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8-02 10:38:13

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在如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中,阅读已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应该从小开始培养的能力。但是现在的很多成年人却已经缺失了这些能力,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小开始培养这种兴趣,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们更开心的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兴趣 扩大视野

阅读是一项基本能力,可是根据联合国关于世界各国读书阅读的调查,中国每人大概一年只有读2.5本。这种数字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人均年读书量竟然只有2.5本,作为最聪明的人种―犹太人的人均年读书量确实21本,犹太人是公认的聪明,可是他们却依然读书,甚至是我们十倍。既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数据,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小学生作为是开始真正学习的基础,也是思想启蒙的时候,这时候的学生们接受力强,更容易塑造,也更容易培养好的习惯。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们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可是,我们该怎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怎么做才能让学生们爱上阅读,主动阅读呢?下面我来说一些我的看法。

一、培养阅读的兴趣

不论学生是初中,还是高中、小学,都不希望被其他人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因此,要学生们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学习很重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很重要。那么要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主动去学习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当学生们对阅读本身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才会花更多的时间在阅读上,而不是只是被动的学习,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我会在课堂上花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一些名著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们课后自己花一些时间来看书,每周课后布置一本书,让学生们看好书后摘抄一些他们认为好的语句。当然,课后布置的书本内容风格应该多变,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厚,同时也会开阔学生们的眼界,不会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的书。而多看一些类型不同的书,可以让学生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同时也可以掌握更多领域的知识,素材的积累也会更加丰富,形式也会更加多变,从而尽量减少出现不知道要写什么,不知道要怎么写的问题。

二、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在上文反复提到:阅读是一项基本能力。我同样觉得阅读也是一项本能。仓颉造字,让我们开始学会了阅读。而正是在阅读中,成就了很多大家。李白,杜甫,张居正…这些为中国文化,历史,经济做出卓越功勋的人,有几个是不读书的呢?也正是因为阅读才使得他们增长了见识,才能有所提高。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思维使人善辩。”从培根的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培根对读书的推崇,同时这句话也可以反映出培根鼓励学生们不仅仅只学习一门课程,而是应该要学习多项课程,因为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优秀。同时学习更多的课程也会让学生们在未来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会拥有更多的资本,才可以在未来就业时更好的选择自己喜爱并且适合自己的职业。

因此,让学生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努力让学生认识到应该阅读多方面的书,应该对多门学科有所了解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更加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

三、上课形式多样化

虽然部分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很多学生如果仅仅只是看书本上的知识,还是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学生们对自己读的书没有办法理解透彻,那么就没有办法深刻认识到读书的乐趣,同样也没有办法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那么这样子的读书仅仅只是认识字,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书。而如果一直按照这种方式发展下去,那么学生对阅读就会逐渐产生厌烦感,没有办法好好看书,更没有办法从书中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课时应该注意推荐一些和适合学生目前年龄阶段的书。在推荐时候可以对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做一个总结,同时提一些问题,留一些问题给学生让学生在下课后阅读书后来回答。这样子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看书,在书中找寻答案,可以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开始主动阅读,认真思考问题的答案。

除了上面这种方法外,教师可以按照书本的内容编排情景剧,挑选部分学生当演员,其他学生当观众。按照这种方式来授课,会让学生对这本书的内容更加感兴趣,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教师可以随机挑选学生背台词,这样临场发挥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更好的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当然,每次的排练人选应该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子才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而这种方式上课也会大大的不同于传统课堂那种沉闷的方式,使得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也让学生对课堂产生兴趣,对阅读产生兴趣。

四、开办活动

虽然阅读应该是一个自觉的习惯,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自觉性,还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活动。比如,“与同学们分享你读的书”,“大家一起来阅读”“你觉得从这本书你学到了什么”等。举办这些活动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和竞争环境。在这种良性竞争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自觉,自愿的阅读。同时与同学分享他们阅读过的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好的与人沟通且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加强,这样子在后面的作文中叙述中也会更加清晰有条理,而不是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不知道学生要表达什么。如果学生看过同样的一本书,那么他们可以相互交换对这本书的看法,这样子可以加深学生对这本书的印象,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拓宽思维的视野,懂得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而这种阅读的习惯才是在阅读时候需要关注的,只有当学生真正注意到应该用什么方式来阅读,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

当阅读不再是主流时,我们应该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当阅读是主流时,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什么是阅读,又应该在哪个位置开始阅读,怎么阅读。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因此,需要在开始时就让学生们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且培养阅读的习惯。而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更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上一篇:初中平面几何教学感悟 下一篇: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