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课后反思?”专题研讨综述

时间:2022-08-02 11:16:14

“如何作课后反思?”专题研讨综述

《中学语文》读者群于2015年10月30日9:30―21:30以“如何作课后反思?”为题举行在线专题研讨活动。课后反思是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话题,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一个有效抓手,因此很接地气,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一话题研讨的意义所在。活动主持人魏为秋老师特别邀请了赵文汉、丁向红、桑苗、吴正兵四位老师作主讲嘉宾。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特级教师,也有默默耕耘的草根中坚,还有走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才俊,因此嘉宾方阵的组成非常具有代表性。

四位嘉宾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应该说可以折射出一线教师对于“如何作课后反思?”这一问题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思考,不但有广度,而且也有深度和温度。赵老师的反思逻辑性非常强,反思的三个点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基本;桑老师强调时效性特别有价值;丁老师的对比反思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吴老师的例析,反思意识深入骨髓,反思方式极富创意。

主讲嘉宾发表看法之后,在线群友与嘉宾互动研讨,活动气氛热烈,观点碰撞,精彩纷呈。现将专题研讨的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一、嘉宾观点

(一)赵文汉老师关于课后反思的见解

“反思”概念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两种。广义理解,一切能够回头看的意识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反思”。广义的“反思”是指还处于一种模糊的意识状态,这样的意识有可能促使他改掉错误而前行,但也有可能仅仅处于意识状态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中去。狭义理解的“反思”是指能够通过认真地、理性地思考,将意识清晰化并表述出来的行为。回头看时,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甚至错误,然后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得出结论,再思考怎样才能弥补不足,纠正错误,得出结论。并且能够把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给书面化,以保证今后能够落实到行动中去。

反思首先反思主体,要做一个“用脑、用心”去工作、去生活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不做一个心思细腻、心灵敏感的人,他是没法发现问题的。无论工作生活多么的平淡无奇或凡庸杂乱,他总能在“无奇”中捕捉“新奇”,在“凡庸”里发现“不平凡”。

让自己心思细腻起来,心灵敏感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关键是自己愿不愿意做这样一个人。遇事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对要思考的问题不得出答案就不放过。大脑里始终保存有要思考的问题,独自一人时就拿出来反复思考。始终坚持这样去做,养成习惯,你就可以变成一个心思细腻、心灵敏感的人。

在“反思”刚刚起步时,我建议先从最浅处入手。最浅处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反思教材。教材编写有没有疏漏?教材注释有没有错误?教用教材时有没有解读非常勉强的地方?如何解读才能不勉强?教材里有没有可以再往深处开挖的地方?听别人的解读时有没有给了自己一些新的启发?传统解读甚至已经成为定论的地方有没有问题……

二是反思教学过程。这节课为什么会觉得十分得意?这节课为什么会觉得有些别扭?这节课有没有遗憾的地方?遗憾的地方应该怎样弥补?这个环节有没有另外的一种安排方法?这个问题为什么引起了同学们那么高的热情?这个提问为什么没有人响应?这节课学生的回答有没有给我新的启示?这节课学生的精力为什么集中不起来?这节课里我自己有没有一些创新?这节课我有没有一些突发奇想的灵感且效果很好的地方?这节课有没有学生的追问让我难堪的地方……没有课程观的老师就是没有高度的老师。

三是反思学情。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有几个学生对语文特别有感觉?有几个学生对语文特别没有感觉?有感觉的孩子如何保持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没有感觉的孩子如何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如何让中间的学生有更多人对语文有感觉?假如没有考好,学生们的失分在哪里?面对失分的版块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去弥补……

语文研究有一个很大的缺憾――对“学法”的研究不够。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将反思给表述出来?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分为三步走:悟清――说清――写清。

悟清。反思中只要发现一个问题就盯住不放,然后反复地想,想熟,想透,把混沌想清楚,把朦胧的想透彻。发扬“盯”的精神,达不到清楚透彻的境界就决不放弃,这叫“悟”。即按照“现象――本质――做法”三步骤去想,基本上就可以把发现的问题想清楚了。

