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泰语中的重叠构词现象

时间:2022-08-03 11:04:19

摘要:在学习泰语中,我们不难发现,泰语中有许多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及以上的语素结合在一起,而表达同一个意义的词。这种构词现象,在泰语构词中称为重叠构词。文章从重叠构词的概念、分类、意义,分析重叠构词在泰语构词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叠构词;语素;意义重叠;谐音重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9-0280-02

一、引言

泰语中的重叠构词是泰语构词法(泰语中的构词法分为外来语构词法和泰语构词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泰语中泰语构词法除复合构词法以外最常见、使用最多、最具意义的一种构词方法。这种构词方法不仅对区别泰语中词与词的意义、词义的丰富与深化、词义的扩大和缩小有重要意义,还使泰语的发音更为押韵、悦耳。其构词虽然都是将两个及以上的语素结合在一起,但构成重叠构词的语素的和语素之间的关系上又区别于构成复合词和重叠词的语素。了解重叠构词,不仅能了解泰语语法中重要的构词法之一,而且能丰富词汇量,透过构词法看泰语词义的演变、发展和词汇的发展。研究泰语中的重叠构词,对我们学习泰语和进行泰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二、重叠构词的概念

重叠构词是指把意思相同、相近或同种类的语素重叠在一起,当语素重叠后,产生一个新的词,新词仍然保持原语素的意义或者词义不发生改变,但前一个语素的语义将会更加明显。比如:ba:n51(家、房屋)+r?:an33(房屋、住宅)=ba:n51r?:an33(房屋)、khap45(紧、窄)+kh?:p51(狭小)=khap45kh?:p51(狭窄、狭隘)等等,这种重叠产生的词叫作重叠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组成这三个词的各语素之间都有相同的意义,它们组合后产生了一个词,但新词的意义仍然保持两个语素的意义,且使意义更加明显。且第三组中,两个语素的辅音都为kh?:,使人们在说话时发音更为方便、容易。

三、重叠词的分类

泰语中的重叠构词分为两种:一是意义重叠词;二是谐音重叠词。

(一)意义重叠词

意义重叠词,是指具有完整独立的意义的语素重叠,重叠的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或者属于同一类别。意义重叠词有以下几种:

1.泰语语素之间的重叠。由于泰语本身是单音节语言,为了是意义更为准确和清楚,就将泰语中意义相近的词重叠在一起。如:jaj32(大)+to:33(大)=jaj32to:33(很大)、?u:n51(胖)+phi:33(肥)=?u:n51phi:33(肥胖)等等。

2.泰语语素与外来语语素的重叠。就是将泰语语素与巴利语-梵语,或与高棉语语素,或与其他外来语语素重叠,如:

(1)泰语语素与巴利语-梵语语素重叠。如:ru:p51ra:?51、sap45sin25等等。画线部分的语素为巴利语-梵语语素。

(2)泰语语素与高棉语语素重叠。如:khi:aw25kha32ci:33、tha32non25hon25tha:?33等等。画线部分的语素为高棉语语素。

(3)泰语语素与汉语语素重叠。如:tom51tun25、na?51c?:25等等。画线部分的语素为汉语语素。

(4)泰语语素与英语语素重叠。如:b?:p32pl?:n33、b?:p32f?:m33等等。画线部分的语素为英语语素。

3.外来词与外来词重叠。有巴利语语素与梵语语素重叠、高棉语语素与巴利语语素或梵语语素重叠以及高棉语语素和高棉语语素重叠。

(1)利语语素与梵语语素重叠。如:mit45sa32ha:j25、sap32som25bat32等等。

(2)高棉语语素与巴利语语素或梵语语素重叠。如:suk32sa32?op32、sa32bi:a?33?a:33ha:n33等等。

(3)高棉语语素和高棉语语素重叠。如:sa32nuk32sa32na:n25、cha32l?:m25cha32l?:?25等等。

(二)谐音重叠词

谐音重叠是指为了使发音更为容易和押韵,将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语素重叠,使语言生动悦耳。这种谐音重叠词我们也把它称为双音词或者合音词。谐音重叠构词法分为以下几种:

1.辅音相同、元音不同的语素重叠或合成。如:cu51ci:51(辅音都为“c”)、do:?32da:?33(辅音都为“d”)等等。

2.在一个有意义的语素上附加上语言习用中的虚化成分,使押韵和发音更为方便。新词的意义和原有语素的意义完全相同。附加成份可置前置后,只是为了强调语气,多用于口语。如:kin33(吃)+k?:n33(虚化成分)=kin33k?:n33(吃)、pha45ja:33jo?33(虚化成分)+pha45ja:33ja:m33(努力)=pha45ja:33jo?33pha45ja:33ja:m33(努力)等等。

3.辅音不同、元音和尾音相同的语素重叠或合成。如:b?:51r?:51元音都为“?:”)、??:m33ch?:m33(元音尾音都为“?:m”)。

4.辅音、元音都相同但尾音不同的语素重叠或合成。如:lak32lan32(辅音都为“l?:”,元音都为“a”)、?at32?an51(辅音都为“?”元音都为“a”)。

