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的护理配合模式

时间:2022-08-02 09:58:39

研究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的护理配合模式

摘要:目的 探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的护理配合模式。方法 模拟野战条件,做好人员配置及前期护理配合工作,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共进行10次介入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发生并发症4例,给予积极的处理后,均获得改善;本组抢救成功率100%,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结论 护理配合过程中,提高对伤情的预见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护理配合;野战条件

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是野战时或非军事条件下,以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为主,并兼有其他手术功能的医疗方舱,具有较强的机动性与灵活度,可提高战时或非军事答件下对心血管急重伤伤员的救治率[1],相比于常规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室,具有很多特殊性,对护理的配合要求也较高。我院通过在模拟野战的情况下,演练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护理,探讨其护理配合模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模拟在野战条件下,在方舱内对10只实验室动物(狗)实施心血管介入手术治疗。

1.2 方法

1.2.1 人员配置 指挥长1人,负责指挥并参与救治操作;机械师1人,要求精通电子机术,除负责方舱展开、收拢操作、故障排除,兼职故障驾驶员,保障车辆安全外,还对医疗仪器、器械进行摆放及固定;医生2人,心血管介入治疗手术操作;护士2人,其中1人为护士长,另1人为护士,负责与其他人员配合,操持手术操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1.2.2 护理配合 机械师打开舱体后,启动发电机供电,护士打开照明开关,保障舱体内具备操作的光照条件,并打开食品箱、器械箱、药品箱,在手术床上固定高压注射器;舱体展开10min左右,设备仪器及耗材按位置摆放,并给予消毒杀毒30min左右后即可进行手术操作。

术前护士长应控制舱内温度、清洁度及空气消毒情况,打开排气扇,保持内空气流通,妥当安放各种仪器及物品,保障抢救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

医生位于手术床中中及右后侧,护士长位于手术床械侧,观察、监控伤员的生命体征及仪器运行情况,以便随时配合抢救;护士位于舱体手术床右侧,及时给予手术所需药品及各种仪器。

1.2.3 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护士将仪器推至手术床前,做好仪器准备,为伤员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局部消毒,护士长协助术者消毒穿手术衣,铺手术单,做好急救药品准备。术中传递手术器械时尽量做好移动轨迹优化,减少移动次数,合理安放各种监测设备的位置及视角,方便医生观察手术情况;严密监测伤员心电、血压等情况,做到预见性护理,对可能存在的病情做到积极的预防及处理,如伤员发生心率减慢应及时给予置入临时起搏器,做好抢救处理。术后为伤员做好加压包扎弹性绷带处理,做好手术记录,耗材使用单、药品使用单、生命体征记录单等,观察伤员片刻,待伤员伤情稳定后做转运工作;术后将一次性医疗器械全部装入专用垃圾回收袋中封口,严格按医疗垃圾分类,带回医院处理。

2 结果

本组共进行10次介入手术操作,其中冠状动脉造影术4例,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3例,带膜支架封堵术2例,左束支射频消融术1例。手术过程中,发生低血压2例,1例给予加快输液速度后血压回升,1例给予应用药物后血压稳定;室颤2例,给予反复3次电除颤恢复窦性心率,本组手术情况(见表1)。

模拟野战条件下,根据术式进行护理配合,介入手术全部成功完成,成功率100%,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3 讨论

野战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是战役卫勤快速支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种可移动的手术室,集诊疗为一体的手术室。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对伤员实施紧急救治,可支持心血管重伤的检查定位及介入救治,便于伤员处理后安全转运,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2]。由于方舱特殊的结构及作用,其手术护理较常规手术治疗,其使用空间小,人员在舱内活动受限,仪器器械摆放与使用位置不同,其护理配合成为开展手术成败的关键。

本组研究中,模拟野战的情况下,对实验室动物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分析并探讨心血管介入手术方舱的配合模式。分析认为,由于手术操作空间较小,舱内手术实施人员及护理配合人员配置以精、少为原则。在人员配置上,要做到人与设备结合,团队协作,多系统、多专业联合开展救治工作,提高诊疗人员的判断水平,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本组一个方舱内,除指挥长、医生外,配合2名护士与1名机械师,2名护士一个为护士长,一个为护士,护理配合中各司其职,做到流程简化、救治及时的目的。在物品配置上,应给予针对性准备,根据不同任务配置完善的物资,制定不同的手术耗材与商品清单。

要实施快速、高效的介入手术治疗,必然要求护理人员配备精炼,护理配合人员不仅要求拥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熟练舱体内各种辅助设施及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熟知引起伤员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于野战条件下,自然环境恶劣,伤员免疫力低下,易受感染,因此手术配合前,机械师打开舱体后,护士应对方舱进行全面消毒,消毒系统可参照手术室和介入导管室的消毒流程。

围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加强对伤员的生命体征等的监测,做好预见性护理准备,同时与地方医疗机构做好积极的配合,时刻保持联络;利用方舱可远程会诊的优势,保证通讯仪器处于随时可用的状态,与后方做实时联通,为伤员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抢救率。本组给予积极的手术护理配合后,全部介入手术治疗均取得成功,4例伤员发生并发症,但给予积极的处理后,均获得改善,未对手术产生影响,护理效果较为满意。

野战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的护理配合,不仅可提高我军在战争期间的医疗救治水平,降低战斗及非战斗减员,同时,还可第一时间介入各种紧急情况及灾难的救援,提高伤员的救治率,提高生存及恢复的概率[3-9]。心血管介入手术救治方舱的护理配合工作应与野战任务的实际相结合,在人员配置上应保持精良,护士具备熟练的操作技巧及护理技能;在物资装备上应具有针对性。护理配合过程中,提高对伤情的预见性,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世倍,梁明,姚天明,等.综合手术救治方舱内应用栓塞剂救治血管损伤的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2,05:390-392.

[2]王猛,梁明,姚天明,等.综合手术救治方舱X线辐射防护措施的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02:147-150.

[3]葛美玲,梁明,姚天明, 等.内外科联合救治肾损伤出血的护理配合探讨[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3,03:278-279.

[4]马瑞珩,梁明,弓娜, 等.野战综合手术方舱救治肠管损伤合并腹主动脉破裂模型猪的护理配合[J].护理杂志,2013,13:62-63.

[5]荣晶晶,梁明,霍煜, 等.微创介入方舱内紧急救治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犬的可行性研究[J].医药杂志,2014,01:1-4.

[6]姚天明,孙景阳,梁卓, 等.心血管急重伤病快速微创介入救治系统的创建设想[J].心脏杂志,2011,03:408-410.

[7]李菲,孙景阳,姚天明, 等.野战心血管介入手术方舱的护理配合模式[J].护理杂志,2011,23:63-65.

[8]邵会雨,梁明,王效增, 等.野战方舱与导管室介入治疗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比较[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05:481-483.521.

[9]胡红梅.心血管68例介入手术护理配合的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4:115-116.

上一篇:运动平板试验中aVR导联对左主干或前降支病变的... 下一篇:咳嗽变异性哮喘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