悟清之后要努力地说清。能够非常清楚地表述给学生听,表述给学生听时一般要注意使用学生熟悉的习惯的语言,不要用成人的语言,更不能使用学术语言,否则,你认为你说清楚了,学生依然会稀里糊涂。能够做到深入浅出,学生听后会有通透感、豁亮感、茅塞顿开感、醍醐灌顶感。

写清。按说,悟清了,说清了,也应该能够写清了。然而现实中,很多老师既能悟清,但是一写出来就变味了,别说别人不满意,就是自己也不满意。能悟清,也能说清,就是写不清,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大脑皮层里,“说”与“写”不在一个系统里,从“说”到“写”需要一次转换,这个转换环节出了问题,转换不流畅,甚至变了道。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常写,每天坚持写,让“想”与“说”转换为“写”之间的道路流畅起来,平滑起来。介绍一个办法,从明天起,每天坚持自创一个微信或说说发出去,让朋友看,一开始写不长不要紧,能写多少写多少,写着写着就可以写长了。这里的关键是“坚持”,谁能坚持,谁就可以达到“写清”的境界了。

(二)江苏苏州丁向红:课后反思面面观

顾名思义,课后反思,就是在教后思考得失,总结经验。

课后反思,根据课的多少分:一节课或一系列课;根据反思者角色分:教者或听者;按反思人数量分:个人或团队;按反思角度分:课程、教师、学生。因为反思不能离开具体因素,所以具体反思要根据分的类别客观分析。

反思,反复思索;人对感觉所得的表象材料,加以反思而得到概念,犹如反刍动物将初步吃进胃中的食物,加以反刍,使可消化。反思的能力,孩子都具备,但是反思什么内容,到什么程度,恐怕就因人而异了。这和是否掌握反思技能、具备学识素养的高低有关。

课后反思,如果坚持,必然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成长依赖于勤勉的做,更靠不断的思。混迹于网络,会发现许多因不断反思而获得教书快乐的名师,我震撼于他们的刻苦与专业,敬佩于他们因此荣获的累累硕果。如张悦群教授、张一山、邓木辉、邓维策、谷志强、岳春光、自永军等老师,他们反思课堂教学,反思与语文课程相关的所有问题,不过又各有所专,这无疑是反思的结果。

反思到什么程度?课后反思应该追求,寻找规律,优存劣改,重新建构内容。反思的最佳成果就是学术论文,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发挥价值。上述名师的治学方法,其实也向我们启示了反思方法,那就是掌握反思的工具,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

反思的工具,即课程理论、语文学科知识、基础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知识、语法修辞语用、文学文章学等;基础学科指哲学、逻辑学、思维学、美学等。只有掌握这些理论,并以此参照反思,培养出思辨力,才能保证对语文现象作科学分析。名师们很注重理论学习,张悦群老师为买本《课程与教学原理》,从扬州到上海辗转几百里;邓维策老师凌晨4点多起床读《小逻辑》。他们掌握了思维及研究的工具,在各自研究领域里建树卓越。

课后反思的内容,因系统层级不同,而要素不同。从教学目标看,课程――单元――课文,三级目标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反思确定教学要求的明确度,及贯彻实施的可操作度;从学生的知情意行角度,反思把握教学起点的准确度;从教师的储备与优长角度,反思教学实施的可能度;从教学程序角度,反思安排的优化度;从教技手段反思多媒体教学的有效度;从教学内容角度,分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方法的科学度、实用度;从课堂系统的整体组成,即从教材、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场或教学连续性的角度,反思教学的成效度;从课程内容(汉语言的运用:听说读写)角度,反思把握课程性质和任务的准确度。

朱自清《春》一课后,大家一起反思,认为美文应用朗读的方式教学,使学生通过美的有声语言感受到比书面语言的更丰富的意蕴,这是非常好的鉴赏方法。另外,读也应该读出不同的要求变化来,如:读准――读通――读懂――美读――背诵,当然美读是诠释“艺术感性表达理念”的最佳方式,而把握准感性的形式、理念的内涵则非常重要。如此反思教学方法选择的理论依据及优化手段,很有价值。