5.意义相近的语素重叠,并增加音节,为了使发音谐调平衡。如:ca32mu:k32ba:k32在第二个语素前加音节“ca32”变成ca32mu:k32ca32ba:k32,sa32kit32kua33在第二个语素前加音节“sa32”变成sa32kit32sa32,ka32m?:j33c?:n33在第二个语素前加音节“ka32”变成ka32m?:j32ka32c?:n33。

6.某些重叠词是双音词,有四个语素,构成中间式押韵(中间的两个语素押韵),或者间隔式叠韵(第一个语素与第三个语素叠韵)。这种类型的重叠词多数是泰语成语。词义要么表现第一个语素或者最后一个语素的词义,或者表现前两个语素的词义,后两个语素不表现意义。如:ke32ka32ra45ra:n33扰乱(中间式押韵:ka32与ra45押韵,表现后两个语素的意义)、kra32d?:t32l?:t51te:n51蹦蹦跳跳(中间式押韵:d?:t32与l?:t51押韵,表现后两个语素的意义)、khau51taj51khau51faj33黄昏(间隔式叠韵:第一个khau51与第三个khau51叠韵,表现前两个语素的意义)、r?:n45?ok32r?:n45caj33心急(间隔式叠韵:第一个r?:n45与第三个r?:n45叠韵,表现后两个语素的意义)。

四、重叠构词的意义

(一)在不改变原语素的意义的情况下,更加清楚地解释重叠的语素的意义,使词义程度更深

如:jaj32(大)to:33(大),保持语素的意义,但是语素重叠后清楚地解释了语素的意义为非常大。

(二)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词的意义

这是因为:

1.泰语的词有声调。声调不同词义也不同。如果声调发错,意义也就错了。如:s?:a25、s?:a32、s?:a51。再者,泰语里的方言和标准泰语的发音声调有区别。如:s?:a51东北方言发音为s?:a32。因此,就必须将一些与之意义相近或同类的语素和它们复合,以达到限制意义的作用。如:s?:a25(老虎)+sa:?25(老虎)=s?:a25sa:?25(老虎),s?:a32(草席)+sa:t32(草席)=s?:a32sa:t32(草席之类的铺具),s?:a51(衣服)+s?:?25(宝石、珠宝)=s?:a51s?:?25(服装)。

2.泰语里有同形词和同音词。

(1)同形词指写法一样,但意义不一样的词。就必须要和其他的相关语素重叠,使词义更加贴切。如语素“h?:n25”,读作“ha32-n?:25”,辅音“h”作为前引字;或者读作“h?:n25”,“h”作辅音,“n”作尾音都可以。这种情况下,就与其他语素重叠意义更为清楚,更容易发音。如:c?:k32ha32n?:25读作c?:k32-ha32-n?:25,意思是浮萍植物,hu:a?25h?:n25读作hu:a?25-h?:n25指珍惜、真爱之意。

(2)同音词指读音相同但拼写不同的词。如:发音为“kha:51”的词有三种写法,分别是 。这种类型的词称为同音词。为了区别意义,就和其他语素重叠。如:kha:51tha:t51(奴隶),kha:?51?u:at51(价钱),kha:51fan33(杀害)。

(三)重叠后构成的新词具有新的意义,可能使词义扩大,也可能使词义缩小,但是都还保持原义,或者是引申义

1.词义的扩大。如kha:w51(米)+pla:33(鱼)=kha:w51pla:33(各种食物,不仅仅只限于指米或者是鱼),phi:51(哥、姐)+n?:?45(弟、妹)=phi:51n?:?45(兄弟姐妹)。

2.词义的缩小,分为三类:

(1)偏前语素意义。如hu:a25(头)+hu:25(耳朵)=hu:a25hu:25(头),d?:51(顽皮)+d??33(拖、拉)=d?:51d??33(顽皮)。

(2)偏后语素意义。如thet45(虚假)+ci?33(真实的)=thet45ci?33(事实),hu:25(耳朵)+ta:33(眼睛)=hu:25ta:33(耳目)。

(3)引申义。如??:n32(柔软)+wa:n25(甜)=??:n32wa:n25(甜蜜、悦耳),khap45(紧、窄)+kh?:p51(狭小)=khap45kh?:p51(心胸狭隘)。

五、总结

泰语中的构词方法多种多样,重叠构词只是其中一种,但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构词法。了解泰语中的重叠构词,不仅能够清楚地区分重叠构词与其他几种构词法的区别,而且能使泰语学习者丰富泰语各语素的意义和词汇量。更重要的是,从泰语的构词法中我们应该看到,泰国在构词中受到各种客观事物、民族意识、生活习惯和外来语等各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葛本仪.汉语词汇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广东外国语学院.泰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潘德.泰语基础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02).

[5]林秀梅.泰语中的外来语浅析[J].东南亚研究,1988.

[6][泰]班涛・格迪撒.泰语语法[J].泰国维塔纳尼印刷有限公司,1995.

基金项目:云南省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项目(50126012)。

作者简介:吴晓丽(1987-),职称:助教,邮箱:。

上一篇:让高中生物课堂渗透情感教育 下一篇: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