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共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08-02 10:56:56

“五位一体”共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环境和氛围,需要引领和努力,需要机会和平台,需要实践和反思。为此,我们构建了“五位一体”共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体系,就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科研、教研、校本、自修五个方面联合并进,各展所长、通力合作,助推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健康、有序、有效的进行。

一、管理助推学科教师专业发展规范化

民族的振兴,教育是根本。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是需要助推、需要规范、需要引领的,尤其是青年教师,更需要学习型组织的管理、氛围与熏陶,需要规范而明确的管理为其专业发展引导方向、搭建平台、提供契机和条件保障。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如何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成为我们思考的重心。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凸显的四个“比较明显”和四个“转移倾向”的思想特点与倾向是科学管理的有效切入点。四个“比较明显”是指: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比较明显;学习现代知识与信息的愿望比较明显;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意识比较明显;向往现代化物质生活的心理愿望比较明显。四个“转移倾向”是指:人的需要重心转移倾向,即从传统的讲究精神需要为主向以实惠的物质需要为主兼顾精神需要的倾向转移;职业稳定性转移倾向,即从一辈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向多种职业选择倾向转移;个人奋斗目标转移倾向,即从追求又红又专的目标向追求业务上的成就为主、政治上的成就为辅的倾向转移;行为态度的转移倾向,即从朴素、踏实、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向洒脱、勤快、开拓的倾向转移。

经过上述客观、综合的分析,我们确立了“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教育。因为思想政治观点直接影响着教育方向、教育质量。第二方面,形成“留人―育人―立人”的一体化培养模式。留人是前提,育人是中心,立人是目标,开创并形成了“以留人促育人”“以育人促立人”“以立人促教育”的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思路。第三方面,构建阶段性培养机制。把青年教师分三个阶段培养,循序渐进,逐步发展。①新手型教师(教龄0―5年),主要是加强基础性培养工作(熟悉课堂教学的步骤和各类教学情境,获得初步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安排合适的指导教师和支持团队),使青年教师敬业爱岗,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②熟手型教师(教龄5―15年左右),主要是加强成长性培养工作(克服职业倦怠倾向,使教学策略得以澄清、积累、弥补和扩展。采用个性化培养策略,提供展示平台,引入专家、优秀同伴帮助,提炼教育策略和理念)。③专家型教师(教龄一般在15年以上),主要是加强发展性培养工作(提升综合素质和教育理念,形成教育思想(哲学层面)。国内外交流,名师工作室,专家引领,反思,科研等)。主要是按照每个教师个体发展的趋势,进行分类培养。例如,以超前教育理念的培训、扎实教学技能的锻炼、独特教学风格的塑造为内容的学术型名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培养内容的研究型教师;以高层次自我发展为目标的优秀教师。第四方面,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激励机制。关心青年教师的愿望和要求,通过激励机制引领青年教师处理好物质、学习、自尊、成就、政治五个人生发展需要。第五方面,健全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保障机制。形成一套包括组织、制度、时间、经费等保障在内的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常效运行机制,有效地保障和促进青年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

青年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发展的资本,有效地开发“资源”,科学地经营“资本”,是教育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激励及保障机制为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使广大青年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锤炼师能,展示师风,成就师业。

二、科研引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化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把“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转变的关键因素,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要求早已超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水平,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自我专业意识等专业素养已向学术型、研究型跨越。面对着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飞速传递、有着千奇百怪想法的个性学生,教师固有的知识结构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着动态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再是无所不知的“圣人”;面对着成为学生的领路者,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师角色转换,教师必须走出“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格局,成为教学的研究者。

