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改重点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8-03 11:10:46

结合课改重点谈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伴随新的社会变革的到来,要求教育尤其是课程包括高中历史教育课程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从新课改的重点结合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简单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改造;课程结构;德育渗透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下面结合本人的几年教学实践简单谈谈新课改形势下在教学中怎样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改造的重点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次课程改革努力在两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新的课程结构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高中教学的新体系。(2)加强高中历史德育的渗透。《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加强高中历史德育的渗透。具体表现在:引导学生继承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主义教育。

二、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自新课程教学实施以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感到一节课的内容难以按时完成,学生会抱怨知识跨度太大,难以记忆和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1.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呢?关键在于摆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标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大部分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

2.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知识结构取舍教学范围。我们认为对高中学生的课堂要求是大致性地了解历史知识的全貌,跨越式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不必将知识面拓展得太宽、知识点挖掘得太深。在不违背新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化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课堂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里,分封制和宗法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认为在课堂上只需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大致情况,掌握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以便学生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加以落实。而对它们的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这些繁杂的内容可一笔带过。所以,在处理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范围时,我们要根据高一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加以选择,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的同时,更要结合新课改的重点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一篇:可燃物燃烧条件实验的探究 下一篇: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