张悦群老师在《H橥二轮复习的真谛:类题训练》一文中强调:再好的训练形式,都需要认真操作相配合,否则就会练而无效。换言之,再好的教学理念,都需要认真实践,否则劳而无功。介绍操作步骤:1.通过限时真测,依次查“缺”找“漏”;2.遵循训练原理,强化“定点”意识;3.坚持“练点”定位,建构“类题训练”;4.做好洗题工作,确保“真实”训练。这是对练习成效的反思。

课后反思一般有个程序,对反思现象关注、收集、分析、综合、概括,最后建构出可操作实施的系统。

(三)江苏邳州桑苗:关于课后反思的几点做法

我常常观看名师的优秀案例,反思优秀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反观自己的课堂。名师的案例往往有思想的深度,也有娴熟的教学技巧,每个教学细节背后都有新课程理念的支撑。所以名师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老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例如我常常登录浙江著名教师肖培东的博客――我们的语文,肖老师的博客里有很多他自己的精彩的教学实录,有他作为主持人的栏目――《镜头》的材料,学习肖老师的实录,反思自己的课堂缺什么。我最大的反思是――教师学养的厚度,决定课堂的深度。肖老师的语言如行云流水,语文的诗意在语言酝酿中自然轻松地流淌,学生沉浸在语文的世界中,发现自我,收获自我。那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反观自己的课堂太浮华、太喧嚣、太匆忙、太单薄。

肖老师的博客里也有一些教学反思,如在今年上半年肖老师在我们徐州上了一节很精彩的课――《鉴赏家》,回去不久,有关这节课的反思论文――《一句三改探真章》就登载在《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读到这篇文章,我明白课后反思,也可以反思自己这节课的备课过程,环节设计中渗透的教学理念,或教完此文后又有了哪些深刻理解或惊喜的发现。

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一有所得,及时写下,趁热打铁,以写促思,以思促教,要把“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融入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反思,怀想的天空才愈加绚烂,不再遥远。

为了使课后反思更实效,需要用教学理论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读了李仁甫老师的《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再来听徐州名师卢世国老师的《狼》,才会听出门道,从而真切体会到,“生成理念的指导下”的课堂,是关注学情的课堂。

下面是卢老师教学《狼》的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对文章有什么疑问吗?提出来我们交流交流?

生1:为什么开篇写“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生2:为下文遇狼做了铺垫,增加了一种紧张的氛围。

生3:为什么写“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生4:为下文屠户“奔倚其下”做铺垫,也与后文中“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呼应。

师:成丘的柴草垛,狼才能打洞,也为下文写狼的狡猾做了铺垫。

生5:狼为什么被杀死?(这个问题直指文章的主旨探究)

师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理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并让学生谈一谈理解和感悟。

卢老师的课是以“生成课堂”的精神为指导,因课制宜,因生而异,应时而变,水到渠成,这是尊重课堂,尊重学生,尊重学情的真实课堂。课堂不是再现课,老师不是课堂流程的讲解员。老师像导游,引领学生去曲径通幽,真正的欣赏权放手给学生。学生是自由的,学生的体验方式是丰富的,学生的表达是个性化的,对文本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同课异构是我们作为一线老师反思教学的有效途径,尤其是与名师进行“跨越时空同课异构”,在国家教育资源网上,我们徐州市特级教师秦晓华晒了一节精彩的课《葡萄月令》,我也在此网站上晒了相同的一节课,过后我把秦老师的教学录像和教学实录与我自己的教学录像和教学设计进行反复对比,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环节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甚至是教学时的语言和仪态都细细比较。反思自己的课与名师的课之间的差距,明白自己的不足,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收获是丰厚的。之后,我经常登录名师的博客和中华语文网等网页与名师“跨越时空同课异构”获益匪浅。

再设计是反思成果之一,无论是听名家的课还是反思自己的课,我都习惯再设计出自己的思路。10月23日在邳州市第二中学,参加江苏省送陪到县活动,有幸听到“徐州市名师”卢世国老师,“苏州市特级教师”沈庆九老师的同课异构《狼》,获益匪浅。我在听完课后也设计了《狼》的教学环节,虽然无法与名师相提并论,但很多东西是我之前没有认真思考到的。

