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温不火水到渠成

时间:2022-08-03 03:19:35

因乐观而坚持

刚一进到陈弦镁的办公室,我就被那古朴、考究的装修风格所吸引。于是我不禁开始想象陈弦镁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性。仅仅凭借以下几个信息就令人对她充满好奇:一位出生于韩国的女性,北京大学当代比较文学博士,艺美画廊、ArtmiaFoundation基金会董事长。

正想着,陈弦镁走了进来,与想象的一样,她即具备知识女性的优雅和端庄,又蕴含着韩国女性特有的温婉与精致。看到时不时进来的员工汇报工作,我不禁的问她这样的忙碌,是否会很辛苦?她边沏茶边告诉我:“我不辛苦,忙不代表辛苦。只是时间安排的比较紧张。我觉得艺术还是要享受的,我只有具备享受的心态,才能够将艺术传播给别人。所以我不断地让自己的生活更简单、轻松、愉快、美好。”我们慢慢地进入了主题。

她开始讲述来到中国的经历。陈弦镁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91年,那时她大学三年级,随韩国政府来中国考察,由此便与中国结缘。1994年,陈弦镁研究生毕业之后正式来中国学习,1997年便于中国安家。可以说,陈弦镁一直很顺利,大学在韩国学古典文学,进而读研究生学习《易经》,之后来中国学习中医,后来读博士转入当代文化,并留校教书三年。在这段时间里,陈弦镁一直很迷茫,直到与韩国最有名的当代艺术画廊合作,偶然进入了艺术行业,才确定了人生的方向。

“我自己是一个遇到什么事情都会认真去做的人。我最大的特点是耐心、坚持。未来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也不知道,什么事都要走着看。可能每个细节没有想的那么顺利、美好,不过我总觉得前面还有更好的,所以对眼前的苦难并不是那么的敏感,反而会选择坚持往前走。”陈弦镁这样概括自己,也就是因为这样一种洒脱,她才能够做好眼前的事情,稳步走向成功。陈弦镁始终没有刻意的去收藏,因为她的工作重心是办展览以及推广艺术家,又因为对这些艺术家有信心,对他们的未来有把握才会与这些艺术家合作,所以陈弦镁也比较倾向于收藏合作艺术家的作品。当然,陈弦镁自己也有一些小情趣,也会收藏一些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漫谈好友曾梵志

陈弦镁的好友很多,对她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曾梵志。陈弦镁与曾梵志的缘分颇深,她进入这个行业认识的第一位艺术家就是曾梵志,并且举办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展览都是与曾梵志合作。对于当初刚进入艺术行业的陈弦镁,曾梵志对她的帮助很大。可以说,曾梵志是她认知当代艺术的切入点,通过曾梵志去慢慢了解当代艺术家,以及相关艺术家的时代背景,也渐渐的了解当代艺术。所以陈弦镁经常与曾梵志沟通。

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了解一位艺术家的成长经历之后,很快用同样的方式了解了第二位合作艺术家。与此同时,应该如何与艺术家沟通合作慢慢在陈弦镁心中建立了一个模式。陈弦镁经常观察这样一位艺术家,思考他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这个程度。“曾梵志特别勤奋,他能够24小时都只想着他的艺术。通过勤奋放大天赋,我认为,他是一位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的人。”这是陈弦镁对曾梵志的评价。

通过与圈内友人的接触,陈弦镁也慢慢摸索到艺术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然而,东方的艺术具备东方的底蕴,与西方的艺术有很大差异。对于亚洲而言,日本的当代艺术倾向动漫多一些;而韩国的当代艺术大体来讲更加简单、干净、精致。最复杂的要数中国的当代艺术,中国原来有一些符号性的,代表中国特殊时期的主题、经济与生活的作品;现在中国变化大,中国的艺术家在经历了精神、物质上的巨大变化之后,出现了更丰富的题材。所以中国艺术家所表达的内容比其他亚洲国家艺术家的更加丰富。

全球收购珂勒惠支

前年,珂勒惠支《我的孩子,春天来了》巡展轰动一时,这是陈弦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精心准备的展览,也是阔别60年,继鲁迅为珂勒惠支办展览之后的又一场大型个展。对于珂勒惠支这位伟大的女性艺术家,陈弦镁非常欣赏。珂勒惠支是上世纪30年代鲁迅介绍来到中国,并且是美院教科书上的艺术家,对中国的当代艺术起了很大作用。众所周知,身为女性想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很难,珂勒惠支所处的情感界、学术界的理想、成就以及她的整个人生经历都深深吸引了陈弦镁。

陈弦镁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珂勒惠支,于是她有了一个想法――做珂勒惠支的展览。接着她开始全球范围收藏珂勒惠支的作品。为了举办这场展览,陈弦镁尝试过与德国的珂勒惠支美术馆合作,但由于德国的美术馆制度严格,谈的条件也比较刻薄,而陈弦镁又太想自由的做一场珂勒惠支巡回展,将她推广到全国的美院去,于是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整体收购珂勒惠支作品。付出了很大的心血之后,40余幅珂勒惠支作品如期展览,对于陈弦镁来说是最大的满足。

