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时间:2022-08-03 02:26:52

浅谈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摘 要] 创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造林绿化工作不仅可以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也能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率。如何有效地开展植树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本出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造林绿化 林业技术 现实状况

[中图分类号] S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100-01

由于我国的绿化面积远远的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增加绿化面积势在必行。增加绿化面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造林,要想通过造林来改善自然环境,带动经济的发展,就必须重视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对林业绿化提出了建议 ,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为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我国林业资源的现实状况

近年来,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高,种植的树木超过树木的消耗数量,这样既保证了森林覆盖率,又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林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但仍存在一些 林业技术上的问题。我国林业科技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对不同树种的使用不合理 导致大量的浪费,使每棵树的价值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2 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要点

2.1 造林绿化之后势必考虑的问题

绿化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工作都完成了,后续问题仍然存在。要检查每一需要种植的地方是否完全种植,观察苗木种植后的成活率,如果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 美化环境的目的不仅达不到,而且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林业不仅是绿化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何使绿色效益与经济效益达到最佳平衡点,这是造林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保证树木的质量

同时在保证造林成活率后,必须保证树木的质量。因为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材料是树木为原料,所以质量是树的关键。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树木的质量,对于长势不好的苗木进行拔掉再补种,转化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以保护环境 加强管理,减少 不必要的损失;其次,要选择高质量的树种,优良的树种是保证树木质量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保证树种的质量。也可 以种植不同树种的搭配,丰富 树木 的物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因此加强对种苗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早期除草,施肥,喷洒农药等,以减少树木的生长缺陷。

2.3 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森林进行管理

环境对树木的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什么样的树种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必须考察好,固定的环境和发展的增长对树木的生长有很重要的影响,森林土壤质量,土壤深度等因素都会对树木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生长的自然环境越好,对树木的管理的方式和范围就越广泛,这些都是影响林木生长质量的主要因素,还有其他一些次要因素,如,气候条件,病虫危害因素,森林管理,及市场的社会因素。科学经营森林资源,根据林地科学规划地质条件的需要,使良好的森林种植计划,并组织实施落实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森林生产力,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管理森林的结构,树的生长发育及其品质。森林树种的质量是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选择树种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相信树种质量高价格就可以生长高大的树木,树种的选择应该结合生长环境,从而充分发挥物种的功能和优势。后期相关部门与人员管理是否到位,是树木成活率的保证,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后期管理。

2.4 对森林进行合理砍伐

森林的砍伐,有必要确定的森林砍伐的范围,以及相关的轮伐范围,确定砍伐范围需要使用人工的方式, 科学的林业技术工作,还需要有很多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2.5 运用科学技术促进林业发展

通过积极健全科技服务网络,按照“完善县级,充实乡级,健全村级”的原则,建立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与团队。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实施林业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造就一批林业科技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基层林业科技骨干。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领域和重大科技计划等平台,培育优秀创新团队。 积极发挥林业科技社团的作用,搭建促进科技交流和人才成长的活跃平台。

3 强化林业从业人员培训

3.1 为了提高林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就要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加强高等 专业机构林建设,充分利用 培训基地,加强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林业标准化技术 ,逐步建立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制度,提高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基层林业,森林和其他林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实 林业技术骨干产业重点,带动从业者职业技能全面提高。

3.2 普及林业科学技术知识。落实全国科学技术普及规划,强化林业科普工作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林业科普基地建设,逐步建立林业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体系,努力构建科研机构、高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间组织等共同参与、机动灵活的工作机制,全面普及林业科学技术和生态知识,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和林业从业人员的科学素质。

结语

造林后林业技术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定要多方面考虑,既保护环境,又能保证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以提高中国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量。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狠抓落实,着力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开创现代林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简介:侯毅,男(1967.10-)工程师,辉南县人,在辉南森林经营局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营林生产工作。

上一篇:兰考县城区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泸水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工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