教学反思,可以是整体的,如课堂上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学艺术,师生互动;也可以细化到一节课的每个环节的反思,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老师,还是要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细细思考,这样青年老师才能快速成长。正如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

(四)江苏扬州吴正兵:教学反思写什么

1.写成功之得

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例如:在教《声声慢》的时候,在学生对诗歌进行悟读之后,我进行了总结。

师:“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中的“还”应该读“huán”。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首词的内容并不深奥,词的意境挺不错,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有。

师:那我们再次自由地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哪一句特别打动你?

(学生再次自由朗读)

生:我喜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生:我喜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作为一个女词人,她向我们展现了她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她把她观察的过程与我们进行了分享。她在跟我们分享一切结果的时候,并没有给我们一个答案。而是让我们也体会这种心情,让我们处于与她同样的境界,也给我们开启了一个心灵的窗户。

2.写失败之处

每一个课堂设计,总有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对课堂教学的疏漏、失误、不如意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改进的地方。

例如:在教《秋声赋》的时候,我说:大家都熟悉欧阳修,请介绍一下……等等,总觉得课堂的导语不够好。直到后来,看到了一篇课文,《三十年前的秋读――读〈秋声赋〉》。

30年前,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秋夜灯下,随父吟读古文。秋月如珠,静静地镶嵌在星幕上。月光如水,隔着一层玻璃窗,泼向夜读的父女二人,激起一缕叹惶。秋月能照到人间最深处的痛,秋月能照遍不眠的中宵,秋月能吹奏断肠的胡笳。秋月冷愁,秋月难忘。

那朗朗上口的古文,便是宋人欧阳修的《秋声赋》。

我想,至少说明这个文章是穿透人心的,比学生简单了解欧阳修要更好一点。

3.写教学之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碰撞,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教学智慧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例如:生成课堂的倡导者――李仁甫老师课例《相信未来》片段:

师:通过吟诵和朗读,我们逐渐走进了诗行之中,走进了诗的意境之中。这样的诗歌,我们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刚才我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

(手指黑板:“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师: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认为没有道理的人,请陈述理由。

生:我们认为没有道理,因为这是一首面对残酷现实,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诗,而不是“灰色的”。

师:认为有道理的人,也请陈述理由。

生:我认为那句话有一定道理。她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实际上,诗人对“现在”就是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嘛。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开头两节看出来的。

师:这两节似乎没有写“现在”吧?

生:没有明写,但我通过一系列意象感悟到了。

师:哪些意象?

生:第一节中,诗人用“蜘蛛网”比喻当时强大的黑暗势力;第二节中,用“深秋的露水”比喻失望的泪水,用“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比喻属于自己的机会、荣誉、成功被剥夺了,“枯藤”比喻被摧残的生命。这一系列意象,都形象地反映了现实的残酷。这不正是“否定现在”吗?

师:其实按照食指诗的最后一句话,那句话似乎应该改为“(食指这个人)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就是否定现在”,因为食指太热爱生命了,他决不愿意把“现在”中的“我”也“否定”掉。然而,与食指的生命观相反,当时却有多少知识分子、干部和普通百姓在“否定现在”时,也一并把自己“否定”掉了――他们选择了轻生、自杀。

这堂课就是在学生朗读和吟诵后,李老师通过互联思维中的“彼此互联”抛出了一个新的话题:应该如何进一步解读和评价呢?回到开头介绍时代背景时,提到了一位当权的领导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评价“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对这样的解读和评价,你们有什么看法?她的话究竟有没有道理?教师很智慧的抓住“领导者言”,从而完成对食指诗主旨的解读,同时利用好这一“抓手”,抓住全诗的神韵。另外,对那句话的不同讨论,也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4.写学生之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对他们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