展览名字《我的孩子,春天来了》也是陈弦镁起的,这是珂勒惠支日记里的一句话,不知道的人以为这是一个阳光的题目,其实它隐藏了一个伤感的故事。珂勒惠支的儿子和孙子都在世界大战中战死,儿子死后珂勒惠支很痛苦,自闭了一段时间,儿子11月份去世,珂勒惠支于第二年春天4月份在日记里写道:“我的孩子,春天来了。”这句话来呼唤自己的儿子。同样作为女性,带给了陈弦镁很大的共鸣:“她是很好的女人、妻子、母亲。她的作品内容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即使是这样艰难,她始终坚持自己的艺术,直到把她一切的经历通过艺术表达出来。”陈弦镁说到这时不尽有些激动,“她的很多作品是灰色的,并不是阳光灿烂的,我想让大家看到她的痛苦和背后的一线希望,她正是靠着这一线希望坚持下来,我想传达她博大的母爱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艺美画廊院子门口置放了一个珂勒惠支的雕塑――《母子》。雕塑再现了一个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孩子的场景。当初这个雕塑做了很长时间,珂勒惠支将她一切的情感都放在里面。出于对整个展览的主题与对珂勒惠支的尊敬,陈弦镁毅然的将《母子》从柏林美术馆后院搬过来收藏。

虽然办了展览,可是陈弦镁并没有出售这些作品。展览刚开始被几个艺术家、藏家订购的作品,都被她取消了。陈弦镁突然觉得,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辛辛苦苦的全球整合展览,如果为了一点钱就把它拆开卖了,那整个团队一整年的心血和愿望就都破碎了。于是陈弦镁又做了一个决定:全留下来,一幅都不卖。她希望这个展览纯粹是精神上的回报,谈及此事,陈弦镁依旧笑容明朗的说:“很满足,不后悔!”

致力于年轻艺术家

陈弦镁目前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年轻艺术家身上,目前她关注的年轻艺术家有很多,正式开始做的也有一些。在她看来,人的变数是最大的,一两件作品好并不能代表这个人能够成为一位好的艺术家。推广一位年轻艺术家需要一个长期观察的过程,陈弦镁并不会因为偶然看到一幅好作品就马上和艺术家合作,对于她来说这是非常轻率的决定。就好比成功,人生漫长,并不是一件事情做好了就能成功,每个人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情绪、状态和机遇,这就像股市一样起伏不定,谁能坚持往前走,并且保证大方向是正确的,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判断是否会成功。所以,陈弦镁主张与年轻艺术家合作之前多观察一段时间,除了看青年艺

术家的艺术基本功,他们的方向、信念、理想、品质、创意等综合因素也需要长期去观察。

虽然做年轻艺术家有风险,但是风险等于就是机会,越大的风险就能够拥有越多的机会,机会越多也就越需要支持。成名的艺术家显然已经到达了一个境界,陈弦镁虽然也会帮着这些成功艺术家做一些事情,但是,她想做更有意义的工作。中国有这么多艺术家等着挖掘,她身负着发掘新艺术家的使命。

对于收藏艺术品,陈弦镁比较保守,一般不会去拍卖场举牌。艺术品的收藏说简单特别简单,说难也很难,这其中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连专业人士的说法也不一样。这个时候只能靠机遇、缘分和眼光来收藏,这也是艺术的魅力。但是陈弦镁相信,这个宇宙拥有一种气场,没有在某种事物上投入感情,它就很容易成为垃圾。于是陈弦镁倾注了许多心血在她合作的艺术家身上。陈弦镁将这称作“一种说不清的气场”

非公益也非事业

陈弦镁的想法很简单――自娱自乐。她先和韩国的现代画廊合作,后来因为市场不好,韩国朋友走了,陈弦镁一个人承担起了画廊董事长的责任。那个时候她的状态不太好,每天都在画廊里,沉浸在艺术世界里。通过和艺术的交流,从中得到很多乐趣。陈弦镁不想做生意,而偏偏画廊又是一个营利机构,陈弦镁想与她有着同样处境的人共享这种乐趣,于是成立了基金会――符合她理想的ArtmiaFoundation。

开始做基金会的时候陈弦镁发现了许多现实的难处,也知道了中国基金会的平台出现的种种的困难和问题。然而,陈弦镁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坚持,虽然知道很难,可还是选择了一点一点的往前走。陈弦镁通过不断地学习,已经慢慢寻找到自己的方向。虽然目前基金会需要不断注入资金,也要付出许多精力来经营,但是抱着同别人共享的目标,她希望根据自己的条件,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对于陈弦镁来讲,什么都可以放下,没有想过一定要怎样,现在有专业的组织和平台做事情已经很好,以后会有更大的平台做更多的事情。

陈弦镁并不喜欢事业、慈善、公益这类词汇,她总是思考生活的意义以及人生的终极目标,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与别人分享。说到这里,陈弦镁给我们讲了一个韩国记录片。故事发生在韩国的某个最落魄村子里,由于太穷,年轻人全走了,原来2万人现在只剩下5干人,满眼是破烂与灰暗。然而,一个年轻建筑师的出现改变了村里人的命运。他带了大批美院学生在村子的墙上涂鸦。慢慢的,村里人开始交流起来,艺术把这些村民聚集到了一起,使他们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转眼间村子变得生气盎然。陈弦镁看完之后很想去这个村子,她甚至想了特别具体的方法,但是无论怎么去实施,她都觉得能帮助到这些村民的地方很有限。于是,陈弦镁明白了,首先把自己做好与团队分享,之后团队每个人又与更多的人分享。这是最好的方式去快速而有效的帮助别人。一想到这里,陈弦镁释怀了,忽然觉得浑身轻松,不用再想着坐飞机带着大包东西去那个村子了。每个人做好自己的同时帮助到别人,是她一直喜欢的做事方式。这既不是所谓的公益,又不是事业,却是一种人生态度。陈弦镁现在仅有的爱好是听音乐和看书,但这些还不够,她希望自己能够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平静。

上一篇:《瑞鹤诗》秋拍掀波澜 下一篇:顶级收藏:美艳如极光的终极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