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时间:2022-08-02 04:18:42

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摘 要:思想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与人格形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上,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也得到提升,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品德的形成时期,其思想品德极易受到学校教育及社会生活的影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小学生的领路人,对小学生行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开展小学思想教育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 弊端 方法 案例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信息传递速度的提升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提升,随之也暴露出很多弊端。例如,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家务活都由父母包办,缺少关心别人、团结别人的意识。对于这些现象,需要教师来进行科学引导,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规范小学生行为模式,引领小学生成为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建设之材。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探索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新思路。从过去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分析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一、确定教学目标,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的确定影响着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影响着小学生性格的形成与行为、品德的形成。对于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要使目标具有全面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情感、行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并对学生进行目标指引,通过小学生直接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其对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认知,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协调发展。其次,要使目标具有层次性,根据小学生知识水平、心理特点、性格特征的不同,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不同类型的小学生都能根据其自身特点获得适当的教学活动、文化知识与道德教育。反之,如果不管何种类型的小学生都按照一种方法进行教学,会使一部分小学生因目标较高而难以达成,另一部分则因目标太低而不具备挑战,从而丧失学习兴趣。[1]

二、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发挥教材作用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系统地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指导思想与教学素材,可是如果不善加利用,会使得小学生无法高效率地吸收教材中的“养分”,达不到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用活泼生动的方式来表述教材中的内容,如加上小学生喜欢的图片、色彩、音乐、故事等,营造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教育小学生爱父母、爱家庭,教师可以设计一套引人入胜的教学课件。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记忆中的童年,回忆小学生与父母度过的每一个美丽温馨的瞬间。之后,教师播放一些有关爱父母的歌曲,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父亲》等,让学生交流听完歌曲的感受。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相关文字与图片,并请学生交流欣赏之后的心情与体会。教师穿插一些提问:“你爱你的家人吗?”“你的爸爸妈妈都是如何爱你的?”“你的朋友们都是如何爱爸爸妈妈的?”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思考,在教师提问中思考。在对教材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请小朋友们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及对一家三口间相互的爱,并作为学习作品在教室中进行长期展示,让教师中充满温馨、充满爱意。在课程的结尾,教师可以送一些寄语给学生们,让学生懂得要去爱家庭、爱父母,并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

三、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在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规范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并从行为入手,将思想品德的观念传递给小学生。教师应以身作则,不但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引导,也应在行为中进行引导。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六年级(下册)》中讲到,小学生应该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学生应做到的几点贡献进行探讨,例如将不需要的电灯关闭、不浪费水和纸、不乱扔垃圾等,当小学生有了这些常识之后往往不会主动去做,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也使思想品德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应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当小学生乱扔垃圾时,教师应以身作则,捡起垃圾并告诉小学生这是错误的行为,应像课堂中讲的那样,将垃圾分类放入垃圾桶。当我们弯下腰时,拾起的不只是垃圾,更是我们良好的品行。当小学生随意浪费水时,教师应让小学生明白,这样浪费地球上有限的水资源,将给地球的未来生存带来威胁。我们要从我们做起,要有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将教材内容转变成为小学生的观念,并使观念成为行动,才会凸显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3]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上文中,我们对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性格特征,确定教学方向与方法,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提升。[4]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总结更好的教学经验,有力地推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经济、文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5]

参考文献:

[1]卫花岗.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探析[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娜日苏.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探析[J]. 新课程学习(下)

[3]陈冬霞. 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效率[J]. 快乐阅读

[4]高妤娟. 让情感之花在品德课堂绽放――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 小学教学研究

[5]段小娟. 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效[J]. 神州

上一篇:历史语篇的抽象性和技术性 下一篇:父亲莫"缺席"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