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述

时间:2022-08-02 10:17:5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述

【摘 要】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行了讨论,简要阐述了整合以及课程整合的概念,课程整合的意义及要把握的原则,并对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 整合 意义 原则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进行了很多教学改革的探索,但大多是停留在内容、手段、方法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进行教学结构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改善教与学的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整合及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工具,并将该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即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之间的融合。

二、课程整合的意义

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加以有机整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因此笔者认为课程整合有以下五方面的意义。

1.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的交互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体作用的体现。多媒体计算机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种交互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及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甚至连教学策略也可以选择。学生在这样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大量实验证实人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多媒体技术这种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教师讲课多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3.多媒体系统具有超文本特性,因而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例如,超文本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它可按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水平把相关学科的预备知识及开阔视野所需要的扩展知识组成有机的整体等。

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社会所需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两种重要的能力素质。多媒体的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正好可以为这两种能力素质的培养营造最理想的环境。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所必须把握的原则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

1.革新教学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建构主义理论为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它强调让学生自主、发现式地学习。

2.改变教学结构。传统的教学结构已不能适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我们必须紧紧转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整合,教师在这个整合工作中,必须密切注意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经过分析调整后,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从而改变教学结构。

3.优化教学设计。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大类,两者各有优缺点,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设计理论。在信息技术模式下的教学,就更要求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教学设计中,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并把这一观念贯彻到课程整合的各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4.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落不到实处,创新人才的培养自然也就是落空。这就要求教师尽可能的丰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将它们进行统一整理,放到校园网上,让学生们去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出现的问题

据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目前许多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发利用方面存有严重的缺失。

1.学生与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有限。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然而,由于教学软件研制开发僵化、单一,虽然在教学内容上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人机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极为有限。造成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有本质的区别。CAI仅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结构。当然,有时也可以用CAI课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某种工具,所以“整合”并不完全排斥CAI。不过整合过程中运用CAI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CAI运用还是有所不同。

3.计算机网络与课程资源结合的不足。由于资金与技术的原因,许多学校的校园网信息资源贫乏,且更新较慢。一些优质的教育信息无法或很少与师生相见。课程资源也很难以数字化的形式开发出来供师生共享,即使开发出来的也仅仅是网络与课程资源的低级组合,而非整合。

4.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的技术开发及其与网络特性的结合有明显不足。当前许多学校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技术开发不足,对各种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极不便于检索、阅读,直接影响了超文本特性与网络特性的结合。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相信,它必将给教育界带来一场大的革命,通过对它的不断探索,它一定会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如何教与学更有效 下一篇:浅谈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