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最是少年游

时间:2022-08-03 03:31:22

难忘最是少年游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学创作几乎是男性一统天下,文苑与诗坛,是他们耀文或耀武之场,很少有女性敢于擅闯,来此间一显身手。南朝梁朝钟嵘《诗品》品评从汉至梁的诗人一百余人,女诗人只有寥寥四位。《全唐诗》九百卷,女性作品九卷;《宋诗纪事》一百卷。女性作品一卷:百分比均为百分之一。总之,人数既少,地位亦低。然而,石破天惊,也有人敢于说“不”。并且巾帼不让须眉:岂止是不让而已。甚至令许多舞文弄墨的七尺男儿瞠乎其后。只能遥望她的背影。她,就是南宋词史也是中国诗史上的杰出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县(今山东济南市)人。“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杜甫早在《陪李北海宴历下亭》中就发出过如此慨叹。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与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被称为“后四学士”,代表作是有名的《洛阳名园记》。其母王氏也擅文章。李清照生长于诗书官宦之家,自小就受到诗香熏染、文化熏陶,诗名很早就流播于闺房之外,为名诗人晁补之所赏识。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善词。也会写散文和骈文,书法与绘画也独具风格,与她的曾作名著《金石录》的丈夫赵明诚一样,对金石也颇有研究。赵明诚在她45岁那年去世,《金石录》就是由她整理完成并流传于世的。李清照在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却才华秀发,写作与学术双管齐下。按今天的说法,实在是难能可贵而且名副其实的学者型作家。

李清照的诗写得很好。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乌江》),如“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题八咏楼》)。就是气概豪雄寄托深远之作。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听到大诗人艾青在家中反复吟咏后一首诗,并且连声赞美“这个女人真了不起”。李清照更是一位天才的词人,清诗人王士稹称其与辛弃疾(幼安)为“济南二安”,清代词论家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故有“词家二李”之称。李清照的词后人辑为《漱玉词》,流传至今的可靠的只有四十首左右,但却像李后主之作一样天才俊逸,无词不佳。她虽是南宋婉约派的大家,但其词大致以建炎元年(1127)宋室南渡为分界线,分为中原时期(即北宋时期)和江南时期(即南宋时期)。后期的作品多写失偶之伤。孀居之悲,沦落之苦。国亡之痛,以个人的遭逢感受反映了那个天崩地坼的时代。前期的作品则多讴歌自然风光,抒写离情别绪,表现少女情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就是其中的一首。而且应该是最早的一首。

这首小令,南宋黄异《花庵词选》题为“酒兴”,是写李清照少女时代一次历久不忘的溪亭之游。“溪亭”,可泛指溪水边的亭阁,但宋代济南西城确有“溪亭’其地,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徐正权为北宋名医,是著名学者石介的女婿,苏辙在济南时曾有《题徐正权秀才城西溪亭》一诗。“常记”,长久记忆,一本作“尝记”,为曾经记得之意,亦可作“总是记得”解。张先《少年游》有“帽檐风细马蹄尘,常记探花人”之句。全词以“常记”领起,四叙游历往事,可见记忆之深与记忆之殷。而非过眼即忘的逝水流云。然后展开对畅游情境的描绘:地点是“溪亭”,时间是“日暮”,抒情主人公的情态是“沉醉”而且“不知归路”。这是一次心旷神怡的胜游,不然不会竟然游到了日落西山晚霞飞的时分:这是一次心醉神迷的快游,不然不会游得竟然迷失了返程的道路。从此词一题“酒兴”和词中情境看来,“沉醉”固然指心理状态,也应指生理状态。五代张泌《满宫花》说:“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晏几道《阮郎归》说:“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李清照和游伴们面对如此良辰美景,身经如此赏心乐事,焉有不飞觞劝酒把盏言欢之理?都是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沉醉就不是微醺而是酩酊大醉了。待到天色已晚兴致将尽而急于回舟时,可能是地理不明,更可能是酒精发生作用,竟然将船划进了荷花深处。“争渡”之“争”,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解为“怎么”,可见游者七嘴八舌迷茫惶惑之状,而且“争”可通“怎”,柳永《八声甘州》词有句云“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解为“奋力划行”,急于在众荷丛中找到归路。二解均可通,我个人偏向前解。人声、桨声以及水声三声并作,“惊起一滩”行将栖息的“鸥鹭”就是必然的结果了。全词至此戛然而止,没有画蛇添足地去说明归路究竟如何,他们“一路平安”与否,给读者留下的是思之不尽的余地。

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这首小令以寻常语言度入音律,全用白描,词中有画。事件、景物、情感三者水融,创造了如同早春时节般优美的意境。是美的礼赞,青春的乐曲,难忘最是少年游的回忆之歌。

上一篇:典故两则 第7期 下一篇:纪伯伦美文两篇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