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高年级学困生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症结

时间:2022-08-02 09:13:27

浅议小学高年级学困生数学成绩难以提高的症结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困生数学成绩难以提高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一个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感受,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拙见,与各位同仁相互借鉴共勉。竭尽全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得到进步和提高。

关键词:高年级;学困生;口算;速算

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学习内容难度的不断增大,对学困生的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数学成绩提升困难,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这已成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基础弱、综合分析能力差是由哪些原因形成的呢?

一、分析、解答能力差

从事过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对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能进行准确分析、表达的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对题目中的结构、数量关系一片茫然、不知所措。这除了跟学生的智力、思维、概括、归纳能力有关外,还跟低、中年级时的解决问题教学、练习有一定的关系,在教学简单解决问题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表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当然,这样的练习和方法教材中都是有的,关键是学困生不主动用功探究,在规定的授课时间内教师的指导是有限的,只有教师牺牲课余时间、休

息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学生的整体分析、表达、解答能力才有可能得到提高。这样训练,才能为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教学奠定基础。

二、感悟、推导能力差

这种现象在解决问题中表现也较多,在简单解决问题中几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单产量×数量=总产量”“功效×时间=工作总量”,如果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真审题、积极动脑、探求规律,理解“每份数×份数”这个数量关系,以后无论遇到与前面四个数量关系有无关系的归总问题都能顺利解答。

由于感悟、推导能力差造成对很多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像计算“56×99”“907×99+99”两种运用分配律进行顺算和逆算的题目时,虽然教师对这样的题目比较重视,进行了讲解和指导,但是学困生仍混淆不清,错误百出。这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练习多少有很大关系,其实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自我感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三、口算、速算能力差

口算、速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石,口算的优劣对各种类型的题目都有影响,特别是在简便运算中表现更为明显,如,对“35+71+29+65”“125×5×8×2”以及用乘法分配律的简便运算,如果口算能力强能一眼看出是用凑整十、整百、整千……的方法来计算,就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在一般的计算中口算、速算同样举足轻重,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提高教学重量都是不能忽视的。

四、概念、特征、定律、公式相互混淆,不能熟记

虽然数学是一门理科,但对一些定律、公式是非牢记不可的。目前,很多学生对一些公式混淆不清,如把表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等相互混淆。如果把概念、特征牢记就能推导出某些公式,如,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可推导出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再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关系及正方形的特征推导出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诸如此

类的现象在数学教学中会遇到很多。这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这方面也要多下工夫。

五、解题方法单一、呆板

在解答一些问题时很多学生对题目咬定不放,特别是一些学困生虽反复诵读,由于理解能力差,但收效甚微,对这样的学生,通过线段图和画图,使条件和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通过线段图,使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总路程÷速度之和=相遇时间的算理。在教学“平安村原有一个宽36米的长方形鱼塘。后来因扩建公路需要,鱼塘的宽减少了6米,这样鱼塘的面积就减小了240平方米。现在鱼塘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时先让学生画一个长方形,不用画得很准,然后标示一下宽是36米,然后,从宽大概六分之一的地方,画一条平行于长的线,把原来的长方形分成两个长方形,其中小的那个长方形的宽是6米,这个小的长方形就是少掉的部分,它的面积是240平方米,那么,可以求出这个小长方形的长是40米,那么原来的长方形的长就是40米,也就是,新的鱼塘,也就是大长方形的长也是40米,宽是36-6=30米,所以面积是1200平方米。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转变“讲”的概念,以练促进,讲练结合。教会学困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困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上一篇: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