为了帮助教师完成知识结构的高效重组,实现专业综合素养的可持续提升,我们以科研为阵地,以科研为引领,开展了大量的教科研研究。“十二五”以来,我们开展的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活动有321项,其中国家级教科研课题9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等市级课题研究171项,获批开展区级课题141项,推出校级课题364项。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构建了“专家引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格局,提出了“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的理念,收到了“科研服务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的效果。通过课题的规模研究,一线教师深刻地感悟到,做一名现代教师要懂研究、能研究、会研究、真研究,才能确保自己站在教育的前沿,才能高视角、宽视野、深层次地解读教材、服务学生,才能使自己成为专业型教师。我们的教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完成了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实践中提升的过程,在不断进取中完善着自我、超越着自我,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视野、课堂实效、前瞻思维等在专业发展的路上不断实现学术性提升。

三、教研锤炼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技能化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自我专业意识等专业素养见之于课堂,服务教学,这就必须使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技能化。从另一个层面讲,也赋予了以“研究、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教研工作新的使命,即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教研形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氛围、引领思路,提供最新信息,培育科学理念,解决教学迷茫问题。

基于此,我们创建了“五部曲”教研思路:一是“主题探究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保障”;二是“校际联合模式,引领教师专业追求,为高效课堂教学拓展思维”;三是“课例研讨模式,提高教师专业技能,为高效课堂教学把舵保航”;四是“科研研究模式,启迪教师专业思维,为高效课堂教学奠基理论”;五是“反思认知模式,拓展教师专业实践,为高效课堂教学储备能量”。

经过教研“五部曲”的联动实践,教师们懂得了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开放的、“进行时”的命题,它贯穿于教师生涯的始终,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教师内在的需求,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关键在教师,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表现就是高效课堂;也领悟到作为一名现代教育的专业教师,应努力更新教育观念,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到在学习中成长,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

四、校本雕塑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化

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其共性,也存在着特性,这是源于学校的管理以及各校教师水平、学情的差异。于是,这种基于学校不同需要而进行的校本研究是最有针对性、最体现教师需求的,也是最具特色的研究。

我们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就积极发动各校教师,集思广益,推出了“特色校本研究”活动。到目前为止,我区各校都依据自己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校本研究。例如,第二十一幼儿园为了提升早期教育的专业性,开展了“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五十四中学从评价促发展的角度思考,开展了“以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促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第七中学着眼阶段教师的成长培养,开展了“促进不同阶段学科教师专业化成长实践活动策略的研究”;第二中心小学从教师信息素养入手,开展了“通过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的研究;香山道小学从教师个性风格培养入手,开展了“学科骨干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河东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关于‘三级人才链’培养方式对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影响的研究与实践”;盘山道中学抓住教师职业倦怠倾向,开展了“初中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克服‘高原现象’的有效策略研究”;第一中心小学从小学科起步,开展了“小学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探索和提升对策的研究”;第二十八中学开展了“在成功教育中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四十五中学为了让教师感到职业幸福,开展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的实践研究”;第一幼儿园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基于集团化连锁园背景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第二幼儿园开展了“在美术领域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有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这些校本课题是学校教师身边的疑虑和问题,成果是教师的实践和思考,因而其发现问题的深入和精准是不容置疑的,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高效而有特色的,更为可贵的是,学科教师在校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夯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在不自觉间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使教师专业化发展更有针对性,更具特色。

五、自修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化

叶澜教授曾说:“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提示我们: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关键还是在教师自身,只有教师自觉地研修、主动地探究,才会有高效率的持续提升。

于是,我们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角度、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教师自修反思活动,如校长学术论坛、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河东区教育教学优秀成果评选、优秀课评比、名师评审等。

在实践中,教师们深刻地体味到自修反思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自我认知、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飞速提升。其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意义重大,自修反思不仅可以发掘教师的内在潜能,还能充实教师的内在需求;不仅可以展现学科教师自觉、向上的精神,还能为教师的持续发展储备能量;不仅可以锻炼教师的毅力,还能助推教师的研究和创造智慧。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科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依靠某一个方面就能实现的,需要管理的规范、科研的引领、教研的锤炼、校本的雕琢、自身的反思。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参与热情、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成果告诉我们:在研究中成长,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在行动中成长,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在思考中成长,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进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

上一篇:诊断式班集体管理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从学生能懂的地方开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