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李清照词中的美学意义

时间:2022-08-02 10:53:34

酒在李清照词中的美学意义

历代的文人雅士多与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曹操与酒有缘,“对酒当歌”;陶潜与酒相随,《饮酒》二十;李白与酒相伴,斗酒百篇。在中国古代文坛,作为女性作家,李清照是屈指可数的一人;作为具有独特身世、独特才华和独特争议的女子,李清照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她虽然是一位女性文人,但她对酒的爱好丝毫不比男士逊色。“酒”,成为李词中重要的素材之一,也成为李词里主要意象之一。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词作集《漱玉词》的始终。例如,“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转调满庭芳》);“枕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新来瘦,非干病酒”(《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对饮酒的各种趣味都能深刻体会,饮酒是她日常生活中用以排忧解闷的消遣的活动之一。中国古代文坛上,女性作家中,如她般好酒的,恐不可多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此时,李清照词中的酒,是一种浪漫、潇洒与祥和的标志。然而,靖康之乱,词人仓皇南渡,国破家亡,爱人赵明诚病逝,清照流离失所,老来无依。在经历了人生的炎凉风霜之后,此时词作中的酒,已满是凄凉之意。如《声声慢》里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又如《醉花阴》里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等。

另外,李词中的酒,还有离别之情的。如“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间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蝶恋花》);有思乡之情的,如“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旺香”(《鹧鸪天》);有相思之愁的,如“莫许怀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浣溪沙》)。在这些词中,女词人的词才与酒香一起流光溢彩。

由此可见,酒在李词中的文化内涵是多元化的,丰富多彩的,同时又是个性化的。这是因为,酒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成为“人化了的内在的自然,是社会生活实践‘积淀’的产物”。而积淀有三种方式,一是原始积淀,一是艺术积淀,一是生活积淀。这“原始积淀是审美,艺术积淀是形式,生活积淀是艺术”。所以,酒与酒文化成为一对孪生姊妹,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密不可分;而在艺术领域,则成为一种艺术意象。

既然酒是一种意象,那么,从意象的生成特征考察,它应当与《诗经》中的“兴”的美学范畴十分密切。李仲蒙曰:“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从理论上说,酒这种意象应该是“兴象”。何谓兴象?“兴象本质上就是艺术家按照兴即‘触物以起情’的创造方式所生成的很少带有人为创造痕迹的艺术意象。”所以,纪昀有“兴象天然”,“兴象深微”,“自然流出”的阐释。曹操有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是明证。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酒兴正浓”,可见,酒能助兴,正是如此,酒作为一种意象,准确地说是兴象,已经内化成为人们的审美行为,更是文学作家自觉运用,文学作品随处可见的意象之一。

李永福,甘肃省清水县第六中学教师。

上一篇:“甄体”的风靡 下一篇:浅议农产品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