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

时间:2022-08-03 06:17:05

论传统体育养生观及其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精神压力也呈上升趋势,人们更加重视利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来抵抗压力,保持竞争优势,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锻炼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体育养生是以传统中华文化为基础,注重锻炼人的耐力、协调性,调节自身的阴阳五行平衡,有利于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养生观 健康 精神

一、引言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更加富裕,在满足了物质追求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的追求精神和身体的健康,养生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体育养生作为一个受到人们广泛认可的养生方法,正逐步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要对身体负责不能单纯的通过医疗机构的治疗,而是要通过主动的防御来达到远离病痛的目的,越来越多人的开始练习广场舞,在球场上锻炼,走进健身房,人们观念开始逐渐转变。政府对于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也十分重视,出台了各项措施鼓励体育养生。

经过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丰富,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著名的恩格尔系数表明,中国在2010年末的恩格尔系数就已经降到了45%以下,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物质生活外的其他东西。理论表明,恩格尔系数在65%以上时,人们消费主要集中在物质领域的消费,对于物质以外的东西,如精神领域的消费相对较少,当系数下降到50%以下时,娱乐消遣性的消费开始逐渐增多。系数表明中国正处于非物质消费急速增加的时代,这对体育养生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根据调查,全国拥有各类体育场馆约61万多个,每平均一万人才拥有不到6个体育馆,场馆不但数量少,而且场馆的质量也落后,尤其是在农村或者经济不是非常发达的地方,体育场馆更是稀缺。在上海、北京的一些较大的城市,虽然场馆较多,但是由于人口密集,导致很多人都无法经常加入到体育锻炼中去。传统体育锻炼由于其具有场地要求不高,设备简单等优点,很好的克服了体场馆稀缺的矛盾,推行传统体育养生活动,对于提高人们总体健康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和可行性。

二、传统体育养生观的内涵

养生是依靠人体自身能力,通过采取能够保障生命、保护身体、抵御疾病和增加寿命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的保健、摄生和道生的一些方法。体育养生是通过一些体育动作,如姿势的调整、呼吸的节奏调整和意念的运用,来调节人体各个部分的机能,诱导和启发的内在抵御伤病的能力,增加人体抵抗力,它是人体科学的范畴。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主要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阴和阳是构成自然界的两种基本元素,两者是相互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平衡。因此,传统的体育养生认为,通过身体的调节保持人的阴阳平衡,适应周围环境,人体就会远离疾病,保持身体健康,因此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行的观点主要是认为自然界主要有金、木、水、火、土组成,几种元素相生相克,分别对应人体不同的部位,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调节这些元素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

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医学和哲学的快速发展有很大关系,许多经典医学和哲学的书籍都有关于传统体育养生的记载,体育养生在古代受到了极大的推崇,发展迅速。传统体育养生在宋代的时候发展达到了一个极致,这个时代是我国关于传统体育养生记载文献最多,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时期,人们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简单易行的导引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也非常重视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在1954年,国家体育委员会专门设立了民族体育形式委员会,专门负责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逐步设立了传统体育研究机构,在全国推广传统体育。

三、传统体育养生观的特点

传统体育养生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注重预防,强调整体,神型俱养

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注重的是防患未然,将疾病消灭在还未发生的时候,讲究在没有病的时候治病,而不是在已经得了病的时候才开始看病。

(二)注重实践、强调内倾、刚柔结合

传统体育养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际的锻炼都是有理论作为自己指导的,每个动作都有他锻炼的目的和意义,因此他主张在实践锻炼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理论的学习,这样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用。

四、传统体育养生的手段

(一)适度运动

要把握好运动时间,一个星期最少运动五次,每次的运动时间不能30分钟,跑步的时候每次不能少于三公里,运动的强度要达到年龄加上心跳等于170次。传统的体育运动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动作类别。以导引术为例,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掘出的西汉时的导引图, 就形象的描绘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在做直臂、下蹲、收腹、踢腿、弯腰、转体、深呼吸等40 余种动作。

(二)适时运动

传统体育养生对于运动的时间也非常的讲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人体的状况是不同的,运动的量和时间也不尽相同。春天讲究的是晨练,晚上和下午应该多注重休息。夏天的时候,万物复苏,新陈代谢比较快,应该加强室外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注意补充水等元素。秋高气爽,秋天是运动的好时节,人们应该从早上开始就积极的进行户外锻炼,提高自己的抵抗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储备好能力,提高身体机能和耐寒能力。冬天的运动讲究以室内为主,不宜选取过于激烈的项目,运动后要注重补充能量,抵御寒气。

五、传统体育养生观对发展体育保健的启示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体现在身体上,要实现身体和精神的两方面健康才是真正健康的人,因此在发展体育保健事业的过程中,注意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同时,推动人的心理、道德的健康。传统体育养生的是从中国传统的医学和哲学发展而来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因此他在增强人们体质的同时,也能增加人们的精神健康程度。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良方以资借鉴,用以发展中国体育保健事业。

参考文献:

[1]苏克强.,先秦儒.道养生思想的异同比较及其对现代健身观的启示.广西师范大学,2007

[2]张林.我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及特征.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27-28

[3]谢东枚.论养生保健与体育锻炼的效能差异及运动处方干预.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5(3) :87-89

[4]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上一篇:基于Logit模型的公共交通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下一篇:今天的男生是明天幼儿教育的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