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考前焦虑的心理调整

时间:2022-08-03 08:15:40

浅谈考前焦虑的心理调整

实际生活中,不少同学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考前焦虑,如何摆脱焦虑的困扰取得良好的复习和考试效果呢?

考前多数同学只重视知识的准备,很少去进行心理的准备,其实心理准备与知识准备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取得良好成绩的硬件,那么考生考前以及考试时心态的平衡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那么怎样进行心理调整呢?

一、保持安静而愉快的心情

考前一段时间,特别是前一周,若再像以前那样不分昼夜地复习是不明智的,要适当放松自己紧张的神经,课余时间多走动走动,多与自己的好友交流交流,谈一些与考试无关的“闲话”。

二、不要反问知识是否已全面掌握

不少同学越接近考试,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越持怀疑态度,不断强迫自己像放电影一样,将复习过的知识在头脑中闪现,偶遇遗忘就惊慌失措,这样对考试无疑是有害的。事实上,考前我们只要把目光锁定在还没有弄懂的地方、过去做过的“有味道”的经典习题和以前做错的易错题上,确信自己大部分知识已掌握,就能以较好的心态应对考试。

三、调整自己兴奋时间与考试时段一致

复习阶段,由于复习任务重,多数同学常常要开夜车,时间一长,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破,其中的不少人,白天精神低迷,夜晚有精神,成了典型的“夜来神”。这部分同学在考前一定要强迫自己调整作息时间,将兴奋点反转到白天,使自己在考试时能兴奋起来,保持清醒的头脑,释放出最大潜能,正常乃至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四、不要突然改变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

考生考前身体消耗比较大,合理的饮食可以及时补充考生的体能消耗,提高大脑的学习效率。但饮食要清淡、鲜美,选用富含维生素和热量的食物。绝对不要饮添加合成色素的饮料,因为合成色素会干扰神经介质的正常功能,喝纯净水最安全,忌饮咖啡、浓茶、可乐等易引起精神兴奋的饮品。另外,考生也不要受广告的误导,盲目饮用药物“补脑”。

五、切实的目标是良好心态的重要保证

根据平时的考试成绩,给自己准确定位,订一个恰当的切实可行的考试目标,是保证考试有颗“平常心”的关键因素之一。盲目攀比,好高骛远,可望而不可及即的考试目标,只能使自己成天处于深深的焦虑之中。

六、学会巧妙科学地应对考前失眠问题

考前睡眠时间的安排问题,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不小,这个问题应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不少同学兴奋加恐惧,易失眠,建议这部分同学中午不要睡午觉;若有睡午觉的习惯,也不要睡得很长,这样晚上九、十点钟一般就会有犯困的感觉,若还没有睡意,可喝杯热牛奶,用热水洗洗脚、做做深呼吸。切记千万不要吃安眠药。

七、适当的娱乐是缓解考前焦虑的良方

考前一个星期左右,可在中午、晚上安排一些适当的娱乐时间,看些节奏缓慢的电视剧或时事新闻等,但切不可看体育比赛、武打片、恐怖片等惊险刺激的电视节目。

八、熟悉一下考试环境,感受一下考试气氛

建议临考前对考场环境熟悉一下,感受一下“大考”的气氛,真的考试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另外,还要注意考前三十分钟左右要进入所考学科状态,这样一般就能克服对这门学科的恐惧心理。再有就是心中告诫自己,无论面对的考卷是难是易,都不要悲观失望或得意忘形,要知道题目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是针对全体考生的,这样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沉着冷静地去应对。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青松岭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上一篇: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之我见 下一篇:浅谈提高生物实验课堂效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