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重要性与养护模式分析

时间:2022-08-01 10:31:24

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重要性与养护模式分析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投入到了建设和运营当中,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有效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高速公路会出现早期裂缝的问题,不仅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甚至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加强对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将简单分析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相应的养护模式,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早期裂缝;重要性;养护模式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沥青路面的高速公路的数量呈大量增长的趋势。在使用过程当中,因为使用年限、交通状况、车辆变化、行驶速度等因素会对养护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还有一些高速公路刚刚建设不久,就无法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出现一些早期的损坏,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养护及维修,就会大大加重后期养护的难度及费用,因而对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

一、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而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尽管在建设施工中相关的单位会严把质量关,但仍然会出现高速公路的早期路面裂缝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养护工作,就会造成更深一步的路面病害,如网裂、松散、坑槽、沉陷、翻浆等路面病害,这些病害的处治成本原比处治裂缝的成本要高,若路面养护早期不对路面裂缝养护的重视,任裂缝发展,随着通车时间的增长,待路面进入疲劳期,上述路面病害的就出大量涌现,不仅增加了路面养护的工作量,而且还会是路面大中修的时间提前,既增大了路面养护成本,又严重影响整个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浪费国家相应的资源和资金,甚至还会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因而为了提高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管理部门必须重视对高速公路早期裂缝养护的工作。

二、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原因及危害

(一)原因

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原因和形式都很多,其中影响高速公路早期裂缝严重程度的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基层材料的性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性质、交通量、气候条件、施工等。通常情况下,高速公路建成并通车三到五年这段时间里,每年路面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横向裂缝。从裂缝原因看,主要有两个方面,也就是非荷载型裂缝和荷载型裂缝。此外,影响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原因还有很多,因而各地的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规律也有所不同。

(二)危害

根据裂缝位置的不同及裂缝的走向(纵缝或横缝),其主要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以二广高速公路湖北襄荆段(沥青砼路面)为例,不同位置的裂缝其主要危害如下。

1、出现在行、超车道的纵、横缝,随着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及温度作用的影响,裂缝宽度的不断增大,沿裂缝两侧逐渐出现网裂,随着时间的推移,网裂面积不断扩大,原路面裂缝逐渐演变成松散、翻浆,最后形成坑槽,加大了路面的养护成本,处理不及时易造成交通事故。

2、靠近边坡处的纵向裂缝,若不能及时封堵,路面水就会通过裂缝进入路基,随着行车荷载的不断积累、路基边坡的水浸作用以及边坡自身的重力和不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很可能出现边坡滑坡的现象,给道路养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桥梁搭板与路面相接处的横向裂缝,此类裂缝主要是由于两者相接处路基强度不同,特别是路面路基施工时强度不够所造成的,若不能及时封堵,路面水就会通过裂缝进入路基,极易使强度原本不够的路面路基出现松散、翻浆,进而形成此处路面沉陷,造成路面安全隐患,易引发交通事故,若不及时处理,还会对桥梁搭板造成破坏性影响。

三、高速公路早期裂缝的养护模式

(一)对早期裂缝的处理

处理每年增长的裂缝。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很多高速公路的早期裂缝都是由冻缩和干缩造成的,这些裂缝对行车和路面的结构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早养护的时候按照相应裂缝的宽度进行封闭防水就可以了。以二广高速公路湖北襄荆段(沥青砼路面)对路面裂缝的养护为例,对路面横缝的处治:如果缝宽在6㎜之内,可以采取热熔的沥青油膏灌缝,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如果裂缝的宽度大于6㎜,先对裂缝开V型槽,然后将炒拌好的沥青砂或者细粒式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填充、捣实、烙铁封口、撒砂扫匀。对路面纵缝的处治:如果缝宽在6㎜之内,可以采取贴缝带直接粘贴,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的渗透;如果裂缝的宽度大于6㎜,先对裂缝开V型槽,然后将炒拌好的沥青砂或者细粒式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填充、捣实,然后粘贴贴缝带。

1、如果高速公路的路面出现一些发裂或者轻微的龟裂,没有明显的变形,就可以采用刷油的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用喷油封面,这样可以有效防治路面渗水导致裂缝扩大。

2、因为基层和土基的破坏造成的裂缝,要经过调查进行考证,然后采取挖补法对基层和土基的病害进行治理,经过密实和稳定,在对面层进行治理。龟裂也要采用挖补法,和基层一起处理。挖补法的工序为:先划出相应的修补轮廓线,然后沿着轮廓线进行开槽,将破坏层凿净,将槽底和槽壁都清除干净,然后刷一薄层透层的沥青,均匀的布满界面,分层填铺混合料,进行分层的整平和压实工作,最后在四周接缝面部分涂上冷补胶,其作用是有效防水,控制好相应的温度,开放交通即可。

(二)灌缝式养路模式的分析

灌缝施工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路面必须保持干燥,所以对天气的要求十分高。可是我国复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在南方一些比较湿润的气候当中,对于天气的把握不太容易。即便是北方地区,在夏季和冬季的降水季节,也无法进行施工,而春季又有积雪的融化,所以可利用的时间非常少。因而相应的管理部门应积极改革高速公路的养护模式,从而积极治理高速公路的早期裂缝问题。现阶段,总结出来的高速公路养护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由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组织相应的施工队伍,对其下达相应的工作任务,而施工队伍则要独自完成施工任务,保证相应的人员、设备齐全,并实行专人专管;由各个高速公路的地方管理处负责,他们按照相应的施工季节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高速公路裂缝进行相应的处理;采用市场化的养护模式,走市场化的养护道路,相应的管理部门面向社会进行招标。

(三)分析三种养护模式的优劣

第一种养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实施,但缺点是相应的设备、人员及车辆都比较多,所以在非施工季节会产生比较大的费用。如果临时雇佣工人就会比较困难,但如果长期雇佣,又会造成很大的浪费。第二种养护模式的优点是各个地方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管理范围之内的高速公路的早期裂缝问题,在非灌缝期间,车辆也可以当做道路养护用车,而缺点同第一种养护模式一样,在非施工季节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和费用的闲置及浪费。第三中养护模式则具有很明显的优点,相应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可以随时监督承包单位的施工质量和进程,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避免了大量的浪费。

结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主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要想发展经济,公路又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近年来我国各省市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大力建设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当中,高速公路的早期裂缝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降低公路的使用寿命,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并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所以相关的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当地发展的特点,选择比较合适的养护模式,积极走市场化道路,进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丽君.高速公路路面裂缝的养护模式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3]周浩.高速公路裂缝的原因及日常养护[J].山西建筑,2011(2)

[4]马静.高速公路路面裂缝养护模式研究.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4)

上一篇:浅谈新时期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与规划 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要点分析