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对话写具体》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03 05:56:52

《把对话写具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指导,让学生明白――1.抓住人物对话写具体,是把作文写具体的重要方法;2.把人物对话写具体,要注意提示语的形式,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气、动作、表情等来写。这样才能让“对话”活起来;3.通过训练,提高学生把对话写具体的能力。

指导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我认识一个叫小新的孩子,跟你们一样,也读四年级。这几天,他很苦恼。让他苦恼的是他的日记。老师要求每天的日记都要写具体,每篇不得少于200字。可他就是写不具体。这不,这篇日记又得重写。

2.出示灯片(一):

今天,妈妈在做晚饭,没盐了,叫我去买。我要看电视,不肯去。 妈妈非叫我去,我只好去。不然,公园玩不成,自行车也没了。“哑巴”能说话,具体不用怕。

3.师:哎,才40几个字,老师还写了评语。可小新看不懂。师读评语。我们来帮帮他。

二、引导学生进行修改练习

1.谁明白老师评语的意思?谁是“哑巴”?

2.小结:这样写日记,“妈妈”和“我”都成哑巴了。原来老师的评语意思是让小新把“妈妈”和自己的对话,写出来,就具体了。

3.猜猜,展开想象:“妈妈”会说什么,“我”会说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还原。

4.小结:是啊,把“妈妈”和“我”的对话,写出来,内容就具体了,字数就多了。小新按同学们的提醒,进行了重写,把那天和妈妈的对话原原本本给记下来了。可是昨天老师又把小新的日记打回来了,还是不满意。怎么回事?我们再来看一看小新重写后的日记。

三、深入修改练习,使提示语部分更具体

1.出示灯片(二):

今天,放学回家。妈妈在厨房做晚饭,我来到客厅津津有味地看起了《喜洋洋和灰太郎》。

这时,妈妈说:“小新,快到楼下小超市帮妈买包盐去。”

我说:“妈――,人家刚爬六楼上来,屁股还没坐稳,又叫我去。”

妈妈说:“乖儿子,锅里正在炒菜呢,妈走不开。”

妈妈又说:“剩下的五角钱归你,行了吧。”

我说:“嗯,才五角钱,你自己去吧。”

妈妈说:“你这孩子!好好说不听!到底去不去!”

我说:“妈――让我看完这一集,再去行不行?行不行?”

妈妈说:“一天到晚,就知道看《喜羊羊和灰太郎》!你不去是吧!那星期六,海慧公园甭去了,你那自行车也别想了!”

我说:“别、别,我去,我现在就去,我又没说不去……”

我只好灰溜溜地下楼买盐了。

“木偶”活起来,修改出精彩。

2.请一位同学读一遍。

3.老师为什么不满意?

4.讨论小结:提示语太呆板,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神情没有写出来,像“木偶”。怎样让“木偶”活起来?

5.发下练习卡,练习卡正面有灯片(二)上的内容,提示语删掉,请学生从中任选四句,加上合适的提示语,让人物活起来。(出示好词语)

6.展示评议:从方法上归纳

四、影视练习

1.小结导入:要想把对话写具体、写生动,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体悟。比如我们爱看动画片,动画片里就有很多对话,我们来看一段动画片。

2.出示视频《长江七号》父子争吵片断一遍。

3.能把这段对话写下来吗?太多?没关系,练习卡反面有谈话内容提示。没仔细看?行,再看一遍,注意观察、感受小狄和他爸爸说话时的语气、动作、表情、心理等。(再放两遍)

上一篇:低年级情境写话初探 下一篇:同课异构教《谈礼貌》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