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时间:2022-08-03 10:02:38

浅谈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摘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仅扩大城市容量,而且在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交通、环境、生态等问题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和潜力。地下商业建筑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结合目前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现状,对其空间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space, not only enlarge the urban capacity, and in urbaniz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traffic,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had certain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Underground commercial building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develop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This paper mainl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underground commercial buildings, the space design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Keywords: underground; Commercial buildings; Spa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在功能和空间上的双重特性

地下商业建筑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公共活动场所,随着城市聚集度的提高,城市中心的用地日趋紧,特别是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成了寸土必争之地,立体的交通组织和土地的综合利用就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必然取向。这种,向空间要空间的构思使城市突破了二维平面上的空间形态,开始向空中,地下立体化方向发展,人的活动分散在地面、空中、地下三个垂直向度上,建筑与建筑通过地下商业街,空中步道在三个向度上连接,组合、形成城市意义上的建筑群体。同时建筑与城市,建筑群体与城市在功能上互相交叠,空间上互相渗透,比如建筑中庭可能成为地面、地下、空中人流的聚集点,承担城市的交通中转功能,城市的公共广场可能引入建筑内部,成为一种亦内亦外,复杂多元空间。因而,建筑本身逐渐突破一种封闭的自我完善的系统,更多的介入城市的功能和环境,城市的许多职能则更多的依赖建筑空间加以解决,建筑与城市的界限日渐模糊建筑与城市立体化的趋势在现代的大中城市中已不可避免。

在建筑与城市的统一体中,地下商业空间是建筑与城市,建筑群与城市互动产生的中间领域。它不仅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又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商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在功能上,一方面,它往往与地面交通设施相连,承担城市人流的组织疏散功能。另一方面,它连接着商场、购物中心、是购物环境的一部分。在空间上,地下商业空间不仅具有室外化的空间效果,而且它又是不受车辆干扰,不受自然气候变化影响的相对封闭的人工环境。地下商业空间的这种特性使它在功能和空间上都具有双重特性。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利用,己从过去的以人防工程为主体进而转向与城市的改造和发展相结合为重点的发展方向,并且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些大城市已从建造地下街、地下车库等单一功能建筑,进而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将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和地下铁道、管线设施等结为一体,形成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的多功能立体化地下空间。因而对城市立体化地下空间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现有条件下的开发建设,还要满足未来城市发展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可能和需要。

2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地下商业建筑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公共活动场所。它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同时还作为地面建筑功能上很重要的补充。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购物、休闲、娱乐场所,丰富了城市生活空间。然而由于地下空间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使身处地下的人们在心理上也有着相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比如空间的封闭性。使人们无法利用环境的变化来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无法获得精神上的安全感,因此很多人对地下空间是排斥的,这也说明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中改善人的心理环境是首要的。通过对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空间构成要素的分析,环境要素的分析,创造更加注重人的心理环境的地下空间,使地下空间真正成为21世纪人类活动更具魅力的新场所是建筑师的责任。目前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设计理念未能与城市地下交通和地面建设有机结合

地下商业建筑没有统一规划形成地上—地面—地下立体综合空间的开发。当城市交通矛盾严重到一定程度后,单在地面上采取措施己难以解决,因此利用地下空间对城市交通进行改造己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开始最早和成效最显著的一项内容,并由此带动了其他内容发展,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动因。

2.2在空间形态设计方面存在问题

地下建筑不同于地面建筑,空间的封闭性导致人们无法利用外界环境的变化来确立方向感;空间布局的单一性使得人们无法利用建筑空间的变化建立环境的区域感。因此,地下商业建筑的布局与空间组织应最大程度地帮助人们认知建筑,这就要求地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组织应具有可理解性。

2.3在环境设计形态方面存在问题

地下空间环境中缺乏外部空间的自然景观元素,是造成人们舒适感差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以人防工程为主要的地下空间利用,由于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较低,往往给人们留下了阴暗、潮湿、通风不畅等不良印象,对于地下空间利用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阻力。在地下商业建筑的设计中,自然环境氛围的创造对于改善整个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环境质量,改善人的购物环境是有非常重要意义的。通过对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应用,如光、绿色植物及色彩等,改善地下商业建筑公共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善人的购物和休闲环境。另外,完善的诱导标示系统设计与建立对于帮助人们在地下空间尤其是在纷萦复杂的地下商业建筑中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提高人们在地下空间环境中的方向感是有重要作用的。

2.4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在认识上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和缺乏必要的法规和设计标准,地下商业建筑普遍存在安全没有充分保障的情况。设计上存在内部流线组织不流畅和出入口设计不合理等等问题。地下商业建筑没有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旧的88年版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已明显不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地下商业建筑部分也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导致地下商业建筑的防火和安全疏散设计往往存在缺陷。

总的来看,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虽然比十几年前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不论是在与城市再开发的结合上,还是在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的作用上,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都不够充分,有的大型地下设施选址不当,经营承包不善,效益不高;内部环境达不到舒适标准;特别在内部防灾问题上重视不够,存在相当大的隐患。

3地下商业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的具体探讨

本文主要通过地下商业建筑水平交通空间的构成要素(入口空间、地下街空间、以及由地下街所形成的区域、及其与地下停车场、地铁车站相连接的通道空间)分析,提出建立空间方向感和增加空间开敞性的方法。

上一篇:城市的美 第19期 下一篇:试论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中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