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时间:2022-08-03 05:07:05

教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159-01

从走上讲台的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五个年头了。经过这几年的磨练,我已经摆脱了刚毕业时的稚嫩,慢慢成长为一名学合格的英语老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我一直有一个目标——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理解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树立平等师生的关系,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新课程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情感交融,交流合作”。教师一定要把教育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与学生之间本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来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转变观念,不能一味地“填鸭式”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双重转变: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意味着师生关系向着师生平等,互相合作,彼此尊重的教学模式。

2、关爱和理解学生

教师要关爱、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事业中不能没有爱,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教育,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老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是一个完美的老师”。教师只有投入真实的情感,把爱洒向学生,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产生对老师师的尊敬、信任,才能奠定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教育教学中,老师光有爱还不够,老师还必须通过艺术的手段表达情感,让学生感觉到并能接受,才能真正实现。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中的“度”——上课一定严格要求,下课我们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陪他们打球下棋等,让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老师给予了他们平等和民主的空间。

3、运用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我们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增近师生间的感情。作为教师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声。倾听他们内心所想。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和学生进行着消极的沟通。比如像命令、指挥等的沟通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我们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学生面前也不要总是说“你应该”和“你必须”。这样方式的沟通方式容易引起抗拒心理,初中阶段的学生逆反心理强。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关爱。更何况我所教的学生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应该来说他们的心理更脆弱。并更容易激起学生强烈地维护自己的立场;老师不仅传授知识给学生更总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而在教他们怎样做人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经常交流学生就会接纳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相反“强加于人”的交流会带给学生防卫和抵触,削弱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不要随意的去指责和批评学生……这些都是不利于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只有消除了消极因素,才能运用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建构和谐师生关系。我们一定在短时间内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弄清学生的家庭情况,这样和学生沟通起来才会有有针对性有话可说。这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教育教学。记得我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个男孩,性格很内向,脾气比较古怪,但是他在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所以很多同学都听从他说的话,他开始对我有抵触的情绪,看见我不爱搭理也不学英语这课。这学生真的让我很头痛,后来我慢慢的去班主任那里了解了他的情况。我有时间就开始找他聊天,让他谈谈他自己的想法对未来的打算,慢慢地我看到他的变化。开始学英语了不管他是否能学懂,起码我看到他转变的这种态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最佳土壤,离开了它,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从施展。所以对于我而言,和学生搞好关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我们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

上一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下一篇:浅议中职会计专业实训课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