例如:在教张先的《天仙子》时,学生认为,仅仅一个“弄”字,就境界全出,我不觉得。

后来,我查了资料,进行了补充:沈祖彼担“其好处在于‘破’‘弄’二字,下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云在流,地下,花影在动:都暗示有风,为以下‘遮灯’‘满径’埋下伏线。”拈出“破”“弄”两字而不只谈一“弄”字,确有过人之处,然还要注意到一句诗或词中的某一个字与整个意境的联系。即如王国维所举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没有“红”“春”二词规定了当时当地情景,单凭一个“闹”字是不足以见其“境界全出”的。张先的这句词,没有上面的“云破月来”(特别是“破”与“来”这两个动词),这个“弄”字就肯定不这么突出了。

5.写再教之思

教师在重教课文之时,应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例如:在宋词再教的时候,我进行了专题讲解,突破章节的限制。我选择了一个主题:“宋词里的秋天”,选了柳永的《雨霖铃》,范仲淹的《苏幕遮》,辛弃疾的《采桑子》,解读了古典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

6.写教中之惑

许多课文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问题。在课后,需要记下这些疑惑,进行细读,查找资料,进行研究。

如:在教《今生今世的证据》时,其中有一段:

“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当时总觉得读得不通畅,后来把苏教版和作者原文进行了对比“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和铁钉”在作者原文中是为“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钅矍和铁钉”。

那么木钅矍为何物呢?查不到相关资料。后来一位年近六十的老教师说:是夹在泥墙上,防止泥墙倒下的一种木质的东西,类似今天的钢铁模板。但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又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多个版本都是持“卷帘人”是婢女的理解。后来看到吴小如先生的解读:及至第二天清晨,这位还倦卧未起,便开口问正在卷帘的丈夫,外面的春光怎么样了?答语是海棠依旧盛开,并未被风雨摧损。这里表面上是在用韩《懒起》诗末四句:“昨夜三更雨,今朝(一作“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的语意,实则惜花之意正是恋人之心。丈夫对妻子说“海棠依旧”者,正隐喻妻子容颜依然娇好,是温存体贴之辞。但妻子却说,不见得吧,她该是“绿肥红瘦”,叶茂花残,只怕青春即将消失了。这比起杜牧的“绿叶成阴子满枝”来,雅俗之间判若霄壤,故知易安居士为不可及也。“知否”叠句,正写自家心事不为丈夫所知。可见后半虽亦写实,仍旧隐兼比兴。如果是一位阔小姐或少奶奶同丫鬓对话,那真未免大煞风景,索然寡味了。

我认同吴小如先生的解读。

二、群友发言摘要

甘肃郭映辉:教育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教学也一样。

湖南潘璋荣:反思的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有时甚至是毫无用处的。有时甚至是负效应的。反思的积极作用,往往要基于外在的学习。仅仅回头看自己,往往很难发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遇事总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对要思考的问题不得出答案就不放过。

江苏卢世国:讲究“后课堂”时段的有效性,反思是较好的方法。有所得,及时写下,趁热打铁,有时教学的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我们不能等到那份热情冷却了再去寻找。

江苏戚成林:反思,其实是一种深度建构。课堂现场的很多东西是基于环境诱导或潜意识推进的应激反应,感性大于理性。经常进行有意识的课后反思,能促进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把许多处于自发状态的好做法提升为自觉状态的好理念。

反思教材,其实是有自觉课程意识的表现。

反思过程,有一个立足点的问题。刚才赵老师更多的是从教师怎么教的角度,其实我们也应该特别关注学生怎么学的角度。

浙江范磊:反思的核心点在于“自己基于学情应该如何更恰切地去教”。

这些阐述都是来自于一线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经验之谈,说的在理,易于接受和理解。

一线老师勤于课堂教学,却疏于动笔,赵老师给我们提了醒。坚持去写,不在于多少,就会有所获。

河北王金聚:反思对于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只有勤于反思,并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深圳牛程:常思常新,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也不能上出两次一样的课。反思后再次执教,会因学生不同,再次有新的感悟

山西乔荣:教师学养的厚度,决定课堂的深度。

[作者通联:魏为秋,安徽天长市教研室;吴正鹏,安徽天长市二中]

上一篇:《临床医学导论》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 下一篇:从用户心理入手做好微信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