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培养高素质学生记者团队

时间:2022-08-03 01:12:35

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培养高素质学生记者团队

【摘要】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各大院校教学讨论的重点,对于传媒类专业院校来说,实验教学的质量更是重要。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为例,探讨从学生团队建设这个角度,尝试新的实验教学方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学生记者团;传媒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实验教学一直是各影视传媒类专业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重点。为了能够不断的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教学改革一直是各个影视传媒类专业院校探索的一个重点。

所谓影视传媒类院校的实验教学,笼统来讲是将传媒理论与实践活动集合,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将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电视节目制作、广播电视新闻、戏剧影视文学等不同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进行认知、理解的过程,从而具备操作能力。

一、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以及国外经验

而在具体从事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经常被忽略,即影视传媒类院校所谓的实验教学大部分甚至全部过程都被限制在了实验室当中。或者,有一部分即使不是在实验室,也只是在教师进行了理论讲授之后,将所谓的实验设备,如摄像机、照相机等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几节课的时间里,在校园或者校园附近的范围内,进行所谓的“上手锻炼”。

正如学者马静岩所做的总结,经过调查、归纳后,我国当前传媒类院校实验教学存在的最重要的一个缺陷就是:理论的教学讲授和放羊式的实践过程,不但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数字化影视人才的需求,而且导致学生轻视实验教学。

在我国,由于传统实验教学的先天不足,阻碍了高校传媒专业整体学生培养的水平和进程。反观国外的影视传媒专业院校,他们的实践教学活动效率非常之高。如美国密苏里大学,以其最著名的新闻学院为例:他们拥有如《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日报及其网络版、KOMU-TV(美国困家广播电视台NBC下属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络等九大实践基地,培养了优秀的学生记者团队。这样的做法,给国内的传媒教育提供了很多的经验和启事。

二、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团队建设现状

在我国的的新闻传媒教育界,一直有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即“北北广,南浙广”。而“浙广”即现在浙江传媒学院的前身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一直以来,浙传也以培养广播电视等传媒类的实践型人才为自己的教学重点。

在浙传校内,有一只很重要的学生力量——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这个学生记者团是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下属的一只重要的学生团队。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成立于2003年9月30日,是浙江省广播电视局批准成立的高校有线电视台。2006年5月18日经浙江广播电视局批准成立下沙高教园区广播电视台。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在2006年10月进入浙江传媒学院22层演播楼办公、制作、播出,使用场地面积达1万平方米。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拥有电视台和未来之星广播电台两个播出手段,并与杭州高教园区多个高校进行联网。同时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电视台等单位合作开设栏目《下沙资讯》(该栏目每周三期在杭州电视台播出),同时还拥有《大学城新闻》、《大学讲坛》、《青春影像》等六个自办栏目。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无论是合办栏目还是自办栏目,这些栏目全部的主创人员都是在校学生。

目前,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的规模稳定在800人左右,几乎涵盖了学校大部分专业的学生。即使在学生团队建设上,由于学生毕业等情况存在“铁打的盘营,流水的兵”这样流动性相对较大的问题,无论人员怎么变动,但无在人数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广电学生记者团都保持了相对均匀、平稳,甚至逐年进步的发展态势。而其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也相对较高。

通过笔者对浙传广电学生记者团团员的深度访问,得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大部分的团员都认为通过在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的实习,他们得到了如下素质:

1、动手能力真正的提高。大部分学生反应,普通的实验室浅尝辄止的实验学习对于他们来说,不能完全满足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期待和要求。造成了他们的求知和获取途径的矛盾。而实验电视台这样一个全真型实践平台为他们解开了这个矛盾,真正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2、更全面的技术能力锻炼。一个全真型的实验基地,让他们突破了自己专业的限制,让他们能更多的进行综合锻炼。真正达到一专多能。

3、更专业的心理素质建设。全真型电视台管理制度给他们了的机会能够及早感受到传媒人的工作状态,这对他们今后的求知也是一种促进。

三、传媒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尝试:培养高素质学生记者团队

无论是国外的经验,还是本土学校如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的培养方式,都为我们传媒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经验:打开思路,打破固有的实验教学思路,突破传统实验教学只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局限,努力的培养一支上规模、更专业的优秀学生记者团队,也许会我们的传统传媒教育格局是一种新的突破。

总结浙江传媒学院广电学生记者团的做法,可以得到如下经验:

1、平台建设是重点:构建校内外向型实践平台

如前所述,浙江传媒学院实验电视台不仅与杭州电视台、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单位一起打造外向型的实践平台:高教园区广播电台。更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引进媒体入驻,以基地养基地的方式,学校轻松地拥有了正规的媒体实践平台。学校吸引了浙江卫视一系列名牌栏目入驻,如《中国梦想秀》、《我爱记歌词》等等。节目的各个环节均有广电学生记者团的学生参与其中,许多人就是在这样的栏目实践中脱颖而出,甚至成为这些栏目的骨干成员。与此同时,浙江广电集团好易购频道整体入驻演播大楼,学生们参与其中,同时感受到媒体市场竞争的理念。

2、制度建设是手段:打造完整的学生团队管理制度

在浙传,实验电视台广电学生记者团拥有完备的招聘制度、奖评机制,而且与学校教务部门配合,将在电视台实验的表现和成果算作学分评算的一个部分。还通过大型活动,如记者节活动、舞动青春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团员实践能力。此外,还定期为团员提供各种讲座、培训等等机会。

四、结束语

传媒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是不断的找到现有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弊端,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出更高素质的整合传媒类人才。这要求高校在探索实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打破固有思维,开拓创新,用大胆的、前卫的思路去谋求新的方法。而突破实验室,甚至突破学校的界限,是我们必须要尝试的一种思路。以学生团队为核心突破口,在校内建设一只高素质的整合传媒人才学生队伍,是一种有效的、全新的实验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马静岩.我国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

[2]徐璐. 从模拟到实战:专业过剩背景下的传媒专业外向型实践平台建设——以浙江传媒学院校园实践基地群落建设为例[J].现代营销,2012(03)

[3]傅平,刘超.传媒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上一篇: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下一篇:高校一年级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