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的日常教育

时间:2022-08-02 11:45:42

浅谈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的日常教育

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少家庭夫妻双双外出务工,把子女寄养在亲朋好友家,从而出现了一大批“留守学生”。由于这些亲友缺乏合理的管理方法,只管吃、管穿、管住,不管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动向,造成了留守在家的孩子一些共同的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行为问题、安全问题等。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时的方法,将直接影响留守学生教育的开展。留守区的班主任该如何做好留守学生的工作呢?

一、关注留守学生

班主任多角度地了解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情况,是教育好学生、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作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应该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为每个留守学生建立专门动态档案,有效建立起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方便地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学生在校的学习或思想有什么波动时,能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交流,共同商讨好的办法来教育学生。同时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学生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把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认真贯彻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学生学知识、学做人的临时家园。

二、关爱留守学生

(一)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班主任应更多地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增加感情投入,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千方百计从感情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情感的缺失。此外还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慰留守学生的心,从而达到抚慰其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走进学生心灵,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希望被关注的。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偏激行为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多加强和留守学生的沟通交流,在学习生活思想上尽力帮助他们,让学生信任自己的老师,能够和老师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使他们认识到尽管父母不在家,还有老师做依靠,自己再也不是孤单的。教师在留守学生的情感世界中不应成为旁观者评判者,而应成为学生情感的寄托、倾诉的对象、心灵的港湾和人生的引路人。

(三)俯下身子、以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学生身上的问题

造成留守学生问题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应以博大的胸襟来看待留守学生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孩子身上反复是难免的,对此班主任应冷静对待,认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他改正错误,以自己成年人的宽容和耐心去对待学生的每一次错误。

(四)组建以留守学生为主的非正式团体

班上以自愿原则组建留守学生“结对帮扶,互助成长”小组,以班干部品学兼优学生为成员,他们每二人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在生活、学习上与留守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三、引导留守学生

(一)培养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用爱心去打动留守学生中的学习困难者,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从而树立信心,增添努力学习的勇气。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让他们明白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不同的方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与表扬,逐步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取得学业的成功。

(二)引导留守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现在留守的大多数学生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长辈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只求得到他人的关爱,却很少去关爱他人。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应以身边典型事例引导他们去学会关爱自己的长辈,学会孝敬长辈,从关爱自己的家人开始,逐步学会关心周围的人,让他们明白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三)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给他们推荐有关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读好书、好读书,让好书滋润学生的心田,填补学生心灵的孤独,人人走进丰富多彩的精神殿堂,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品德,提高学习兴趣,做有利于社会、国家和人类的人。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留守学生大多人际关系单一,只和自己信任的少数人交往,因而造成了他们感情较淡漠,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教师首先要鼓励留守学生多参加一些班级活动,并尝试在各种活动中安排他们扮演一定的角色,引导学生去发现自己的爱好,培养自己的兴趣;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炼意志;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有效地促进留守学生人格的发展。其次把安全教育活动贯穿日常教育中,让他们感到温暖,感到老师时刻在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学会处理好身边事,从容应对生活与学习。

上一篇:“三心二意”为人师 下一篇:四色定理的简便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