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时间:2022-08-02 01:07:47

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都存在学困生。所谓学困生,就是学习上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很多,如学校方面的、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者,更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对于成绩好的同学来说是找到了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有一展才华之地。但是对于能力较差,成绩较低的学生来说,课堂学习却是一件尴尬事。他们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知识面不广,思维能力不高,知识积累不多,他们在课堂学习时,大多是扮演听众的角色,有的甚至完全成了一个局外人,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

首先,关注学困生,教师要给学困生以爱的倾斜。学困生因自身学习成绩不好而觉得自卑,但他们内心也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在课堂教学时,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前提下,要对学困生格外关爱,让其体会到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要注意多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长处,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可以进步的。比如,当学生回答对一个问题,或是有新的发现以及在学习上有点滴进步时,教师要满腔热情地鼓励、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让每一个学困生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主动投入到主动学习的活动中来,树立起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信心,让学困生在课堂上也敢于发言,也有一片展示自己的天空,让他们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于学困生,有时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微笑对他们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学困生的作业差错率往往很高,我在批改作业时,不是一看到答案不对就打×,而是给他们指出对的部分,划出错的地方,等他们改正后,再给予评分。如果改正对了,还可以打优给予鼓励。为了激励学困生,我还在他们之间开展竞赛,看谁进步快,让学困生感到努力不断见效,拼搏就会成功,增加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其次,关注学困生,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学困生大多自卑感较强,缺乏信心,我就让他们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让程度好的学生得到发展,中等的学生得到锻炼,较差的学生得到提高。分组的时候,我让每个小组都有程度好的学生、中等生和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让程度好的学生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还能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最后,关注学困生,还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记得班里有名叫刘辉的同学,从上学起到二年级末,各科成绩从没超过50分,老师同学都认为他是一名坏学生,没有出路,没有前途,是一块铁永远也成为不了钢。但我经过认真观察、仔细了解发现,他虽然成绩差,但在平时生活中乐于助人,并且在劳动中非常卖力气,不怕脏和累。于是我就抓住他的这些闪光点,多方给予鼓励。我给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王艳身体差,劳动时,你经常帮助她;手指扎破了,你流着血也依然坚持。老师和同学都在背后夸你呢。学习一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跌倒后却爬不起来,甚至爬起来的勇气也没有。把手伸出来,与老师、同学们共同牵手,还怕追赶不上队伍吗?鼓励,增添了刘辉的自信。从那以后,在学习上,他变得勤奋刻苦。学期末,刘辉成绩大幅度提高,其家长也激动不已。从中我深深认识到,教师应积极利用他们的某一优点和长处,哪怕是一点点,去点燃他们心灵深处的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困生积极参加学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使学困生在学习中找到温暖,找到自信,找到动力。要对学困生爱得“多一点”,让每颗星星都闪闪发光。

(责编 张晶晶)

上一篇:课前朗读,高效课堂的前奏 下一篇:小组活动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