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施工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具体环境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各项作业。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混凝土材料搅拌、运输过程中耽搁的时间过长,长时间搁置会使混凝土材料的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对其功效与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振捣时间、配制工艺的选择与把握不准确,也可能引发裂缝问题。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浇筑的速度过快,导致浇筑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可能也会产生细微的裂缝病害,如果接缝位置处理失当,将会出现更大的裂缝病害。

1.2混凝土露筋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露筋问题,这也是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混凝士和建筑钢筋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自身的承载强度和承载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建设,在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便是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粘合性能否有效的发挥,从而增强建筑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大面积混凝土露筋现象,且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则可能对建筑结构构成安全隐患。

1.3混凝土麻面问题

麻面病害在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麻面问题的出现,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上表面、局部位置出现一定的建筑缺浆问题,或者呈现出不光滑、凸凹坑等现象;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麻面问题可能一时不会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承载能力产生根本影响,但久而久之,其表面混凝土容易受潮粉化,此时不仅会影响到施工建设项目的外观美感,而且还可能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

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和研究非常多,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应当结合具体建筑的特点,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当然,要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面几个关键环节施工不容忽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质量予以控制。

2.1浇筑是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1)工程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该认真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极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认真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要封堵严实。

(2)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中一般都是根据建筑本身结构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原则上每个浇筑块要连续不间断的浇筑施工,梁板采用平层或斜层法进行浇筑,墙柱可用水平分层法进行浇筑。在具体的现场施工时,对一些大的体积承台、梁体以及较厚的地下室底板,最好是采用斜层法;为保证墙柱的垂直度减少楼面模板由于施工因素引起的侧移,每一层的墙柱都应该先单独浇筑,并且要一次连续施工完成。

(3)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首先要清除所有的淤泥和杂物,然后要做好排水和防水的措施。对于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要用水进行清洗,但表面不要存有积水。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4)混凝土浇筑的常用方式。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浇筑,一种是泵送浇筑。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经常会发生堵管故障,由于处理堵管故障是十分麻烦的事,而且还会由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而对工作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对容易发生堵管故障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堵管故障的发生。

2.2高层建筑混凝施工中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施工后出现裂缝,如气候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影响和机械使用的影响等。因此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季节内的天气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天气(降雨与阳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法,采用外加剂来较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目前,在通常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裂缝的防治手段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期间,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中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填充和保养,如果在混凝土施工完全凝固定型之后再对裂缝进行修补,就很难保证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提升混凝土粘附力与强度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添加不同配置等级的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粘附韧性,在不损失混凝土墙体美观的前提下,对混凝土调控比例进行分析。

2.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强度控制

高层建筑的稳定结构与建筑质量、混凝土施工强度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混凝土施工强度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中,国家专门制定的施工强度标准。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国家关于混凝土强度质量等级的要求,调配出能够达到强度标准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成分配比的不同来实现的,一般根据砂石含水量的变化来确定强度范围内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选用。同时,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注意对水泥等材料的质量监管,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能够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以确保高层建筑整体强度达到工程要求。

2.4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养护理论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泵送模式成为混凝土建筑施工的主要模式。混凝土泵送模式能够合理利用混凝土具有的流动性,能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高层建筑的具体施工作业中,由于混凝土在具体比例调配、原材料的使用以及振捣作业一般难以达到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标准,因此需要在工程养护阶段对混凝土进行后期保养。在后期的混凝土养护作业中,需要按照“分级递进”的养护模式,确保养护进度与工程施工进度一致,确保建筑整体养护水平。

3.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必须足够重视,才能避免因麻痹大意而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认真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切实做好混凝土施工,确保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探讨[J].山西建筑,2013(12).

[2]何永添.浅析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3).

上一篇: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试论转换层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