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时间:2022-08-02 11:23:32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

摘要:针对目前中职学校的特点和社会上对中职生学业水平的要求,从分析中职学校学生的状况和特点入手,指出了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意见和改革办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职;教学;现状;提高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2-6360-02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How to Improve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ANG Xin-sheng

(Suzhou Industrial School, Suzhou 234000,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s well as the demands to the students from the society, and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the problems of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pointed out, the suggestions and reform methods are provid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ing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basic computer course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eaching; current status; improvement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从事任何一门专业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思维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中职学生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加快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势。

1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 中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教育变成了一种以培养行业需求的中等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向决定了中职学校对生源挑选的宽松性,也决定了中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心理易损等现象,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他们计算机应用水平大多较低,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系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当接触到系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时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缺乏兴趣。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大部分学生也存在积极的一面:他们选择中职学校都想以中职学校为新的起点,重新开始,学习技能,成材立业,所以这更加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要摒旧纳新,转变教学观念,针对于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1.2 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2.1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

计算机应用行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行业,而我国的计算机教材内容更新速度却普遍过于缓慢,导致计算机的许多新技术、新知识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上。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先进性,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1.2.2 教学手段单一,不能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有些学校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因此在上课时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无法生动形象地讲授操作过程。不仅达不到形象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养成不积极思考,缺乏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坏习惯。

还有些教师为了驾驭课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都采用课件演示教学。虽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更直观形象,但是由于缺少师生间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1.2.3 不善于使用新教法,教学环节呆板,缺乏创意

不少教师缺乏对当前中职生的个体及群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没有精心设计与准备,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及方法,教学环节单一枯燥,缺乏创意,学生在过于呆板的教学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倦感,导致厌学情绪不断出现。

1.2.4 过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课堂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脱节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时间少,知识点多。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仍然习惯于追求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点面面俱到,但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如果知识点过于抽象模糊、与生活衔接不密切,而教师又不采用新教法组织教学的话,会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1.2.5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安排不当;实践课不能有效管理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有的学校由于客观因素影响,安排的实践教学课时较少,有的甚至无法达到每周上机两课时,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少、动手能力不强,因此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些教师在学生实践时缺乏评价办法和标准,导致学生练习完成后,没有得到成就感和心理上的满足感。久而久之,学生会日渐松散,失去学习的兴趣。

2 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意见

2.1 合理选用和使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计算机教材的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注意选取内容新、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做到适时更新。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要求和就业的特点,开发校本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教师须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应当注重社会实效性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个性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准切人点,学到实用的知识。

2.2 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师在备课中“备学生”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对一节课全盘考虑,做好安排。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同时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情况采用任务驱动法、BTEC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上机操作技能,注重考核评价过程

足够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应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教师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特点而又实用的操作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握好进度,分层次推进。要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做好记录和评价结果。重点考核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文化素养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2.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2.4.1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营造民主、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中屡遭挫败,对课堂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平等讨论、相互补充,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2.4.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我们的教学要唤醒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来获得更多、更新、更有用的知识。真正体现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4.3 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在注重学习任务设计与布置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用探索式和任务驱动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萌发创新意识,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兴趣。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核心建构起来的学习结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

2.5 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由于计算机领域更新速度快,教学上各种新的教法及手段层出不穷,这要求教师要勤于钻研计算机专业技术、紧跟时代,探索灵活多样的教法,要了解现行的职业教育体制、法规、政策,保证自身知识水平、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以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 结束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强的特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需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设计与改革,精心准备实践内容,鼓励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同步做好过程管理和评价工作。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洪汝渝.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1.

[2] 王珑.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改革高职考核评价方法的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40-41.

[3] 庞学丽.职业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初探[J].河南农业,2008(18):41.

[4]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杨宇虹.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中小学电教,2009(6):3.

[6] 招启东.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J].科教文汇,2008(11):75.

上一篇:基于MATLAB的数字PID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实现 下一篇:Linux磁盘文件连接属性控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