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兴威成长案例分析

时间:2022-08-02 06:24:28

路兴威成长案例分析

近年来,路兴威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师生所熟知,他的成长事迹也为广大的民办高校学生教育提供了启迪。本文对路兴威的成长案例进行了分析,从心理和个性方面对他的成长进行了内因分析,从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进行了外因分析。最后,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作了一些总结。

路兴威民办高校学生成长路兴威是正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与建筑工程系的一名学生。虽然双腿高位载瘫,但他自强不息,工作上以身作则努力上进,学习上刻苦努力成绩优良,生活上自强自立奋发图强,以各方面优异的表现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他以不屈不挠的意志,战胜学习、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崭新精神风貌,堪称当代大学生中的先进典型,2011年,江苏团省委、省学联授予他“自强自立之星”的光荣称号。

2011年10月,路兴威的事迹被《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报刊登载,并受《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栏目邀请,先后与“筷子”兄弟、汪锋等同台演出,表达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社会各界对路兴威的自强自立、阳光爱心给予高度评价。最近作为省级“三好学生”候选人上报。

路兴威的事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师生所了解。为了能更好地关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成长,让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对路兴威同学的成长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作了一些总结。

一、路兴威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大学生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来看,首先路兴威确立了科学的人生态度,坚持正确的人生目的和选择正确价值取向。虽然,身体的残疾给他的生活和追求理想的道路带来了巨大的障碍,可是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自强不息。大学生应该培养和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确立科学的人生态度。路兴威能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付出与收获、幸福与不幸以及生老病死等人生问题,保持蓬勃朝气、乐观向上的积极态度是他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其次,大学生要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尤其要处理好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路兴威在受家人、老师、同学的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回馈他们,表现出了他在人际交往中自强而又友好的一面。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路兴威快速成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二、路兴威成长案例给民办高校教育带来的启示

通过路兴威的成长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就算自己的起点再低,只要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面对现实,勤奋刻苦,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路兴威比起来,许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自身条件,却没有好好地加以利用。在他们身上存在着许多的弱点,制约着他们的成长。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辅导员,笔者自身也被路兴威的事迹所感动,在总结了路兴威的成长过程之后,我们总结了一些对一般的民办高校大学生成长不利的因素。

首先,许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务实,片面追求物质功利。许多民办高校学生在进入学校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发展,为了物质功利,并没有想过自己的兴趣所向,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些工作环境可能不太理想薪酬待遇不好职业频频遭到大学生的白眼。这的确值得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们深思。

其次,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忽视了自身价值的实现。民办高校生源中有很多独特个性,举止另类的学生。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行为态度自由散漫。现在民办高校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矿课迟到,考试作弊,沉溺网络”,这些学生的自律能力非常的差,在不知不觉的情形下,浪费了青春也荒废了学业。这对大学生的成长而言是极其不利的,这种情况急需学校老师对其进行正确的批评和引导。

最后,人际交往能力差,引发了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自卑心理是人际交往中比较突出的一种,也是高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他们的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的自我否定,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形成了过多的自我否定,过强的自尊使自卑感成为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且会日益加深以及个体条件有缺陷等几个方面。除了自卑心理外,有的学生还存在孤独心理的问题。孤独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人生性内向,不屑于交流,也会产生孤独的心态;过于自尊而孤独和挫折所致等方面。另外,还有一种不良心理就是嫉妒心理。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心胸狭窄,容不得人长处,把别人的优势视作对自己的威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民办大学生对新生活,新环境面临适应。各种差异性所构成的复杂性是中学时代所没有遇到的,比如同学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省市,大学中相对松散的新型师生关系,集体生活中要面对比上大学前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针对上面我们提到的三点问题,结合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帮助大学生摆脱阻碍自身成长的不利因素,实现自身价值的方法。

1.针对许多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辅导员应该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让他们感同身受的明白,金钱和功利对于在校学生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己。要像路兴威那样,勇于面对人生,面对挫折,把提升自己作为成长的目标。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思想成熟了,人生目标端正了,才能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一味地追求功利,则只会迷失了自己,是自己离原来的目标越来越远。

2.对于那些“矿课迟到,考试作弊,沉溺网络”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学生,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最佳途径不是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惩罚。因为他们本身并不愿意自甘堕落,只是一时迷失了方向,这时候要对他们循循善诱,让他们明白自己现在的责任和将来的使命,而不是一味地逃避现实。只有让他们内心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真正把他们拉回人生的正常轨道上面来。如果不假思索地对旷课、作弊的学生进行批评和惩罚,只会让他们越来越消极,越来越逃避现实,结果对他们的成长也越发的不利。

3.对于那些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要及时教会他们心理调适的方法。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评价,不要事事处处以超越别人为目的,关键是要把握自己的长处,按照自己的目标去交际、去生活。还要指导他们调整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要看到自己在交往中的长处,增强自信,为消除自卑奠定心理基础。自卑的同学在交往中一般都具有谦虚、善于体谅人、不与人争名夺利、做事小心谨慎、稳妥细致等优点,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人际交往正常了,学生心理健康了,他们才会更加自信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苗春霞,卢建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0).

[2]陈磊,郭彩华.民办高校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02).

[3]赵惠君,陈劳志.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调适[J].思想教育研究,2004,(08).

[4]林超.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分析及工作对策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04).

[5]张艳萍,何艳珍.关于大学德育学科归属的探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3,(04).

上一篇:调查分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及提升措施 下一篇:冬季巧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